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等教育文庫:理想的行者(我的教育人生)》簡明生動地記述了王一飛教授,作為一名教師、一名大學校長、一名聯合國官員的跌宕多彩的人生經歷,以及已屆古稀之年的他對人生真諦的反思與感悟。此外,《上海高等教育文庫:理想的行者(我的教育人生)》還收集了他歷年來重要的演講、文章和讀書筆記,較為系統地闡明了他對高等教育、醫學教育改革、大學文化與精神以及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獨特理念、戰略思考及實踐經驗。
基本介紹
- 書名:上海高等教育文庫:理想的行者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頁數:191頁
- 開本:16
- 作者:王一飛
-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13065299, 9787313065292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作者簡介
王一飛教授,1939年11月出生。1962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學院,1967年北京醫學院研究生畢業,長期從事醫學教育與醫學研究。1988~1997年間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校長,1995~2001年間任世界衛生組織(WHO)醫學官員。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顧問,《亞洲男科學雜誌》、《國際生殖健康/計畫生育雜誌》及《中華醫學百科全書——人體組織學與胚胎學分卷》主編。講授的人體組織胚胎學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曾先後發表一百餘篇學術論文及十幾部專著,獲得全國優秀教師、上海市名師及上海市勞動模範等表彰。1995年被授予法蘭西共和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
圖書目錄
跌宕多彩的教育人生
襁褓到總角之年(1939~1949)
加冠之年(1949~1959)
而立之年(1959~1969)
不惑之年(1969~1979)
知命之年(1979~1989)
花甲之年(1989~1999)
古稀之年(1999~2009)
反思與感悟
大學校長的理想與希望
面向21世紀,探索中國高等醫學教育的新模式
對我國衛生事業發展與改革的思考及建議
對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與我國高等教育的幾點思考
醫學科學走向何方——反思與展望(摘要)
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教育改革之我見
與成功有約——對話新世紀的醫學人才
從上好每一堂課談起2006~2008年間的幾次講座
殷殷寄語
始終把能力培養放在首位
競爭奮進振興
為二醫出力為二醫爭光——在美校友的共同心愿
滿懷信心,腳踏實地,堅韌不拔,昂首前進
走向燦爛的明天——慶祝建校四十周年
譜寫二醫發展的第四樂章
任重道遠追求卓越
而今邁步從頭越
要把知榮辱、講文明變成我們的習慣
智慧和人格
附錄
引導年輕人走向醫學前沿——記上海二醫大教授王一飛
熔藝術與醫術為一爐
醫學院校辦學標準與留學生工作
高效促進學科發展的好方法
描繪二醫發展藍圖 提出學校發展十大目標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記王一飛教授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與王一飛教授的對話
後記
襁褓到總角之年(1939~1949)
加冠之年(1949~1959)
而立之年(1959~1969)
不惑之年(1969~1979)
知命之年(1979~1989)
花甲之年(1989~1999)
古稀之年(1999~2009)
反思與感悟
大學校長的理想與希望
面向21世紀,探索中國高等醫學教育的新模式
對我國衛生事業發展與改革的思考及建議
對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與我國高等教育的幾點思考
醫學科學走向何方——反思與展望(摘要)
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教育改革之我見
與成功有約——對話新世紀的醫學人才
從上好每一堂課談起2006~2008年間的幾次講座
殷殷寄語
始終把能力培養放在首位
競爭奮進振興
為二醫出力為二醫爭光——在美校友的共同心愿
滿懷信心,腳踏實地,堅韌不拔,昂首前進
走向燦爛的明天——慶祝建校四十周年
譜寫二醫發展的第四樂章
任重道遠追求卓越
而今邁步從頭越
要把知榮辱、講文明變成我們的習慣
智慧和人格
附錄
引導年輕人走向醫學前沿——記上海二醫大教授王一飛
熔藝術與醫術為一爐
醫學院校辦學標準與留學生工作
高效促進學科發展的好方法
描繪二醫發展藍圖 提出學校發展十大目標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記王一飛教授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與王一飛教授的對話
後記
文摘
進入二醫的第一件事是買一本新的日記本,在扉頁上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躊躇滿志的“豪言壯語”,在我的腦海中似乎已看到數年後穿上白大褂,拿著聽診器的“光輝形象”。
兩所中學為我打下的紮實根基,使我的醫學生涯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出色完成各門必修功課之餘,我還做了3件十分有意義的事:
一是自學英語。20世紀50~60年代的中學教育中,大多學習的是俄語,因此,我在中學學的也是俄語。進入大學後發現浩如煙海的醫學文獻絕大部分是英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掌握英語,就成不了名醫。於是我與兩個志同道合的摯友自發地組織起一個英語自學小組,每天花幾個小時死啃一本英文原版專著,即de Robertis的Geneval Cytology。整整一本巨作從前言到結語,硬是藉助詞典,逐字逐句地閱讀。翻譯、背誦、默寫,足足用了一年,居然通篇讀完了、弄懂了。沒有老師,沒有錄音機,沒有固定的學習時間,靠的是決心、信心與恆心,靠的是刻苦、嚴謹與堅韌,這次自學經歷令我十分難忘。
二是學科整合。我記得de Robertis在Geneval Cytology一書中說過一句至理名言:“現在是分析科學的黃金時代,但又處於下一個綜合科學高峰的前夜。”我反覆揣摩這句話背後的蘊涵。的確如此,我接受的是分析科學體系的傳統醫學教育,先基礎後臨床,把一個完整的人體分成解剖、組胚、生理、生化、病理、藥理、內科、外科……幾十門核心課程分別講授,但人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瞎子摸象”永遠不能認識其全貌。而想真正認識人體,必須將這些相互隔絕的知識與信息加以整合,在此基礎上升華到更高層次的認知與理解。為此,我利用了幾個暑假,把人體分成10個系統,諸如循環、呼吸、消化、生殖等,每個系統準備一厚冊筆記本,將與此系統相關的各科知識重新歸納、整理、重組與演繹,完全靠人手抄寫,繪圖制表,裁剪編輯,終於完成了10餘冊“巨著”。這是我實踐學科交叉整合的真實記載,這些“巨著”我將永遠珍藏。
三是科學研究。十分湊巧的是我就讀的兩所中學的校長都姓“趙”,市西中學的趙傳家校長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勤學好問”,南洋模範中學的趙憲初校長(時任教導主任)教導我們“學而不問不是做學問”。因此不滿足已有的知識,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與探究心是中學教育給予我最大的財富。進入醫學領域以後,我發現未知的遠遠多於已知的,這就更激發了我的求知慾與探索欲,促使我在完成學業之餘,積極投身科學研究。
大學一年級時我在參加下鄉服務後寫了“農村兒童指甲中鉤蟲卵分布的流行調查”的報告;二年級時在老師指導下寫了“胃癌147例病理分型分析”報告;我的生理、藥理及病理生理實驗報告中常常增加一段文獻綜述及結果討論,這一做法曾多次受到表揚;三年級時還組織了一個學生科研小組開展肝性昏迷發生機制的研究。
在這10年中,我遇到了人生中3個重要的轉折,使我想當一名醫生的夢想終成幻影,成為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一是突轉專業。大學三年級時,學校領導突然決定挑選20名出類拔萃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轉到新建的生物物理專業。領導的決定沒有任何迴旋餘地,對於一個渴望行醫者無疑是當頭一棒。然而,一個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就看你從哪個角度去認識。進入生物物理專業,必然壓縮原有的臨床醫學課程,但卻增加了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微分方程、原子物理、醫學電子學及儀器工程等課程,這大大拓寬了我的視野和知識面。生物物理專業是一個全新的專業,由於師資不足、設備匱乏,因此要求我們邊學、邊乾,既做學生又做老師。逼著我親手設計細胞分光光度計,編寫翻譯細胞與發育生物學及生物能學講義,這又大大提高了我的實踐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及創新能力。十幾年後,我反過來覺得這個轉折對我所從事的事業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地位。
二是畢業分配。那個年代無擇業的自由,只能無條件服從組織分配,當時我的成績在班中名列前茅,所以十分希望能到瑞金醫院從事臨床醫學科學研究。由於接二連三的陰錯陽差,非但沒能去醫院,也失去了在病理學(醫學院中介於基礎與臨床的關鍵專業)教研室工作的可能,只能跌落谷底,分配到誰都不願意去的組織胚胎學教研室。我傷心痛哭了整整一個晚上,對前途幾乎絕望。父親的一句話“天涯何處無芳草”,使我破涕為笑,豁然開朗,高高興興地報到,認認真真地做事,兢兢業業地科研。此後,組織胚胎學成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專業領域。
三是赴京深造。兩年的助教生涯,一天也未虛度,我在老教師手把手的指導下,學會做切片、看切片,啃完了幾本國內外的經典教科書;不到兩年居然也能教授大課、指導實驗並開設講座。1964年,我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北京醫學院組織胚胎學錄取為研究生,師從著名的留美留蘇雙博士李肇特教授。大師就是大師,儘管每周只有一次師生交流的機會,且只有一年多的光陰親聆教誨,但他的睿智、氣度和遠見卓識使我欽佩之至。他告訴我,“下一步應當把生化研究中的‘試管’換成‘細胞’,細胞化學將走向科學前沿”,他深刻地指出“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不可能同時精確分析,就像物質的質量與速度不能同時測定,這就是細胞學中的‘測不準定律”’。正當他指導我開始燒傷後結締組織再生機制研究之時,“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把這所有的一切在頃刻間摧毀。
兩所中學為我打下的紮實根基,使我的醫學生涯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出色完成各門必修功課之餘,我還做了3件十分有意義的事:
一是自學英語。20世紀50~60年代的中學教育中,大多學習的是俄語,因此,我在中學學的也是俄語。進入大學後發現浩如煙海的醫學文獻絕大部分是英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掌握英語,就成不了名醫。於是我與兩個志同道合的摯友自發地組織起一個英語自學小組,每天花幾個小時死啃一本英文原版專著,即de Robertis的Geneval Cytology。整整一本巨作從前言到結語,硬是藉助詞典,逐字逐句地閱讀。翻譯、背誦、默寫,足足用了一年,居然通篇讀完了、弄懂了。沒有老師,沒有錄音機,沒有固定的學習時間,靠的是決心、信心與恆心,靠的是刻苦、嚴謹與堅韌,這次自學經歷令我十分難忘。
二是學科整合。我記得de Robertis在Geneval Cytology一書中說過一句至理名言:“現在是分析科學的黃金時代,但又處於下一個綜合科學高峰的前夜。”我反覆揣摩這句話背後的蘊涵。的確如此,我接受的是分析科學體系的傳統醫學教育,先基礎後臨床,把一個完整的人體分成解剖、組胚、生理、生化、病理、藥理、內科、外科……幾十門核心課程分別講授,但人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瞎子摸象”永遠不能認識其全貌。而想真正認識人體,必須將這些相互隔絕的知識與信息加以整合,在此基礎上升華到更高層次的認知與理解。為此,我利用了幾個暑假,把人體分成10個系統,諸如循環、呼吸、消化、生殖等,每個系統準備一厚冊筆記本,將與此系統相關的各科知識重新歸納、整理、重組與演繹,完全靠人手抄寫,繪圖制表,裁剪編輯,終於完成了10餘冊“巨著”。這是我實踐學科交叉整合的真實記載,這些“巨著”我將永遠珍藏。
三是科學研究。十分湊巧的是我就讀的兩所中學的校長都姓“趙”,市西中學的趙傳家校長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勤學好問”,南洋模範中學的趙憲初校長(時任教導主任)教導我們“學而不問不是做學問”。因此不滿足已有的知識,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與探究心是中學教育給予我最大的財富。進入醫學領域以後,我發現未知的遠遠多於已知的,這就更激發了我的求知慾與探索欲,促使我在完成學業之餘,積極投身科學研究。
大學一年級時我在參加下鄉服務後寫了“農村兒童指甲中鉤蟲卵分布的流行調查”的報告;二年級時在老師指導下寫了“胃癌147例病理分型分析”報告;我的生理、藥理及病理生理實驗報告中常常增加一段文獻綜述及結果討論,這一做法曾多次受到表揚;三年級時還組織了一個學生科研小組開展肝性昏迷發生機制的研究。
在這10年中,我遇到了人生中3個重要的轉折,使我想當一名醫生的夢想終成幻影,成為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一是突轉專業。大學三年級時,學校領導突然決定挑選20名出類拔萃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轉到新建的生物物理專業。領導的決定沒有任何迴旋餘地,對於一個渴望行醫者無疑是當頭一棒。然而,一個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就看你從哪個角度去認識。進入生物物理專業,必然壓縮原有的臨床醫學課程,但卻增加了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微分方程、原子物理、醫學電子學及儀器工程等課程,這大大拓寬了我的視野和知識面。生物物理專業是一個全新的專業,由於師資不足、設備匱乏,因此要求我們邊學、邊乾,既做學生又做老師。逼著我親手設計細胞分光光度計,編寫翻譯細胞與發育生物學及生物能學講義,這又大大提高了我的實踐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及創新能力。十幾年後,我反過來覺得這個轉折對我所從事的事業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地位。
二是畢業分配。那個年代無擇業的自由,只能無條件服從組織分配,當時我的成績在班中名列前茅,所以十分希望能到瑞金醫院從事臨床醫學科學研究。由於接二連三的陰錯陽差,非但沒能去醫院,也失去了在病理學(醫學院中介於基礎與臨床的關鍵專業)教研室工作的可能,只能跌落谷底,分配到誰都不願意去的組織胚胎學教研室。我傷心痛哭了整整一個晚上,對前途幾乎絕望。父親的一句話“天涯何處無芳草”,使我破涕為笑,豁然開朗,高高興興地報到,認認真真地做事,兢兢業業地科研。此後,組織胚胎學成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專業領域。
三是赴京深造。兩年的助教生涯,一天也未虛度,我在老教師手把手的指導下,學會做切片、看切片,啃完了幾本國內外的經典教科書;不到兩年居然也能教授大課、指導實驗並開設講座。1964年,我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北京醫學院組織胚胎學錄取為研究生,師從著名的留美留蘇雙博士李肇特教授。大師就是大師,儘管每周只有一次師生交流的機會,且只有一年多的光陰親聆教誨,但他的睿智、氣度和遠見卓識使我欽佩之至。他告訴我,“下一步應當把生化研究中的‘試管’換成‘細胞’,細胞化學將走向科學前沿”,他深刻地指出“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不可能同時精確分析,就像物質的質量與速度不能同時測定,這就是細胞學中的‘測不準定律”’。正當他指導我開始燒傷後結締組織再生機制研究之時,“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把這所有的一切在頃刻間摧毀。
後記
人類社會幾千年得以綿延不斷並生生不息的基礎之一是教育。構想一下,若沒有教育,人類的知識探索鏈就會斷裂;若沒有教育,人類社會的文明就不可能傳播與共享。在我看來,三尺講台雖小,但它傳承過去,又連線未來。站在三尺講台上傳授知識,培養人才。站在三尺講台上,啟迪思維,激勵創新。每一個教師都是一個擺渡者,一個引路人,每一個教師在攀登科學高峰的同時都捨得把自己的肩膀作為科學人梯上一個堅實的台階,讓莘莘學子踏著這個台階向著更高的山峰登攀。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與民族才會迎來人才輩出的嶄新局面,人類社會才有了可持續發展的無窮無盡的動力與源泉。
我是1957年跨入大學的大門,一直至今,已超過半個世紀,現在仍然生活在大學的校園內。應該說我的大半輩子的人生經歷都奉獻給了大學。十年大學校長的生涯更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完成大學的兩大使命的同時,必須在更高及更深的層次上思索另外兩個重要命題,即大學應當成為一個思想庫(Think-Tank),以及大學得以生存與綿延不息的基礎是大學的文化與大學的精神,這才是大學靈魂的精髓與核心。
在本書的編撰過程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黨政領導給予很大的幫助與熱切的關懷,黨辦、校辦、宣傳部、學報編輯部及檔案館的各位同仁也給予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致以衷心的感謝。我還要特別感謝與我合作共事多年的田一飛同志,她的認真細緻與精益求精,使我深受鼓舞。
我是1957年跨入大學的大門,一直至今,已超過半個世紀,現在仍然生活在大學的校園內。應該說我的大半輩子的人生經歷都奉獻給了大學。十年大學校長的生涯更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完成大學的兩大使命的同時,必須在更高及更深的層次上思索另外兩個重要命題,即大學應當成為一個思想庫(Think-Tank),以及大學得以生存與綿延不息的基礎是大學的文化與大學的精神,這才是大學靈魂的精髓與核心。
在本書的編撰過程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黨政領導給予很大的幫助與熱切的關懷,黨辦、校辦、宣傳部、學報編輯部及檔案館的各位同仁也給予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致以衷心的感謝。我還要特別感謝與我合作共事多年的田一飛同志,她的認真細緻與精益求精,使我深受鼓舞。
序言
教育猶如奔騰的長河,前浪不止見後浪,奔騰向前;教育猶如無際的大海,寬闊無垠而深邃,厚積薄發;教育又如連綿的山脈,高峰之外是峻岭,層層攀升……上海的高等教育承先人之傳,又在近百年間發展、提升。如今,一個嶄新的、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已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老一輩人都知道,以前能進入上海高等學府深造的人,堪稱鳳毛麒角。而到了2005年上海已擁有63所普通高等院校,52萬青年才俊藉此深造成才;以前我國自行培養的研究生寥若晨星,如今上海在校研究生已超過8萬人;以前上海企事業單位中高中畢業生是少之又少,如今在各行各業,學士、碩士、博士畢業生挑起了上海飛速發展的重擔……
30年不過彈指一揮間,其間有難以計數的家庭因為教育而改變了命運;有難以計數的學生得以在知識的宮殿里增知成才;又有難以計數的青年學人引領著時代的創新潮流……上海的高等教育撐起了一方發展的萬年基石,莘莘學子以驕人的業績開闢了一個又一個嶄新天地。因為高等教育,上海變得更強了。在這輝煌的30年中,各界志士仁人、萬千辛勤園丁思考、探索、創新、追求、奉獻,付出了許多許多。
為了總結30年來上海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所取得的豐功偉業,為了謳歌廣大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開拓進取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上海高等教育學會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集結業內有識之士編輯了《上海高等教育文庫》。本文庫分成兩大部分:一是《上海高等教育文庫·改革發展篇》,二是《上海高等教育文庫·領導篇》。
在《上海高等教育文庫·改革發展篇》中,我們記錄了上海高等教育在辦學體制改革、管理體制改革、經費投入體制改革、招生和就業制度改革、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以及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等方面勇於探索,善於創新,堅持發展的歷程。這裡雖然談不上槍林彈雨、隆隆炮聲,卻也有驚心動魄、戰旗獵獵。正是不斷地改革與創新,把“不可能”變成了現實,上海高等教育才攀上了新的高峰;正是不斷地改革和創新,上海的濟濟人才才得以顯山露水開始新的人生。
《上海高等教育文庫·領導篇》,則展示了一大批高校原書記、校長的風采。這批改革開放的時代弄潮兒,曾站在高校改革、開放的風口浪尖上,不畏困難,勇於改革,堅持創新,在艱難中改天換地;他們從國小到大學不斷成長,並從一名普通青年教師到大學領路人的歷程也耐人尋味;他們都曾備嘗常人難以理解的磨難,他們也盡情享受過成功的喜悅。他們以自己深邃的思想、淵博的學識、高尚的情操和作為一個團隊領軍人物的氣度、風範,寫就了一段美麗的人生!
雖然一部《上海高等教育文庫》難以書盡改革開放30年來上海高等教育改革的全部,縱然窮盡濃墨重彩也難以涵蓋30年來上海高等教育改革之精華,我們依然願意作出這掛一漏萬的努力,用圖書的形式保留住上海高等教育的傳家之寶,為的是讓當事人記下這段歷史,讓後來者銘記這段歷史。
願《上海高等教育文庫》年年添新作,願上海高等教育之樹常青!懷著敬慕和激動之心,寫此以為總序。
上海市高等教育學會會長
張偉江
2008年8月8日
老一輩人都知道,以前能進入上海高等學府深造的人,堪稱鳳毛麒角。而到了2005年上海已擁有63所普通高等院校,52萬青年才俊藉此深造成才;以前我國自行培養的研究生寥若晨星,如今上海在校研究生已超過8萬人;以前上海企事業單位中高中畢業生是少之又少,如今在各行各業,學士、碩士、博士畢業生挑起了上海飛速發展的重擔……
30年不過彈指一揮間,其間有難以計數的家庭因為教育而改變了命運;有難以計數的學生得以在知識的宮殿里增知成才;又有難以計數的青年學人引領著時代的創新潮流……上海的高等教育撐起了一方發展的萬年基石,莘莘學子以驕人的業績開闢了一個又一個嶄新天地。因為高等教育,上海變得更強了。在這輝煌的30年中,各界志士仁人、萬千辛勤園丁思考、探索、創新、追求、奉獻,付出了許多許多。
為了總結30年來上海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所取得的豐功偉業,為了謳歌廣大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開拓進取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上海高等教育學會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集結業內有識之士編輯了《上海高等教育文庫》。本文庫分成兩大部分:一是《上海高等教育文庫·改革發展篇》,二是《上海高等教育文庫·領導篇》。
在《上海高等教育文庫·改革發展篇》中,我們記錄了上海高等教育在辦學體制改革、管理體制改革、經費投入體制改革、招生和就業制度改革、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以及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等方面勇於探索,善於創新,堅持發展的歷程。這裡雖然談不上槍林彈雨、隆隆炮聲,卻也有驚心動魄、戰旗獵獵。正是不斷地改革與創新,把“不可能”變成了現實,上海高等教育才攀上了新的高峰;正是不斷地改革和創新,上海的濟濟人才才得以顯山露水開始新的人生。
《上海高等教育文庫·領導篇》,則展示了一大批高校原書記、校長的風采。這批改革開放的時代弄潮兒,曾站在高校改革、開放的風口浪尖上,不畏困難,勇於改革,堅持創新,在艱難中改天換地;他們從國小到大學不斷成長,並從一名普通青年教師到大學領路人的歷程也耐人尋味;他們都曾備嘗常人難以理解的磨難,他們也盡情享受過成功的喜悅。他們以自己深邃的思想、淵博的學識、高尚的情操和作為一個團隊領軍人物的氣度、風範,寫就了一段美麗的人生!
雖然一部《上海高等教育文庫》難以書盡改革開放30年來上海高等教育改革的全部,縱然窮盡濃墨重彩也難以涵蓋30年來上海高等教育改革之精華,我們依然願意作出這掛一漏萬的努力,用圖書的形式保留住上海高等教育的傳家之寶,為的是讓當事人記下這段歷史,讓後來者銘記這段歷史。
願《上海高等教育文庫》年年添新作,願上海高等教育之樹常青!懷著敬慕和激動之心,寫此以為總序。
上海市高等教育學會會長
張偉江
2008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