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子儀表工業志》是於1999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福祥。本志記敘了上海電子儀表工業發展的歷史。記述時限上溯行業的發端,下限到1990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上海電子儀表工業志
- 創作年代:1999年
- 作者:秦福祥
-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目錄,電子整機行業,
目錄
序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編電子整機行業
第二編電子元器件行業
第三編儀器儀表電子
第四編電子計算機行業
第五編管理
第六編科技
第七編教育
第八編職工
第九編黨派、群團
第十編人物
編後記
上海儀表電子工業志編纂審定驗收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電子整機行業
概述
清光緒七年(1881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電報分局,開辦電報業務。光緒二十八年,兼辦電話業務。光緒三十四年,清政府於吳淞獅子林和崇明各建一座長波無線電台,用於收發電報。
民國6年(1917年),中外合辦的中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設廠,生產有線電通信設備。民國12年,上海開始設立無線電廣播電台,市場上出現了進口的收音機。翌年,蘇祖國等人開設國內首家民族資本的亞美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於民國24年生產國內第一台亞美牌1651型五燈中波超外差式收音機。20世紀20年代中期,上海先後出現了一批從事有線電、無線電器材維修和製造的作坊式工廠,員工不多,設備簡陋。同時,國民政府開辦了具有一定規模的上海無線電機製造廠、上海電信機械製造廠,主要生產無線電通信設備。由於連年戰亂,加上官僚資本企業的壓迫和外國產品的傾銷,上海的民族電訊製造業陷入困境。至上海解放前夕,電訊工廠紛紛倒閉,或棄工經商。全市從事收音機及其零件製造的工廠僅7家,有32家有線電工廠處於停工和半停工狀態,另有幾家小廠從事無線電通信設備維修業務。
上海解放初,電訊製造業仍處於困難境地。國家在政策上扶植私營電訊企業,通過加工、訂貨、收購、貸款等方式,幫助這些企業擴大生產和銷售,使生產逐步得到恢復。至1949年底,上海電訊製造業有工廠189家,職工3990人,工業產值1034萬元。
1951~1952年,一批國營電訊工廠相繼建立,其中,上海無線電廠主要生產通信機、歸航機;華東郵電器材廠生產發報機、收訊機;上海有線電廠生產電話機、電話交換機;華東人民廣播器材廠生產電子管收音機、擴音機等。同時,鐘聲電器工業社生產出鋼絲錄音機。1953年起,國家加強對私營電訊企業領導和改造,逐步納入國家資本主義軌道,從而促使廠房擴大,管理改善,生產增加。至此,上海生產的通信設備基本上能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的需要。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為保障中國人民志願軍通信器材的供應作出了貢獻。
1956年,上海電訊製造業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將原有企業裁併改組,按產品相似、工藝相近原則,劃歸各中心廠管理。同時,成立上海市電訊電器工業公司,統一管理無線電、有線電、電燈泡、日用電器、膠木、蓄電池6個製造業,轄有工廠1031家,從業人員11740人。此後,生產有了較大發展,並陸續開發出一批新產品,重要的有電子管黑白電視機、電晶體汽車收音機、電子管磁帶錄音機、套用電視等。擴音機和音響播控設備有所發展。有線電通信設備從材料、元件到整機一般能齊套生產。
1960年,在上海市人民委員會統一部署下,將輕、紡工業中部分工廠支援電訊工業,改建成上海無線電二、三、四廠,上海電訊器材廠等骨幹企業,先後經過兩次行業性經濟改組和結構調整,以有線電和無線電為主體的電訊製造業初步形成。在此期間,上海郵電系統的上海通信設備廠、上海電話設備廠,機電系統的上海有線電廠,鐵路系統的上海鐵路通信工廠,均是生產通+信設備的骨幹企業。至1965年,上海電訊製造業初具規模,有收音機、擴音機、錄音機、電話機、電話交換機、通信機等門類產品。雷達設備從1964年開始研製和生產。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上海電子整機行業生產遭到衝擊,管理制度大部分廢除。但是,隨著軍工任務增加,以及電視、半導體器件、雷達業的先後興起,上海電子整機行業在這些領域有了迅速發展。為貫徹1970年全國電視專業會議精神,成立了上海電視會戰辦公室,組織9個局、100多家單位協作攻關,共同發展電視工業。23厘米電晶體黑白電視機,49厘米(19英寸)電子管、電晶體混合式彩色電視機,47厘米電晶體彩色電視機相繼試製成功。1973年起,上海組織了由上海無線電十八廠牽頭的電視機聯合設計小組。1975年完成了聯合設計產品的技術鑑定。從而使電視機生產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在1977年全國黑白電視機質量評比中,滬產黑白電視機榮獲前三名。雷達設備,由1家逐步擴展到9家企業生產,由4個品種發展到23個品種,艦船用導航雷達形成系列。通信機品種由7種發展到44種,從三級機發展到二級機,從長、短波發展到全波段,及時滿足了軍事通信多方面的需要。
1981年,上海市電視和電子設備兩家工業公司合併,組成上海市廣播電視工業公司,轄有44家企事業單位,職工41237人。集中了“凱歌”、“飛躍”、“金星”、“紅燈”、“上海”、“春雷”、“海燕”七大名牌商標的產品,其電視機、錄音機、收音機產量分別占全國總產量的35%、30%、12%。80年代初,該公司以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為契機,全面提高行業的生產技術水平。1980~1985年,平均每年投產的新產品達60餘種。生產中採用新技術、新器件、新工藝、新材料,並建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至1985年,電視機、錄音機、收音機產品實現了全面更新換代,基本上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專業化生產和協作體系。1986年起,上海廣播電視製造業普遍確立了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目標,各廠確定了管理、技術、質量上的趕超目標和措施。廣播電視產品加快了國產化步伐,其中彩色電視機國產化程度達90%以上,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15000小時以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進入80年代,上海通信設備製造業發展較快。有關工廠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微電子、數字通信、光纖通信等新技術,組織力量開發了多種新型通信設備,其中有程控用戶電報交換系統、國際電話半自動對端設備、新型中英文電傳打字機、高速數字傳真機、數據和廣播電視光纖傳輸系統等,這些產品都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80年代初,國家對上海地區緊縮軍工雷達生產。爾後,軍民兩用的艦船用導航雷達仍有一定發展,產品逐步向高可靠、高集成化、數位化、智慧型化技術發展。
1990年末,上海廣播電視製造業擁有整機和配套廠194家,主要產品有電視機、錄音機、收音機、錄像機、投影電視、音響播控設備、廣播電視發射差轉設備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該製造業的整體優勢有所削弱,電視機、錄音機、收音機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下降為6.5%、1.7%、6.8%。通信設備製造業主要由儀電、郵電、航天工業系統有關單位構成,有生產企業54家。產品門類比較齊全,很多新興技術都有所發展。雷達製造業有生產企業和研究所6家。雷達生產經歷了仿製—自行設計—消化創新階段,由單一品種發展到6大類51個品種,包括大、中、小各型艦船用導航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