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白旗,清朝康熙年間設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白旗
- 設立年份:清朝康熙年間
- 所在區域:河北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Shàngbáiqí
上白旗,清朝康熙年間設立。
上白旗,清朝康熙年間設立。地名含義根據該村地理位置得名上白旗。歷史沿革1949年屬獅子溝公社;1961年隸屬白旗公社;1984年屬白旗鄉瓦房溝村民委員會管理至今。1...
白旗,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bái qí,意思是指白色的旗子。引申義表示投降。詳細解釋 1、標誌投降或議和。在戰爭中使用白旗起源於遠古,但當時白色旗幟代表的是要求休戰、進行談判,而不表示投降。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漸漸把在戰爭中打出白旗的舉動認為是投降。後來,打白旗就成了投降的標誌,並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白旗是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發布的軍事術語。國際條約和習慣均沒有規定白旗的布料和樣式,它可以用任何白色材料做成任何形式。白旗在作戰中,用以向敵方傳達要求停止戰鬥進行談判的信息;開始談判和談判過程中,用以保護談判代表及其隨員。作戰中打出白旗,必須同時停止射擊。走出陣地趨向敵方的談判代表須手持白旗,運送...
正白旗龍首向右,龍腹內有五朵祥雲;鑲白旗龍首向左,龍腹內有三朵祥雲 組織形式 基層組織官職——牛錄(佐領)額真 牛錄——滿語中是“箭”的意思。滿族(女真人),狩獵時集體出行,頭人負責所有的“箭”,因此在組織中將這組織的頭人,稱為牛錄額真。始於1601年,定編300人。中層官職——甲喇(扎蘭、加蘭...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是84個整佐領,兵丁2.6萬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八旗信息 清朝的八旗分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其中八旗滿洲,...
白旗鎮,隸屬於吉林省吉林市舒蘭市,地處舒蘭市西部,東與亮甲山鄉接壤,南與溪河鎮相連,西瀕松花江與九台區其塔木鎮隔江相望,北與法特鎮交界,距舒蘭市區34千米,區域面積144.5平方千米。清順治年間,白旗鎮一帶為白旗屯;1984年11月,由白旗鄉改為白旗鎮。截至2018年末,白旗鎮戶籍人口為37433人。截至2020年...
以旗色純黃而得名。正黃、鑲黃和正白旗列為上三旗,上三旗內無王,都歸皇帝所親統。兵是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至清末,是八旗滿洲中人口最多的一個,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正黃旗滿洲都統第一參領所屬十九佐領:佐領 族屬 編立年代 ...
滿洲八旗分上三旗和下五旗,下五旗居上三旗之後。由皇帝親領的三旗為“上三旗”,由諸王、貝勒、貝子分領的五旗為“下五旗”。清朝入關前下五旗為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鑲白旗、鑲藍旗;入關後順治皇帝時期,正藍旗旗主豪格獲罪,多爾袞憑藉其掌握的中央政權的政治經濟力量,在上三旗中添入正白旗,撥出...
上三旗是清代由皇帝直接統轄的三個旗。滿洲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清軍入關前,鑲黃旗、正黃旗由皇太極親自統領,是皇帝的親兵,稱為“內二旗”。順治八年(1651),順治帝福臨將原屬多爾袞的正白旗收為己有,加上原來的兩黃旗,遂定八旗上下之序:鑲黃、正黃、正白為上三旗,正紅、鑲白、鑲紅、正藍、...
抬旗,指清朝旗人為了提高出身而抬升旗籍的制度。八旗制度初建時設四旗:黃旗、白旗、紅旗、藍旗。1614年因“歸服益廣”將四旗改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清朝建立後,正黃旗、正白旗、鑲黃旗為上三旗,直屬皇帝,其餘五旗為下五旗。康熙朝後,皇后(包括被追封...
分別為正黃旗、正白旗、正藍旗、正紅旗。後增設的四種鑲邊旗分別為鑲黃旗、鑲白旗、鑲藍旗、鑲紅旗、共為八旗。清軍入關以後,八旗制度變為單純的軍事組織,變成了職業軍隊。八旗勁旅在痛擊沙俄侵略軍、收復雅克薩城等反對外來侵略、保衛祖國的戰爭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但滿族貴族進軍關內各省奪取全國最高統治權過程...
清代八旗分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鑲紅旗,8個種類。八旗“戰則為兵,安則為民”。八旗漢軍萌芽在1631年,1637年開始建立,1642年完成。與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全部隸屬於同一社會組織形式“八旗”下面。八旗漢軍是軍事組織形式。八旗漢軍與八旗滿洲、八旗蒙古是清代八旗組織中的三個...
清代的大作家曹雪芹,就是正白旗人。現代作家老舍,就是正紅旗人。他們“旗下人”的身份絲毫不影響他們在文學上的成就。他指的是清末那些憑藉祖宗福蔭,領著“月錢”,遊手好閒,好逸惡勞,沾染惡習,腐化沉淪的人物。老舍先生因為是滿族的旗人(不像曹雪芹那樣是原屬漢族而祖先進了滿洲旗的旗人),因此,他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