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院李氏

上院李氏開基祖為西平王晟公之廿二世孫承元公,祖籍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宣化鄉(現為江西省吉安縣永陽鎮),宋朝末期出任化郡路判,由於政績顯赫,離職時而致州民“遮道攀轅,依依不捨,遂卜居於化之犀灣上院”。三房八支十八派,經700餘年的繁衍生息分居遷徙,現分布為600餘個自然村落,橫跨廣東、廣西、海南三省二十多縣,人口40餘萬,是當地遠近聞名的名門望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院李氏始祖
  • 別名:承元公
  • 國籍:宋朝
  • 主要成就宋朝末期出任化郡路判
  • 繁衍支派:三房八支十八派
始祖承元公與祖梁氏太安人合葬於化州長歧邦沙坡,水繞於後,峰朝於前,人稱飛雁投湖。長子正公和三子衍公附葬於父墓左右,世稱三墳。次子寅公與妣上官氏合葬於化州博金嶺,其地世稱金線穿牛鼻。上院李氏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祭掃太祖墓,當日車水馬龍,人山人海,萬人朝拜,永遠激勵著子孫後代敬宗睦族、愛家愛族、奮發向上。
上院李始祖承元公生三子,長子正公,次子寅公,三子衍公,從二世起遂分為三房,並從三世起再陸續分遷各地肇基創業,支分派衍為三房八支十八派。長房正公生二子,長天敏,次天與,遂分為兩支五派。長房長支於八世福公遷茂名後失考,不斷搜尋工作仍在組織進行中。長房一支(因長支失考,其二支遂稱為一支)於三世天與公遷吳川黃坡平澤村,於六世分為五派。一派晙公,二派晊公,三派曠公,四派昫公,五派景茂公。長房一支以吳川平澤、嶺頭村為中心,至今已繁衍至吳川、湛江、遂溪、雷州、化州、廉江、海南、廣西合浦等縣市約150個自然村。二房寅公生五子,長天麟公,次天驥公,三天麒公,四天駟公,五天長公,遂分為五支。二房長支遷居上院東南五里之邊坡村(始遷世次年代不詳),至五世分為二派,一派惟善公,二派惟能公。二房長支以邊坡村世居,二支於六世遷居吳川蘇村(蘇氏姑媽抱養),繼而發祥至蘭溪等村。蘇村、蘭溪村均為近二萬人的名望大村落,各自為一個獨立村委會,阡陌相通,雞犬相聞。二房長支目前已繁衍至化州、吳川、湛江、遂溪、雷州、高州、海南等縣市40餘個自然村。二房二支遷居上院東四里之新塘村(始遷世次年代不詳),至七世分為兩派,長派冕公,二派袞公。以化州長岐鎮新塘、黃沙、南嶺村為中心,至今已繁衍至化州、吳川、湛江、遂溪、雷州、海南、廣西北海等縣市約60個自然村。二房三支於三世天麒公與長兄同遷邊坡村,又於五世惟憲、惟道公同遷廣東信宜縣鎮隆桄榔嶺,遂分為兩派,長派惟憲公,二派惟道公。以上榔村為中心,至今已繁衍至信宜、高州、羅定、開平、廣西北流等縣市30餘個自然村。二房四支於三世天駟公遷居上院東一里之江口,後改名為雙牌村。至六世分為三派,長派瑹公,二派璦公,三派珊公,最初幾代均世居本地附近,後陸續向各地分遷。至八世昭(通)、穆、結公三兄弟(孔洋公之子)同時分別遷信宜縣鎮隆桄榔嶺山底墷村、滕坑村和長老山村,已發祥至附近約50餘個自然村。二房四支以化州雙牌村為發源地,後陸續分遷當地附近以至外地,至今已繁衍至廣東化州、信宜、高州、茂名、吳川、廉江、徐聞、廣西北流等縣市、海南省等地約130個自然村。二房五支於三世天長公與四兄同遷上院東一里之上村江口,至五世分為兩派,長派惟新公,二派惟肆公。五世惟肆公再復居始祖老戶,後名為犀灣村(舊名也叫牛灣村)。二房五支以化州犀灣村為中心,陸續分遷各地,至今已繁衍至化州、信宜、高州、廉江、廣西合浦、浦北等縣市約80個自然村。三房衍公生一子,至五世分為兩派。三房一支一派惟盛公,一支二派惟謨公。三房一支一派五世惟盛公生一子仲琳公。六世仲琳公(字太清)遷居廣西博白縣龍潭鎮蕉林開枝散葉,目前已繁衍至廣西博白縣龍潭、松旺等鎮、合浦縣閘口、十字路、白沙、公館、山口等鎮、北海市等地約60餘個自然村。三房一支二派五世惟謨公生一子締清公。六世締清公遷居廉江車板祿地村,接著發祥於金花村。以祿地村、金花村為中心,後陸續分遷各地,目前已繁衍至廉江市、韶關樂昌市、廣西合浦、欽州、北海、浦北、海南省等地約70餘個自然村。上院李氏不僅人丁興旺,而且人才輩出。舊科舉時代有三名進士、二十五名舉人,近現代的學者宦官商賈名人不計其數,以下僅簡列幾位,以饗讀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