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田心村,位於赤石鎮東北部,距鎮政府約 8 千米。與塘尾村、橫路村、下田心村相鄰。始建於 1927 年。清康熙年間,張姓移民自揭西縣河婆鎮遷至大安峒東北面一片農田的中心建村,稱田心村;至清光緒年間,又有黃、陳、謝姓等移民從今惠東縣遷到田心村居住。1927 年以後,張姓村民遷到村北建村居住,田心村從此一分為二,張姓新建的村莊為上田心村,黃、陳、謝姓村民居住的老村為下田心村。村莊坐落於山間谷地,村東有棋子頂山和獅子牙山,堂長橋河在村西流過。
1927 年,屬海豐縣楊安都赤石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海豐縣第四區赤石鄉;1958 年,屬鮜門人民公社赤石管理區大安大隊;1960 年 3 月,屬赤石公社大安大隊;1983 年,屬惠陽專區海豐縣;1987 年 4 月,屬赤石鎮大安行政村;1988 年,屬汕尾市海豐縣赤石鎮大安行政村;2011年 2 月,納入深汕特別合作區;2017 年 9 月,納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
村民主要有張姓、劉姓、彭姓和邱姓。第一大姓為張姓,1927 年後,從田心村遷到此地定居。第二大姓為劉姓,20 世紀 60 年代從紫金遷至此地定居。第三大姓為彭姓,60 年代從陸豐遷到此地定居。第四大姓為邱姓,70 年代從惠東多祝遷到此地定居。村民均為漢族,多為客家民系,通用方言為客家方言。
2020 年末,該村戶籍總戶數 40 戶,戶籍人口 185 人,其中男性 86 人,女性 99 人;80 歲以上 4 人,最年長者 89 歲(女);實際在村人口 72 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 7 人,主要分布在加拿大。歸僑 1 人,現居住在海豐縣黃埠鎮。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番薯、花生、沙姜等。現在村村民主要種植水稻、番薯、沙姜、柑桔、荔枝、龍眼、茶樹等,以養鵝為輔,有 3 戶村民養鵝超過 1000 只;部分村民經營小型鞋廠、首飾加工廠;部分村民外出打工。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收入、經商收入、工資性收入。特色農產品有荔枝、龍眼、柑桔、眉尖綠茶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菜粄、甜粄、年糕、冬節圓等。
20 世紀 90 年代通水、電、電話,2001 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至 2018 年尚未通網際網路。大安國小位於上田心村,2020 年末,有 6 個年級,6 個班,在校學生 128 名人,教師 12 人。校內有圖書室,藏書 22800 冊。
傳統民居現存 2 座。現存張氏祖祠,建於 1988 年,2004 年重修,占地面積約 45 平方米。現仍作宗祠使用。
上田心村是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老區村。1940 年 7 月下旬,曾生、王作堯領導的抗日游擊隊重返惠東寶前線時,在大安峒留下一些需要繼續治療的傷員和一批槍枝子彈,不久,曾生相繼派劉雲龍和張建南回來幫助海陸豐中心縣委組建抗日武裝隊伍。海陸豐中心縣委決定以大安田心坑為點,成立由姚容華、朱連房等 8 人組成的護路小隊。1943 年冬,東江縱隊成立後,派來幹部對護路隊加強訓練。1944 年4 月,海陸豐特派員李果從東江縱隊開會返回大安峒時,帶來由林英率領的十多名東縱武裝人員加強護路隊力量,並將護路隊第二、三中隊改編為自衛中隊,代號“火球”,歸屬東縱護航大隊管轄。1945 年 2 月,東江縱隊派一部連隊,會合護路隊和海豐人民抗日救鄉隊,在上田心村外的大埔嶺堆土作為講台,開會宣布成立東江縱隊第六支隊,惠海行商護路隊正式改編為海豐大隊。
1945 年 3 月,東江縱隊第六支隊黨委和海陸豐特派員研究決定,在支隊部所在地三區先籌建區政府。支隊政治處幹部林金楓帶領青乾班結業的部分學員和地方黨組織的同志開展籌備工作,在廣泛徵求民眾意見的基礎上,提出區政府組成人員名單,並報第六支隊黨委和特派員批准。3 月中旬在大安峒田心村舉行各鄉各界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出海豐縣第三區抗日民主政府委員 13 人,區長為林金楓;選舉成立三區參議會,議長為徐群;同時組建第三區救鄉大隊,大隊長為黃獻群,政委為姚山。這是海豐縣第一個抗日政權。第六支隊黨委和特派員總結該區經驗,並向全縣推廣,此後,全縣各區相繼成立區抗日民主政府。6 月,在各區政權成立的基礎上,海陸豐中心縣委又在上田心村舉行各界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成立以吳隸伍為縣長的海豐抗日民主縣政府。會後,向全縣發布通告,為便於施政,抗日民主縣政府駐於距縣城不遠的汀洲村。縣、區抗日民主政府都有非中共人士參加,有廣泛的代表性,得到了人民的擁護。
上田心村於 1997 年被廣東省民政廳列入《廣東省革命老區村莊名冊》。
代表性人物:
張帝孫(1896—1930),烈士。1928 年參加紅軍,紅軍四十九團戰士,1930 年冬於赤石戰鬥中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