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玉琮,公元前31世紀---前22世紀 琮為陽起石琢制,高5.6厘米,乳白色隱現淡綠斑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玉琮
- 館藏地點:上海博物館
- 出土時間:1984年
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玉琮,公元前31世紀---前22世紀 琮為陽起石琢制,高5.6厘米,乳白色隱現淡綠斑紋。
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玉琮,公元前31世紀---前22世紀 琮為陽起石琢制,高5.6厘米,乳白色隱現淡綠斑紋。玉琮良渚文化 公元前31世紀---前22世紀 琮為陽起石琢制,高5.6厘米。乳白色隱現淡綠斑紋。短方柱形,琮面似在...
現藏上海博物館,1984年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高5.6厘米。為陽起石琢制,乳白色隱現淡綠斑紋。琮面雕出四個角尺形凸塊,中部有一條橫槽,將凸塊分為上下兩節。以四角為中線,各刻一神像。上節在兩條平行的橫...
矮方柱形玉琮 高 5.6 厘米 ,射徑 8.7~ 9 厘米 ,福泉山遺址出土。禮器。 乳白中隱現青綠色, 矮方柱形。琮面凸出四個角 尺形方座,座上以一條橫槽將凸面分為上下兩節,並以四角為中線向兩側對稱展開紋飾。上節在兩條...
福泉山遺址位於上海市青浦區重固鎮西側,東臨通波塘,西靠堰西港,南依山涇港、莊涇港,地勢低平,海拔3.3米,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福泉山遺址於1957年被發現,於1962年開始發掘,於20世紀80年代開展大規模...
一類未沁前可以上海福泉山9號墓出土的那件玉琮為代表,湖綠色,若迎檯燈光或貼外壁打亮手電,光線能完全透過。微沁而未完全失透的有反山12號墓出土的玉鉞,瑤山2號墓出土的冠狀飾等,檯燈光或手電光能部分透過。上述兩種狀況的仿製品...
現發掘資料和出土文物陳列於上海博物館、青浦博物館,其中有些珍品還遠赴美國最聞名的大都會博物館和德國漢堡展出。考古學家在福泉山西北一方5.3米高的深坑裡還發現了一大方夾著各種文化土層色澤的壁面,猶如一幅新石器時期以來由原始社會...
1962年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地點。[福泉山古文化遺址全景][福泉山遺址第一次發掘全景][福泉山良渚文化大墓出土的玉琮(上) 玉璧(中) 玉鉞(下)][福泉山良渚文化大墓出土的陶器自左至右:雙鼻壺、闊把壺、魚鰭足鼎、高柄罐、刻劃...
該層共分“四千年前的上海人”、“三千年前的上海人”和“餘韻曼衍”三大部分,以良渚文化為重點,通過復原福泉山、良渚文化祭祀和治玉場景,利用多媒體手段,展出福泉山等遺址出土的玉、陶、石器等精美文物三百餘件。文化活動 青浦...
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璧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文物簡介 璧是上古時代祭祀用的重要禮器,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器中尤為多見。此璧由淡綠色透閃石琢制而成,間有深綠色和薑黃斑紋。素麵無紋,表面拋光。中間圓孔是雙面對鑽而成,器表留有...
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鳥是新石器時代文物。文物介紹 鳥 鳥 這是一件良渚文化時期的精美玉器。整體作鳥形,乳白玉色。鳥尖喙上揚作鳴叫狀,鳥尾上翹。鳥目以一透雕小孔代替,又可系掛,淺刻細線象徵羽毛,寥寥數刀就已刻畫出小鳥栖息時...
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神像飛鳥紋玉琮,湖綠色,玉質晶瑩,有透光性。在琮體四面分別琢出一組神人獸面紋,即良渚先民崇拜的神像。其四角有四隻飛鳥,為神像的使者。玉琮是史前時期祭典和斂葬的重要禮器。2.新石器玉琀 玉琀...
裝飾手法是以玉琮凸出的轉角為中線,轉角的兩面對稱地飾著表示眼、鼻、嘴的凸面和線紋。如以上海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獸面紋玉琮為例,這件玉琮呈外方內圓的短筒形,以轉角為中線,用減地法琢出四塊微凸的方形面,在方形面...
寺墩M3出土的33件玉琮中,也有M3:5等屬此種形式。第五種形式的琮,橫截面近正方形,轉角等於或接近90°,但玉琮高度大於射徑,即所謂的高節琮。此種琮在墓葬中的出土部位也較複雜,亭林M16:17九節高琮出在死者胸部,福泉山M40:...
最早的鳥紋發現於新石器時代,如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確的鳥紋。鳳是羽飾和鳥冠化麗的理想中的神鳥,甲骨文中鳳字的構形也有這個特點,其他有種種長短尾、有冠、有角或鷹鷙、鴞梟等鳥類。鳳紋除了華麗的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