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切河谷沉積旋迴

下切河谷充填層序的沉積相在所選的研究實例中既有共性,也有差別。我國大河三角洲下切河谷沉積旋迴應包括(自下而上)河床沉積、河漫灘-河口灣沉積、河口灣-前三角洲沉積、強潮河口灣沉積和三角洲沉積。強潮河口灣沉積和三角洲沉積已有討論,這裡僅介紹尚未涉及但對理解下切河谷沉積旋迴十分重要的部分沉積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切河谷沉積旋迴
  • 外文名:Lower cut valley sedimentary cycle
  • 特點:既有共性,也有差別
  • 包括:河床沉積、河漫灘-河口灣沉積
  • 沉積相序:沉積相序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 形成:經歷了海平面變化的半個周期
下切河谷沉積相類型,下切河谷充填層序的相序組合類型與分布,海侵、高位體系域的劃分,

下切河谷沉積相類型

下切河谷充填層序的沉積相在所選的研究實例中既有共性,也有差別。我國大河三角洲下切河谷沉積旋迴應包括(自下而上)河床沉積、河漫灘-河口灣沉積、河口灣-前三角洲沉積、強潮河口灣沉積和三角洲沉積。強潮河口灣沉積和三角洲沉積已有討論,這裡僅介紹尚未涉及但對理解下切河谷沉積旋迴十分重要的部分沉積相。
河床沉積由細砂、中細砂、中粗砂或含礫粗砂構成,含泥礫;底部較粗,常為礫石、砂礫層等,但厚度僅為1~2 m,向上變細;礫石通常為次圓狀或次稜角狀,可見斜層理和交錯層理,有時由若干個向上變細的序列疊置而成,與上覆地層呈漸變關係,與下伏地層之間為侵蝕接觸。河床沉積的厚度較大,可達15~30 m,往往占下切河谷層序總厚度的20%~25%。一般源遠流長的大河中,河床沉積物較細,以中細砂為主,如長江;流經構造活動較強烈地區的短源河流,其河床沉積物較粗,以砂礫石為主,如灤河扇三角洲、錢塘江河口灣等。河床沉積單元一般不含海相微體生物,也未發現顯示潮流等海洋作用形成的沉積構造。

下切河谷充填層序的相序組合類型與分布

在所研究的我國實例中,在各個三角洲的相同部位,其相序不同,即使在同一河口三角洲的不同部位,其下切河谷的沉積相也以不同的方式疊置而構成不同的相序,這些沉積相序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海侵、高位體系域的劃分

中國沿岸的三角洲地區雖然自末次冰期以來經歷了海平面變化的半個周期,但卻形成了包括海侵和高位體系城(正常海退沉積)完整的沉積旋迴。下切河谷層序的底部皆以低海平面時形成的河流侵蝕面作為層序界面,各研究者在這點上的意見是一致的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