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雙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改區建制,命名為上雙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雙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Shàngshuāng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設立年份:1984
- 廢止年份:2015
上雙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改區建制,命名為上雙村村民委員會。
上雙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改區建制,命名為上雙村村民委員會。地名含義因其地處雙牌的上方而得名。歷史沿革1976年5月,由雙牌公社雙牌大隊析置雙新大隊。1984年改區建制,改名為上雙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區劃調整,與雙...
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兼任下屬委員會的成員。人口少的村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不設下屬委員會,由村民委員會成員分工負責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與計畫生育等工作。 第八條 村民委員會應當支持和組織村民依法發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其他...
上村村民委員會,屬於半山區。距離鎮2.50公里, 國土面積51.60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氣溫15.10℃,年降水量970.00毫米,適宜種植泡核桃、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4146.00畝,其中人均耕地1.10畝;有林地37100.00畝。全村...
上村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村莊上村,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上村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建國初期屬第三區蜀馬行政村;1952年屬尚田區蜀馬鄉;1956年屬揚溪區校頭鄉;1958年屬尚田(紅星)...
上洪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設立,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村里上洪橋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期屬(五營五大隊),由原新華高級社改名為新華大隊及原新農高級社改名為新農大隊。1962年由新農大隊併入新華大隊。1982年由...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5戶,有鄉村人口224人,其中農業人口224人,勞動力18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1人。201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1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776.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
上王二村村民委員會,201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傳說該村原叫陳家園,居住著陳姓氏族,後有一姓王的人從外地來,給陳家放牛很忠心。後因陳家不斷遭受火災,遷移到前汘地方,其家園讓給姓王居住,故稱讓王村,仙居方言“讓”與“...
上社村村民委員會 上社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是上社大隊駐地,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稱上社大隊;1983年更名為上社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併入華山村村民委員會,地名消亡。
上板村村民委員會因所在位置及其工作職能而得名。地名含義 村民委員會,即為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上坂村民委員會負責上坂轄區內的村務管理工作,故名。歷史沿革 1958年為上坂大隊...
上塘村民委員會 上塘村民委員會,因範圍內地理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聯境內垇上、石塘各一字得名。歷史沿革 1998年併入新嶺村委會。
上高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在1958年建隊時,大隊設在原高咀村上首,且是實行村民自主管理的基層民眾性自治單位,故得名上高村委會。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上高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為上高村村民委員...
上陽村村民委員會以其傳說和村委會駐地而得名。地名含義 相傳境內古代曾為上陽鎮,故名上陽村。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上陽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原為上陽大隊,屬千人橋區千人橋公社,1983年體改建鄉,為上陽村,屬千人橋區...
上峰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位於舊縣街道境西南部,以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為鄉第一行政村,1956年為第一農業社,1958年改為公社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2004年村規模調整後,由原上峰村、上聯村、舊縣村、...
該村現有農戶62戶,共鄉村人口270人,其中男性138人,女性132人。其中農業人口270人,勞動力151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0公里,距離...
上莊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由上莊大隊更名為上莊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上莊命名。歷史沿革 1981年,析出成立上莊大隊。1983年,更名為上莊村民委員會。2000年10月8日,經縣政府批准,撤銷上莊村委會河港口村委會,設立上港村委...
廳上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以其職能及境內地區名稱得名。地名含義 原名乘潭大隊,後以境內地名廳上而更名。因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此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龍門鄉第五保,1949年後為乘潭村,1958年改為乘潭...
上公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9月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初為按《千字文》排列築塘工段名,後成村名。歷史沿革 清時形成聚落。原屬餘姚縣三管鄉,1950年4月為破山鄉上三村。1954年10月劃歸慈谿縣。1956年2月並屬逍林鄉,4月改屬逍林...
薴上村村民委員會 薴上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駐地居民點薴上得名。歷史沿革 1984年1月建薴上村,屬古樓鄉,1992年隨古樓鄉併入金竹鎮,2010年12月撤銷薴上村,其村域併入新組建的茶竹嶺村。
東山上村民委員會是以所在居民點名稱(東山上)而得名的地名。歷史沿革 該村在抗日戰爭時期為晉西北革命老根據地,屬朔縣轄。1946年6月縣城解放後,歸朔縣四區管。1951年4月劃歸平魯縣第七區。1953年7月建鄉時屬只泥泉鄉轄。1958年...
上汪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位於河灣上游,得名上灣,又因該村以汪姓居民為主,後改名上汪,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上汪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建大隊,為新安管理區上汪大隊;1961年屬新安公社;...
上南山村村民委員會,1961年建此村民委員會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村得名。因坐落碧湖鎮渡口南岸山麓,有相鄰兩村,故分別稱為上、下南山。歷史沿革 解放初建為南山行政村,屬聯合鄉;1958年公社化時,屬聯合管理區;1961年...
上水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位於鷺鷥河的上游,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1936年1月成立岳西縣以前此地屬潛山縣第六區;解放初屬主薄區;1961年2月成立上水大隊,屬毛尖山公社;1969年與高嶺大隊合併為...
上份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命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其境內有薛上份自然村,因薛姓居民居住於此,以薛姓祠堂為中心,按地勢分上、中、底三份,本份居上,故得名薛上份,取其後面二字,故得名...
上岙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2月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域內有一上岙湖而得名。村內多山地,多山岙,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餘姚縣雙橋鄉。1950年4月為雙湖鄉六村,1959年2月屬雙橋管理區,1962年11月為橋頭公社河西大隊,1966...
上坡村村民委員會是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行政村駐地,又因其村莊北臨太平湖,南連汪王嶺大山,位於地勢由低至高的上坡處,故得名上坡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建國初期屬太平縣,1958年和平公社成立時,上坡大隊屬之;...
上龍村村民委員會 上龍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根據當地傳說和工作職能得名。地名含義 因據說在新街附近的地下有龍,過去叫做龍慶場,而得名上龍村。同時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設立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97年得名。2002年停止使用。
上坊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原村委會駐地,且境內原有一牌坊,又位於青弋江下游沿岸的上首,故得名上坊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建上坊行政村;1958年設紅旗公社,同年建上坊大隊;1959年1月...
村兩委班子是設在鄉鎮(街道)下一級行政村的組織機構,即村黨支部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簡稱村“兩委”。職責規定 村級“黨的支部委員會”的簡稱。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之一。村黨支部是農村一切組織和全部工作的領導核心,在政治上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