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窯森林公園

上窯森林公園

上窯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淮南市東部,境內有大小山巒30多座,總面積10.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7.9%,是淮南市近郊的一顆綠色明珠。上窯森林公園是一處集生態旅遊、人文景觀、宗教活動、度假休閒、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上窯森林公園內有見諸史志記載的上窯八景為:奇峰障日、銀杏參雲、峭壁摩天、仙桃隱霧、仙人留跡、橋落長虹、岩開斗石。上窯國家森林公園是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已建成的景點有洞山寺、思源茶館、長廊、放生池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窯森林公園
  • 總面積:10.4平方公里
  • 景點級別:AAAA
  • 森林覆蓋率:87.9%
  • 著名景點:奇峰障日、銀杏參雲
  • 建立時間:1992年
簡介,環境,歷史淵源,生物景觀,景點介紹,新四軍紀念林園區,新四軍陳列館,思源茶館,洞山寺,放生池,長廊,古壽州窯遺址,麥仁灘,仙人橋,人文景觀,傳說故事,

簡介

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淮南市東部。206國道穿境而過,距市中心15公里,是一處集生態旅遊、人文景觀、宗教信仰、度假休閒、科普活動、娛樂健身於一體的綜合型自然風景旅遊區。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上窯森林公園。總面積10.13平方公里,境內為石灰岩組成的低山丘陵,有大小山峰30多座。現有植被多為人工栽植和天然次生,有人工針葉林、闊葉落葉混交林、闊葉次生林和竹林等類型,經過多年的人工培育和保護,已形成低山丘陵地區獨具特色的森林景觀。
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銀杏、水杉、金錢松、鵝掌楸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白鸛、黑鸛、鴛鴦、隼科等國家I、Ⅱ級保護動物。公園分為洞山懷景區、樹木園景區、石棚景區和香山景區。“核心景區”洞山懷景區是公園內自然、人文景觀最集中之地,面積1.67平方公里,這裡四面環山、峰巒疊嶂、林木蔥翠,溪水潺潺,主要景點有洞山寺、柴王寺遺址、洞山八景(奇峰障目、仙人留跡、牽牛巷、銀杏參雲、仙桃隱霧、仙人洞、橋落長虹、石佛稱尊)、念佛社、地藏王殿、古壽州窯遺址、新四軍紀念林園區等。水景有放生池、水榭長廊、響水泉、石下泉、螃蟹泉、愛蓮池等。

環境

公園依山面湖,在雄奇險秀的上窯山中,竹浪滾滾、森林鬱鬱蔥蔥、林間小道、藤蘿橫攀、山花爛漫、芳草如茵,無不讓人們沉醉在這如夢似幻的勝境之中。
這裡的高塘湖水碧波萬頃,煙波浩淼,霞霧氤氳,湖心島、湖心亭、綠樹銀台。當你乘上水上樂園的摩托艇弛騁湖面,你就如登仙舟,駛向更美好的彼岸。層層白浪翻滾,也可讓你嘗試一下驚險浪漫的時尚感受。
在這10.4平方公里有著無限神奇的山林中,自然人文景觀相映生輝,名勝古蹟渾然天成。有晉建雄偉壯觀的“神山古剎”。“洞山寺”始建於明弘治年間,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殿”等廟宇甚多。有堪稱一絕的古存八景:“奇峰障日”、“陡壁摩天”、“岩開斗石”、“仙人橋”、“仙人洞”、“王母灘”等……古聯雲“山林存八景畢竟是天然神妙,風月絕千秋到處皆畫意詩情。”但她卻踏著世紀的節拍,向人們展示著她那遠古迷人的風采和獨特魅力。’‘

歷史淵源

這裡有著歷史文化的淵源。留有戰國時期宋玉寫下的千古名篇《高塘賦》。昔日楚襄王與宋玉游於雲夢之台的遺址——“上天台”。有北魏所建的“道觀廟”。傳說是張果老的成仙之廟。有乞丐皇帝朱元璋的避難之所,神奇的“靈光一現”和他兒時玩耍時的“牽牛巷”等。而這裡的民間故事也多若繁星,枚不甚舉。有“王母灘傳奇”,故而在“王母灘”頭有斑斑點點形似麥仁的印跡,並留有王母的三寸足跡和張果老的神驢蹄印。有“仙人洞的故事”。贊曰:仙洞神奇不虛傳,曲徑通幽達遠山;佳境蹊徑何人見,世人誰曉地中天。在上窯森林公園的園林內,到處充滿著神奇和靈氣。
公園境內山峰突兀,重巒疊翠,甘泉遍布,幽澗深谷,別有洞天,奇花異草競相爭艷,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這裡繁花似錦,生機盎然。當你走進公園你就走進了世外桃源,仿佛游到了人間仙境。你定會被這一攬天下秀的湖光山色所陶醉。可以說,任憑誰見到這自然景觀都會為之感慨、讚嘆!
真誠、樸實、勤勞好客的上窯人,熱情歡迎海內外的朋友們前來觀光旅遊,共賞佳趣……

生物景觀

屬北亞熱帶與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植物種類1 39種。由於人為活動頻繁,地帶性植被已不復存在,現有植被多為人工栽植和天然次生。如側柏純林,刺槐麻櫟混交林等。由於海拔較低,植被無垂直分布變化。主要喬木樹種有側柏鉛筆柏、馬尾松、黑松、濕地松、火炬松、雪松、水杉、池杉、銀杏、刺槐、山槐、合歡、臭椿、苦楝、楊、柳、 榆、黃連木、喜樹、黃檀、白檀、麻櫟、槭樹、楓香、泡桐、衛茅等;竹類有毛竹、元竹;經濟林木有棗、桃梨、柿、板栗、烏桕、石榴、杏、葡萄等;灌木樹種有饅頭果、柘刺、山棗、野山楂等;草本植物以菅草、白茅、野枯草等主有國家I、II級保護植物3種。園內有陸生脊椎動物22種,隸屬4綱12目18科,其中兩棲綱2目2科2種,爬行綱1目1 科1種,烏綱5目9科11種,哺乳綱4目6科9種。園內有國家I、II級保護動物4種。主要有草兔、狐狸、草狼、 刺蝟、畫眉、杜鵑、黑枕黃鸝、貓頭鷹、松鴉、啄木鳥,以及龜、蛇、蛙等。

景點介紹

新四軍紀念林園區

淮南新四軍紀念林是2002年10月興建的。紀念林位於上窯森林公園花果山上,以樹和碑相結合。樹以銀杏和蒼松翠柏結合,以銀杏為主,象徵著先輩們的革命精神萬古長青。該林共植銀杏樹千餘棵,是我市目前最大的銀杏林。頌揚新四軍精神的紀念碑矗立在山崗的至高處,新四軍紀念林周圍已建淮化苑、人才林、學子林、夕陽林、人大林、記者林、國稅林、地稅林、財政林等十多個紀念林,形成了紀念林園區,號稱“千畝園林”。

新四軍陳列館

新四軍紀念林陳列館,是紀念林的延續和發展,一個是露天,一個是室內,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陳列館是以國歌為序曲,長城為背景,新四軍華中抗戰為主線,銅像為特色,圖文並茂,形象生動地講述新四軍抗日鬥爭的輝煌歷史。
全館分為五個展室。第一展室:抗戰有功,馳名中外。第二展室:英勇殺敵,血灑疆場。第三展室:淮礦內外,奮起抗日。第四展室:將軍揮毫,千里寄情。第五是多媒體室,放映《豐碑》,觀感留言。室外還建有“兵器廣場”,陳列一些兵器實物。
陳列館使這個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基地的內容更加豐富,使這一紅色旅遊景區更具吸引力,使人們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從而銘記歷史,珍惜現在,發揚傳統,開創未來,為建設偉大祖國而努力奮鬥。

思源茶館

“思源茶館”是傳承和弘揚新四軍精神的又一處宣傳陣地。擴建後的茶館設有:淮南、淮北、皖江、鄂豫皖、蘇北、蘇中、蘇南、浙東、雲嶺、鹽城、黃花塘等11個廳。著重介紹各個抗日根據地創建情況和軍部駐地的一些活動,讓人們在休閒品茗時飲水思源,牢記過去,珍惜現在,開創未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功立業。

洞山寺

該寺位於上窯鎮東北神山,山道東側。原寺廟毀於兵匪戰亂之中,現已新建了樓、台、亭、閣,整修了洞山八景,修復了觀音大殿,並觀音佛像及殿前的彌勒佛,四大天神,護佛韋馱的神龕等。

放生池

放生池位於洞山懷景區,面積13畝,池上建有水榭曲橋,水中養植睡蓮等植物,可供遊客休憩賞景及善男信女放生。

長廊

這是一組以廊帶亭組合建築一品群,廊體長99米,寬4米,隨形而彎,高低錯落,新顆別致,古樸秀麗,實出園林風格。《水滸》英雄人物108將彩繪圖案裝飾於整個廊內,廊內設定了長廊靠椅、石凳、石桌及其它仿生小品,供大家休息賞景。

古壽州窯遺址

古壽州窯遺址主要分布在淮南市大通區上窯鎮內,包括管嘴汶、高窯、醫院住院部、松樹林、車小灣五個保護區。中心窯址面積約3萬平方米,總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1981年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壽州窯,創燒於南朝陳,停燒於唐末,前後燒造約400餘年。器型主要有壺罐、碗、枕、注子、盂、玩具及建築材料等。壽州窯是唐代七大瓷窯之一。壽州窯以中原文化為主,兼含南北方文化,並具有地方特色。

麥仁灘

在我地稱小麥脫粒後的籽粒為麥仁。此景位於洞山寺北側的大石上,其表面有不規則隆起,狀如小麥籽粒,故稱之為麥仁灘,它與張果老驢蹄印合稱為王母遺蹤。

仙人橋

傳說這座橋是通向上天之路,學仙之人只有渡過此橋方能成仙,否則只好在下界修行,而不能成正果,張果老就從這座橋走過的,要不然他的神驢怎么能偷吃到王母娘娘的丹藥.

人文景觀

有3種類型3處景觀。包括:宗教及文化(洞山寺及廟會)、歷史文物(古壽州窯遺址)、觀景台(攬勝閣)。洞山寺: 洞山之頂有一座廟宇,名日洞山寺,始建於明弘治年間。清嘉慶年間的懷遠縣誌記載: “洞山寺創建於明初,原名大聖廟,因其山中有仙人洞,故更名為洞山寺。”原廟朝西,寺院呈半月形布局,依仙人崖為屏,有山門、大雄寶殿、藥王殿、觀音殿等,寺院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稱之為“神山古剎”,後為日寇戰火所毀,現已重修,但因大雄寶殿後即為上窯重要景點—仙人崖(峭壁摩天),為避免遮擋視線,現正規劃異址修復,正在籌措中。現寺院內有僧侶16人,禪院12間,香火旺盛。平日遊人絡繹不絕。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洞山廟會期間,遊人香客四鄉雲集,達數萬之眾。

傳說故事

(1)王母遺蹤的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年瘟疫流行,玉帝特令太上老君炮製消除瘟疫的良藥,並由王母娘娘帶入凡間拯救下界萬民。由於此事十萬火急,未等丹藥晾乾,就被王母娘娘匆匆帶下界來。當時就把靈丹攤曬在這一片寬敞平坦的岩石上晾曬。那知被張果老的神驢聞到,就跑來偷吃,被王母發現後後奮力趕走,結果王母和那頭神驢都在岩石踩出了腳印。至今還能在岩石上看到晾曬剩下的丹藥、王母的小腳印和張果老神驢的蹄印。
(2)仙人橋的傳說:傳說這座橋是通向上天之路,學仙之人只有渡過此橋方能成仙,否則只好在下界修行,而不能成正果。張果老就從這座橋上走過的,要不然他的神驢怎么能偷吃到王母娘娘的丹藥?
(3)上鎖與開鎖:傳說公園那間石室內的石婆婆專管孩童的平安。為保護孩子的平安,父母就要買一把假鎖(用布縫製的鎖形香荷包),在洞山廟會期間,去參拜石婆婆,並由寺僧將鎖上所攜紅線先套在石婆婆頸上,取下後交由父親帶回戴於孩子頸上,表示神仙已將孩子鎖著,從此平安,稱之為“上鎖”。待孩子長到12歲時,廟會期間父親帶孩子到石婆婆前焚香磕頭,再由寺僧將鎖上的紅線兩端分別套在石婆婆頸上和孩子頸上,用剪刀將紅線剪斷,稱之為“開鎖”, 自此心愿了卻。
(4)朱洪武的牽牛巷:仙人橋下有一天然石縫,兩壁陡峭,腳下平展,寬約8m,恰似一古街巷道。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年時為財主家放牛,如遇下雨,就牽著牛到此石巷中躲雨,故得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