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84.00畝(其中:田40.00畝,地444.00畝),人均耕地1.95畝,主要種植甘蔗\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89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4畝,主要種植龍眼、橘子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5戶通自來水,有16戶飲用井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0 %)。有61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0 %和 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0戶(分別占總數的98.36 %和81.97 %)。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 彈石 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4.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 30輛,機車2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4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0.00畝,有效灌溉率為 8.26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6 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 之一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1.1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7.31萬元,占總收入的66.33 %;畜牧業收入9.37萬元,占總收入的 22.76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50頭,肉牛15頭,肉羊45頭);漁業收入0.00萬元,占總收入的 0 %;林業收入0.39萬元,占總收入的 0.95 %;第二、三產業收入3.43萬元,占總收入的 8.33%;工資性收入0.67萬元,占總收入的 1.63 %。農民人均純收入1,54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6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人(占勞動力的5.14 %),在省內務工2人,到省外務工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1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82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畜牧業產業。
人口衛生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61戶,共鄉村人口248人,其中男性120人,女性128人。其中農業人口248人,勞動力175人。該村以 漢族為主(是漢族、僳僳族混居地),其中僳僳族35人, 漢 族213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8人,參合率 100%;享受低保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1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上甘坪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濤源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30公里,距離中學21.00公里。截止2006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 人,其中小學生15人,中學生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84.00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 財務公開、政務公開 。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15人,黨員中男黨員11人,女黨員4人。 團員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需完善和改造農田挑灌溝道,田溝路較長分布不合理等因素使農業用水浪費過多且還不能保證農田基本用水,造成農作物增產無望現象.。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發展經濟林果;2大力扶持養殖大育,推動全村畜牧業的發展,打破發展瓶頸,為村民增收致富找到突破口;3、扶持一批種植戶,提高種植水平,以甘蔗生產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產業之一。
地圖信息
地址:麗江市永勝縣梓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