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為陽

指陰陽學說中用於說明空間位置的陰陽屬性,就上下而言,上方屬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為陽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所謂“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類經·陰陽類》)。
陰陽最初的涵義是非常樸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則為陽,背向日光則為陰。以後隨著觀察面的擴展,陰陽的樸素涵義逐漸得到引申。
《黃帝內經》運用陰陽學說來闡釋醫學中的諸多問題以及人與自然界的關係,使陰陽學說與醫學密切結合起來,成為中醫學的重要思維方法之一。陰陽學說一般認為,凡是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無形的、明亮的、興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屬於陰。
《淮南子·天文訓》論天地生成曰:“道始於虛霩,虛霩生宇宙,宇宙生氣。氣有漢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法者凝滯而為地。清妙之合專易,重注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輕(密度小)的東西放在水中容易上浮,重(密度大)的東西容易下沉;同樣,輕(密度小)的東西在空氣中容易飄起來,而重(密度大)的東西容易下降。古人觀察到這些現象,推想宇宙產生之初,為一片混沌,而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重濁的東西下降,凝聚而為地;輕清的東西則逐漸上浮,融合而為天。天為陽居上,地為陰居下。陽動陰靜,故天體與日月星辰旋轉不息,大地則安定不移。
故以此論上下之陰陽——上與下相比,為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無形(界)的,故中醫認為空間位置的“上”屬於“陽”。

中醫套用

一、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是研究陰陽的內涵及其運動變化規律,並用以闡釋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一種古代哲學理論。它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對立統一理論,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釋宇宙變化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屬於中國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法範疇。
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世界本身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的結果。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發生並推動著事物的發展和變化。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陰陽學說作為中醫學特有的思維方法,廣泛用來闡釋人體的生命活動、疾病的發生原因和病理變化,並指導著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成為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臟腑形體分陰陽
臟腑及形體組織的陰陽屬性,就大體部位來說,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體表屬陽,體內屬陰。就其腹背四肢內外側來說,則背為陽,腹為陰;四肢外側為陽,四肢內側為陰。以臟腑來分,五臟屬里,藏精氣而不瀉,故為陰;六腑屬表,傳化物而不藏,故為陽。由於陰陽之中復有陰陽,所以分屬於陰陽的臟腑形體組織還可以再分陰陽。如體表組織屬陽,然皮肉為陽中之陽,筋骨為陽中之陰。再繼續分,則皮膚為陽中之陽,肌肉為陽中之陰;筋為陰中之陽,骨為陰中之陰。再如五臟分陰陽:心肺居於上屬陽,而心屬火,主溫通,為陽中之陽;肺屬金,主肅降,為陽中之陰。肝、脾、腎居下屬陰,而肝屬木,主升發,為陰中之陽;腎屬水,主閉藏,為陰中之陰;脾屬土,居中焦,為陰中之至陰。故《素問·金匱真言論》說:“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經絡系統分陰陽:其中十二正經中有手足三陰三陽經。屬腑而行於肢體外側面的為陽經,一陽分為三陽,因行於上肢與下肢的不同而分稱為手足陽明、少陽、太陽經;屬髒而行於肢體內側面的為陰經,一陰化為三陰,分稱為手足太陰、厥陰、少陰經。奇經八脈中的蹺脈與維脈,行於身之內側者,稱陰蹺、陰維;行於身體之外側者,稱陽蹺、陽維。督脈行於背,有總督一身之陽經的作用,稱為“陽脈之海”。任脈行於腹,有總任一身之陰經的作用,稱為“陰脈之海”。絡脈中分布於體表及身體上部的稱為陽絡;分布於內臟、肢體深層及身體下部的稱為陰絡。
總之,人體臟腑經絡及形體組織結構的上下、內外、表里、前後各部分之間,無不包含著陰陽的對立統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