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馬山村
- 地理位置:海陽市北部
- 耕地面積:41.3公頃
- 隸屬:徐家店鎮
基本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此處為河南村于姓地主的養馬場。兄弟三人分居後,一人遷居此地安村,因村子坐落在馬山上坡,故命村名上馬山。另一說,明末清初,院下村於之謂放馬來此,見其處山清水秀,適宜放牧,故在此定居,命村名上馬山。解放前,劉、陳、徐、姜、王姓來此定居。
2002年,全村有122戶,356人。有於、陳、姜、徐、王等5姓,均為漢族,其中於姓占98%。
大事記
1941年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46年成立合作社(村社)。
1982年用上電網供電。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4年建起大理石廠。
1989年全村用上自來水。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20公斤,總產7.4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40公斤,總產14.8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480公斤,比1978年增長了24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70公斤,總產15.5萬公斤。 1992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民眾栽植蘋果,品種有紅富士、嘎拉等10多個。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70.5萬元,其中農業34.5萬元,畜牧養殖業36萬元。
第二產業1895年,於茂貴建起石灰窯,工人6名,1925年停業。1935年,於茂仁又開設石灰窯,工人6名。改革開放後,本村建石礦3個。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40人,總收入440.2萬元。其中工業395.2萬元,建築業45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第三產業得到發展。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0人,總收入90.9萬元,其中運輸業41萬元,商飲業49.9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2年,村辦國小成立。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12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60公斤左右。建國後,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2年,村有各種運輸車輛32輛,機車30輛,電話45部,彩電80台,冰櫃6台。人均住房面積由建國前的不足6平方米,擴大到15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于吉申、於元友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於慶申、於文卿入黨。同年,成立黨支部,于吉申任黨支部書記,於元友任黨支部副書記。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村里成立起互助組、合作社(村社),並先後開展了反特、反奸、反惡霸鬥爭,組織支前隊18人,支援前線。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于吉申、於有德、於慶告、於元訓、於元洪、於全夫、於有思、於元壽、陳宏志。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2個,黨員15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2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於元起、於有術、於慶榮、於慶申、於慶余、於有起、於元壽、於有寶、陳宏志、於守泉。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