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王姓先祖兄弟七人王寬、王宏、王海、王亮、王素、王潔、王靜來發城一帶擇地居住,分別在發城村、王家山後村、崖下村和下上都村安家,王亮擇居於此地。因此處在漢代即為商賈雲集之地,故命村名為商都。後演變為上都,為區別於上上都,而稱下上都。另一說,因地處澇凹地帶,故稱凹都。後因坐落在上上都下方,而改稱為下上都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上都村
- 位於:發城鎮西北部
- 隸屬:發城鎮
- 面積:1.5平方公里
基本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基本概況
下上都村位於發城鎮西北部,地處東經120°58′,北緯37°00′。隸屬發城鎮。 全村轄區面積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3.3公頃,山嵐26.7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等。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蘋果。 2002年,全村有109戶,310人,比1978年減少104人。有王、高、李等姓,均為漢族。
大事記
1941年春本村解放。
1954-1955年全村建立了若干個互助組和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合併為一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78年村集體投資,新建學校,改善了學校的教學條件和環境。
1981年村投資3萬多元,新建日產3.5萬公斤的石灰窯。
1982年春村投資3萬多元,用上電網供電。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6年集體為村民無償提供苗木,栽植蘋果10公頃,果園總面積達到16公頃。 同年集體投資10多萬元,建村西大口井,安裝自來水設備,解決了吃水問題和本村10公頃果園的澆水問題。
1988-1989年村集體投資10多萬元,在老營溝修建占地1公頃的水庫。
1989年集體投資4萬元,改建村“兩委”辦公室及青年、民兵、婦女、黨員活動室和倉庫等11間。 同年春村引進資金1萬元,建起年產500萬公斤的彩色石子廠。
1991年本村被縣評為文明村。
1992年秋集體投資5萬元,為村民安裝了閉路電視。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30公斤,花生畝產80-90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達 300多公斤,花生畝產150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
2000年,糧食畝產達到600多公斤,總產18萬公斤;花生畝產160公斤以上,總產1.6萬公斤;果園面積由1978年的5.3公頃,發展到18.7公頃。果品總收入40萬元。 2002年,糧食畝產612公斤,總產22.8萬公斤。第一產業總收入167萬元,其中農業95萬元,畜牧養殖業72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無工副業項目。改革開放後,相繼建起石子廠、石灰廠。 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51人,收入102萬元,其中工業62萬元,建築業40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第三產業得到發展。先後辦起商店及運輸、飲食服務業等項目。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48人,收入142萬元,其中運輸業71萬元,商飲業 30萬元,服務業41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79年,本村建立國小。改革開放後,教育質量逐步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39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僅有80公斤左右,只能半糠菜半糧度日。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糧食120公斤。1978年,人均糧食200公斤。
2002年,人均糧食245公斤,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50多部、機車30多輛、彩電80多台、電冰櫃20多台、電話50多部,家家都安上閉路電視。 村莊建設建國前,居民住房皆為草房,且很破舊,街道也不整齊。建國後,街道進行了整修,舊房逐年翻新。至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由建國初期的5平方米,擴大到20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春,王世昌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5年,成立黨支部。在黨支部的領導下,開展了反奸、反惡霸鬥爭,發動了大規模的參軍參戰、支援前線運動;將本村還鄉團頭目、兩名惡霸交當地人民政府處理。
在解放戰爭中,參加人民解放軍者20多人,其中犧牲8人,傷殘4人;支援前線民工50多人。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王殿茂、王殿謨、王世昌、王增山、王殿文、李雲國、王增浩、高化波。1949年10月,全村有黨員31人。2002年,全村有黨員20名。 1987年以來,村黨支部曾被評為縣級先進基層組織、先進黨支部、計畫生育先進集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10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為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王世昌、王臻祥、王朝林、王殿謨、王書義、王振玉、王增山、王臻國、王君亭、王殿文、王風全、王振友、王增高、王增光。1991年,本村被評為縣級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