動物學史
下口蝠鱝最初由克羅夫特(Bancroft)於描述並命名為Cephalopterus hypostomus。後來改為有效學名Mobula hypostoma(Bancroft 1831)。同義詞包括Cephalopterus hypostomus Bancroft 1831、Cephaloptera olfersii Müller 1834、Mobula olfersii Müller 1834、Cephaloptera massenoidea Hill 1862、Ceratobatis robertsi Boulenger 1897、Ceratobatis robertsii Boulenger 1897、Mobula robertsi Boulenger 1897、Ceratobatic robertsii Boulenger 1897、 Mobula reoberts Boulanger 1897。名字來源於其獨特的像“角”的頭鰭。
形態特徵
下口蝠鱝體盤大約是其長度的兩倍,體盤寬度通常不超過122厘米。雌性成熟時的體盤寬度為107厘米。剛出生時體盤寬度為55厘米左右,但大多數在出生時更大。具有朝前的頭鰭,使其看起來像是有角的動物,這一特徵如此獨特,以至於其不會與任何其他動物混淆,除了
蝠鱝(
Mobula mobular)。其獨特的大身體
圓盤覆蓋在著小齒,其細長的鞭狀尾巴缺少脊。頭部相對較小且狹窄,下頜骨和上頜骨中均存在牙齒。不同性別的牙齒不同,雌性的
牙齒呈菱形、方形或矩形,有時所有的變化都會同時出現,大小不一。雄性的牙齒更擁擠,通常有一到三個(但有時多達四個或五個)長而細的鈍尖面向內。每一排牙齒與下一排牙齒重疊,在兩性的每個下頜上大約有十排功能性牙齒。
下口蝠鱝從上面被描述為黑色。在西非附近觀察到的可能標本被描述為藍色,但這些標本的鑑定是否有效仍存在疑問。頭部的外鰭、椎間盤的下部和尾部是淡黃色或灰白色的,沿著腹面延續。
棲息環境
下口蝠鱝是中上層魚類。最常見於大陸架表面附近,但有時也會靠近海岸。它是否在大西洋的更深或更大範圍內遊動還不得而知。生活在海洋、海灣和海灣以及巴西大陸架沿岸。在美國大陸架東北部和東南部以及加那利洋流內也有發現。
生活習性
下口蝠鱝一般單獨遊動,有時組成小的群體或者更大群體。頭鰭通常被緊緊捲曲,看起來像角,但有時是張開的,主要用來把食物排向它們的大嘴。
下口蝠鱝是一種遠洋浮游生物,其胃內容物含有蝦等小甲殼類動物的殘餘物。覓食時,經常使用頭鰭將食物向嘴輸送。追捕獵物時,還可以看到下口蝠鱝衝到沙灘上(例如海灘或沙洲),然後遊走。不進食時,頭鰭緊緊捲曲,形成“角狀”外觀。
分布範圍
海域範圍
分布於南緯24-25°和北緯34-35°之間的大西洋熱帶水域。在大西洋西部,從北卡羅來納州南部到阿根廷北部;在美國佛羅里達大西洋沿岸和周邊地區(尤其是在夏季),以及墨西哥灣和安的列斯群島更常見。可能會北上至新澤西州,西至大西洋東部海岸,南至非洲塞內加爾海岸,但這些標本可能被誤認為雙吻前口蝠鱝(Manta birostris)或巨蝠鱝(Manta mobular)。
國家地區
存在:安哥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巴西、維德角、開曼群島、古巴、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甘比亞、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索、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島、茅利塔尼亞、墨西哥、蒙特塞拉特、波多黎各(波多黎各主島、納弗沙島)、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內加爾、獅子山、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烏拉圭、西撒哈拉.
可能存在:安圭拉、阿魯巴島、貝寧、博內爾島、聖尤斯達修斯和薩巴島(聖尤斯特歇斯島、薩巴、博內爾島)、喀麥隆、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大陸、哥倫比亞加勒比海群島)、剛果民主共和國、庫拉索、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加彭、加納、蓋亞那、賴比瑞亞、尼加拉瓜、奈及利亞、巴拿馬、聖巴托洛繆島、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馬丁島(法國部分)、聖馬丁島(荷蘭部分)、蘇利南、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英屬維京群島、美屬維京群島。
繁殖方式
關於下口蝠鱝的生殖生物學知之甚少。但是,像所有蝠鱝一樣,下口蝠鱝也是無胎盤胎生。在一項報告的觀察中,雌性攜帶單個胚胎,最初以卵黃為食,然後從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質的綠色子宮乳中獲得額外的營養。據報導,僅有的一次交配是在水面遊動時,兩魚處於腹對腹的位置,實際交配時間約為10分鐘。
保護現狀
主要價值
儘管據報導該物種的淡紅色肉具有很好的風味,但捕獲量太少,無法進行商業性捕撈。這可能是由於種群數量少或比已知的範圍更廣。由於這些原因,即使它將成為一種更理想的食用魚,也不太可能在商業上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