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發背,疾病名稱。出自《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上發背
- 常見發病部位:背部第七頸椎
- 來源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上發背,疾病名稱。出自《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發背膏藥是出自《串雅內編》卷二的主治發背已潰的膏藥,由滴乳香、淨沒藥等製成。【藥物組成】滴乳香4兩(箬包燒紅,用磚壓出油),淨沒藥4兩(照前式去油),鮮油血竭4兩,白色兒茶4兩,上好銀硃4兩,杭州澱粉4兩,上好...
發背神驗方 發背神驗方,是出自《外台》中的方劑。發背神驗方 【用法用量】上1味,以暖水1升,絞取汁,分2次服。以滓敷腫上,每日2次。以愈為止。
下發背 下發背,病名,發於腰部命門穴部位之癰疽。出《瘡瘍經驗全書》卷四,又名對臍發。該病多因火毒傷腎所致,類似腰背部之蜂窩組織炎。證治參見有頭疽。
發背膏是中醫外科常用方劑。屬中醫外科範疇,去油乳香 去油沒藥 血竭 兒茶 鉛粉 黃丹。九炒九淘 紅銀硃漂(各四兩) 銅綠(三錢) 共研至無聲為度。用時隨症大小。取夾油連史紙一塊。以針多刺小孔。每張準秤藥末五錢。真麻油調...
發背熏藥是中藥方劑,主治發背。【藥物組成】雄黃1錢,硃砂1錢,血竭1錢,沒藥1錢,麝香2分。【處方來源】《馮氏錦囊·外科》卷十九。【製備方法】上為細末。【用法用量】用錦紙為燃,每燃藥3分,麻油潤灼,離瘡半寸許,四圍...
主治:心經有熱,行履高低跌傷於足,血聚成疽,足上發背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名稱:丁香湯 組成:丁香、陳曲、沉香、木香、紫蘇子、乾木瓜、吳茱萸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近...
脾肚癰 脾肚癰,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上發背,癰疽之發於背部第七頸椎部位者,其名因證因相同而僅部位有異之中、下發背之命名而相應得之。
脾肚發 脾肚發,病名,出《外科百效全書》卷三。即上發背,系癰疽之發於背部第七頸椎部位者,其名因證因相同而僅部位有異之中、下發背之命名而相應得之。出《瘡瘍經驗全書》卷四。或有名之為脾肚癰者。證治參見有頭疽條。
第四十七形圖 枷口疽 馬刀瘡 缺盆疽 第四十八形圖 頂門癰 耳風毒 肩疽 肩發疽 上中下螻蛄串 乳根癰 肚肋癰 腎氣游毒 手發背鞋帶癰 腳心疽 赤面疔 第四十九形圖 上發背 中發背 下發背 腰疽痄腮癰 騎馬癰 ……必用諸方 ...
114.上發背 115.上齶癰 116.上寒下熱 117.上厥下竭 118.上實下虛 119.上虛下實 120.上損及下 121.上吐下瀉 122.口苦 123.口苦咽乾 124.口瘡 125.口糜 126.口臭 127.口軟 128.口中無味 129.口中和 130.口唇發紫 131....
背疽,泛指生於背部的有頭疽。有頭疽,是癰疽之發於體表而有粟米樣瘡頭者。因其所生部位及形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上、中、下搭手,上、中、下發背,對串肩搭手,蓮子發,肩疽,發背,蓮蓬髮,體疽發,腰疽,脾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