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腦GRP/GRPR通路介導抑鬱症發生的作用和機制研究

下丘腦GRP/GRPR通路介導抑鬱症發生的作用和機制研究

《下丘腦GRP/GRPR通路介導抑鬱症發生的作用和機制研究》是依託武漢大學,由劉忠純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丘腦GRP/GRPR通路介導抑鬱症發生的作用和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忠純
  • 依託單位:武漢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抑鬱症造成了沉重的社會負擔,其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我們前期工作已經證實,慢性應激後實驗鼠的抑鬱樣行為與下丘腦GRP表達上調關聯;並成功構建了GRPR-HEK細胞系,發現PKC通路中的PLCβ3在GRP/GRPR信號通路中起著重要作用。本項目擬在此工作基礎上,利用GRP和GRPR基因敲除小鼠模型、Bombesin-sap靶向敲除下丘腦GRPR神經元模型及GRPR激動劑和拮抗劑藥理模型等,研究其在慢性應激前、後行為學的變化;研究上述不同條件下,HPA軸功能、下丘腦GRP/GRPRmRNA和蛋白表達、陽性神經元和抑鬱相關神經遞質變化,探討上述變化與抑鬱樣行為的關係;從細胞學水平開展GRP/GRPR信號轉導通路研究,探討該通路的關鍵信號分子及途徑。本項目的完成將從細胞信號轉導、組織、整體行為學等層面闡明該通路在抑鬱症發生中的作用和機制,發現針對抑鬱症的新的分子靶標,為抑鬱症的診療提供理論依據。

結題摘要

本項目從動物、細胞和分子水平,探討下丘腦GRP/GRPR通路在慢性應激致抑鬱發生中的作用和可能的分子機制。並進行了如下研究:1、C57小鼠CUMS聯合孤養製作抑鬱模型的效果肯定,且經氟西汀干預後有明顯好轉,應激前3組大鼠體重、糖水偏好、強迫游泳不動時間均無明顯差異,應激4周后鹽水組和氟西汀組的體重、糖水偏好明顯低於正常對照組,強迫游泳不動時間高於正常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是研究抑鬱症較為理想的小鼠模型。2、GRPR神經元計數、mRNA和蛋白表達在應激後的小鼠下丘腦中明顯增高,經氟西汀干預後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經氟西汀治療後SD大鼠的行為學改變以及下丘腦GRPR的表達變化,檢測下丘腦GRPR基因啟動子區甲基化水平的變化。GRPR與抑鬱症的發生、發展過程具有顯著相關性,在抑鬱症的發病機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為可能的分子靶標。3、成功構建了帶有Flag標籤的5-HT2aR和帶有Myc標籤的GRPR重組質粒,經酶切鑑定後轉染HEK293T細胞,利用免疫共沉澱技術和雙重免疫螢光技術驗證抑鬱症相關基因蛋白5-HT2aR與GRPR之間的相互作用,發現其在介導應激致抑鬱發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實驗按照項目計畫書實施,目前已經發表論文10篇,其中SCI源5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