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上頜神經系三叉神經的分支之一。此神經分布於眼裂和口裂間的皮膚、上頜的牙齒以及鼻腔、口腔的黏膜。上頜神經自三叉神經的半月節發出後,穿海綿竇,經圓孔到翼齶窩,延為眶下神經。其分支有:顴神經、蝶齶神經、上齒槽後支。上頜神經受損時,其分布區則感覺障礙。
上頜神經形態學結構及其走向
上頜神經為感覺神經,起於半月節中分,向前沿海綿竇側自蝶骨圓孔出顱,經翼齶窩上分,向外過上頜骨顳面上分,經眶下裂入眶,穿過眶下管,自眶下孔穿出至面部,一般將上頜神經分為顱內、翼齶凹、眶內、面等四段。
(1)顱內段:分出腦膜中神經分布於顱中凹硬腦膜。
(2)翼齶窩段:分出顴神經、蝶齶神經、上牙槽後神經。①顴神經,由翼齶凹起經眶下裂入眶,分顴面及顳面兩支,穿過顴骨分布於顴弓、顴部和顳部皮膚;②蝶齶神經,常為兩小支經翼齶凹至蝶齶節。蝶齶節位於翼齶凹內,近翼齶孔處,有感覺、副交感和交感三個根。自此節分出數分支,如眶支、鼻支、齶支、咽支。眶支,由眶下裂入眶,分布於骨膜及淚腺。鼻支,一為鼻後上支,由蝶齶孔入鼻腔後,分布於鼻中隔、上中二鼻甲黏膜、篩骨蜂窩內膜。一為鼻齶神經,沿鼻中隔向前下經切牙管出切牙孔,分布於上頜切牙、尖牙及硬齶前1/3的黏骨膜和齶側牙根,於硬齶前部左右相連,並約於上頜尖牙齶側與齶前神經相連。齶支為齶神經,分齶前、中、後三支。經翼齶管下降至齶。齶前神經穿翼齶管出齶大孔入硬齶,向前分布於上頜前磨牙、磨牙區的黏骨膜、齶側牙齦及齶腺,並在尖牙的齶側黏骨膜內與鼻齶神經吻合,合成上牙槽神經叢內環。齶中、後神經穿翼齶管出齶小孔,分布於懸雍垂、扁桃體及軟齶。咽支為咽神經,自蝶齶節起,伴咽動脈穿咽管,分布於咽的鼻部黏膜。③上牙槽後神經,出翼齶凹至上頜結節後面發出上牙齦支,分布於上頜磨牙頰側的黏膜及牙齦。然後經上頜牙槽孔進入上頜骨體內,沿上頜竇壁下行,分布於一側上頜磨牙(第一磨牙頰側近中根除外)、牙周膜、牙槽骨和上頜外壁。其在第一磨牙頰側近中根處與上牙槽中神經相連。
(3)眶內段:發出上牙槽中神經和上牙槽前神經。①上牙槽中神經,在眶上管的後分發出,向前下行於上頜竇外側壁,分布於一側上頜前磨牙,上頜第一磨牙頰側近中根,牙周膜,頰側牙齦,牙槽骨和上頜竇黏膜並與上牙槽前、後神經相連,組成上牙槽神經叢的外環。②上牙槽前神經,在眶下管內發出,沿上頜竇前壁入牙槽,分布於一側的中切牙、側切牙及尖牙、牙周膜、唇側牙齦和牙槽骨,並於尖牙處與上牙槽中神經有吻合。
(4)面段:為上頜神經的終支,即眶下神經,自眶下孔穿出後,分為瞼支、鼻支、唇支。瞼支分布於下瞼皮膚及角膜,鼻支分布於鼻側皮膚,唇支分布於上唇皮膚及黏膜。
上頜神經阻滯麻醉
【適應證】
1、涉及上頜竇、高位埋伏的第三磨牙、上頜骨部分切除、上頜骨骨折以上頜骨畸形矯治的手術。
2、因局部炎症而不宜行眶下神經阻滯或浸潤麻醉時。
3、鑑別第二支三叉神經痛時。
【麻醉前準備】
1、常規術區皮膚消毒。
2、備好細長針頭。並將消毒橡皮片置於距針尖4cm處。
【操作方法】
(一)口外注射法
1、注射點:於顴弓下,乙狀切跡中點,作為進針點。
2、過程:注少許麻醉藥於皮下,垂直進針直抵蝶骨翼外板,此時後退橡皮片使之距皮膚1cm即欲進針至翼齶凹的深度,不超過5cm。重新將針退至皮下使針尖向上10°,向前15°方向進針,直至調整後的橡皮片接觸皮膚即可,回抽無血時注藥3~4ml。
(二)翼齶管注射法
1、進針點:用25號細長針頭,自對側口角處向患側齶大孔投影的標誌黏膜凹陷處刺入。
2、過程:刺入後注藥少許。再將注射器移至患側,仔細探入翼齶管,此時注射針與上頜面呈45°,向上向後緩緩進針深約3cm,回抽無血時,注藥2~3ml。
(三)眶下裂後方射法
1、進針點:自上頜第二磨牙根尖相應的前庭溝處刺入。
2、過程:針尖斜面沿顴骨面與矢狀平面成30°,向上向內貼進上頜骨的顳下面,並與上頜牙的平面呈30°前進,深達3cm,回抽無血,即注入麻藥2~4ml。
【麻醉區域】
同側整個上頜及鼻、下瞼、上唇和軟硬齶。
【麻醉效果】
同側上唇齶部有麻木、腫脹感,鼻腔乾燥阻塞,還可能有噁心、嘔吐。
與上頜神經相關的疾病
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閃電式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神經痛,有人稱此痛為“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經痛是神經外科常見病之一,多數於40歲起病,女性尤多,其發病右側多於左側。三叉神經痛可分為原發性(症狀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其中原發性三叉神經痛較常見,可能因三叉神經脫髓鞘產生異位衝動或偽突觸傳遞所致。
臨床特點:
1、主要症狀表現為歷時短暫的電擊樣、刀割樣或撕裂樣劇痛,每次常持續數秒,突發突止,通常無預兆,間歇期完全正常。疼痛以面頰、上下頜及舌部最明顯。輕觸鼻翼、頰部和舌可以誘發,這些點稱為觸發點。通常洗臉、刷牙易誘發第2支三叉神經疼痛,咀嚼、哈欠和講話誘發第3支三叉神經疼痛發作,以致患者不敢洗臉、進食,表現面色憔悴和情緒低落。
2、次要症狀嚴重病例伴有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口角牽向患側,稱為痛性抽搐。同時可伴有面紅、結膜充血、流淚和皮溫高等。嚴重者可以晝夜發作,失眠或睡後易醒。疼痛特點: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發生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說話、刷牙或微風拂面時都會導致陣痛,三叉神經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臉、進食,甚至連口水也不敢下咽,從而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病程可呈周期性,每次發作期為數天、數周或數月,緩解期數天或數年。病程越長,發作愈頻病情愈嚴重,一般不會自愈。神經系統檢查通常無陽性體徵。
3、誤診分析依據疼痛的部位和性質,如無其他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三叉神經痛的診斷一般不難。
(1)三叉神經痛需與繼發性三叉神經痛,以及下列常見疾病進行鑑別。
1)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常表現為三叉神經麻痹並持續性疼痛,且合併其他腦神經麻痹,可由多發性硬化症、延髓空洞症和顱底腫瘤所致。頭部CT和MRI可作出鑑別。三叉神經痛經常誤診為牙痛,有的患者拔牙後仍痛才確診。一般牙痛呈持續性鈍痛,局限在牙齦部,進冷熱食物可加重,局部和放射線檢查有助鑑別。
2)非典型面痛:多發生於憂鬱和神經質的患者,疼痛模糊不定,通常為兩側,情緒是加重的因素,面部無扳機點。
3)鼻竇炎:為局部持續性鈍痛,局部有壓痛,可有發熱、白細胞增多、流膿涕等炎症表現,鼻腔檢查和X線攝片可確診。
(2)三叉神經痛應與血管性偏頭痛及頭痛型癲癇區別:臨床上對兒童或青少年出現的頭痛或腹痛,除考慮血管性偏頭痛外,還應進一步考慮有無頭痛型癲癇和腹型癲癇。兩者的鑑別:①頭痛型和腹型癲癇患者發作時除頭痛及腹痛外,還表現為對周圍環境的接觸能力喪失即意識障礙,而血管性偏頭痛除少數人有暈厥外,神志清楚;②癲癇患者多有肢體抽搐現象,而偏頭痛較少抽搐;③癲癇患者可在睡眠時發作,偏頭痛發作於睡眠時消失;④癲癇患者有偏頭痛史者占1%~3%,而偏頭痛有家族史者達70%左右;⑤癲癇患者發作時常有癇性放電,而偏頭痛發作腦電圖基本正常;⑥抗癲癇治療,患者頭痛和腹痛緩解,而偏頭痛對抗癲癇藥物治療效果差,仍可反覆發作。
輔助檢查
1、首要檢查
(1)顱腦CT、MRI檢查:可發現顱腦腫瘤、炎症等。炎症是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常見病因,在腫瘤中腦橋小腦角腫瘤占多數,其中膽脂腫瘤占首位,炎症是指腦橋小腦角的蛛網膜炎。
(2)腦幹三叉神經誘發電位(BTEP):三叉神經病變者BTEP有異常變化,且周圍神經病變和中樞神經病變BTEP表現各異,故可用其作為一種新的可靠的評價三叉神經功能的電生理方法。
2、次要檢查血糖或葡萄糖耐量實驗:部分患者尚需作血糖或葡萄糖耐量實驗以排除糖尿病性神經病變。
治療要點:
1、治療原則以止痛為目的,先用藥物,無效時可用神經阻滯或手術治療。
2、具體治療方法
(1)基本治療
1)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應針對病因進行,否則無法達到根治目的。
2)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治療:對病程短、病情較輕者以藥物治療為主。常用的藥物包括鎮痛、鎮靜劑。有的學者認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是一種“癲癇樣神經痛”,其發作性質與癲癇相似,故在臨床上使用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醯胺咪嗪等,並取得了一定的療效。這些藥物應在專科醫師指導下服用。藥物治療無效時,則可採用無水乙醇作封閉治療,本方法適用於各種患者,特別是年老體弱、一般情況較差或不願手術者。經上述治療無效,發作頻繁或復發患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2)藥物療法:①卡馬西平:0.2~0.6g/d,分2~3次服用,每日極量1.2g。開始每日2次,以後可每日3次。服藥24~48小時後即有鎮痛效果。②苯妥英鈉:為白色粉末,無臭,味微苦。易溶於水,幾乎不溶於乙醚或氯仿,在空氣中易潮解。③中藥治療:中醫對於本病主張辨證施治,根據不同的類型,給予針對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