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研究中心,於2019年6月14日在上海揭牌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
- 成立日期:2019年6月14日
- 機構隸屬:中國科學院、上海市政府
- 機構職能:量子科學研究
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研究中心,於2019年6月14日在上海揭牌成立。
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研究中心,於2019年6月14日在上海揭牌成立。成立背景量子科技是當今世界重要的前沿科技領域之一。上海要把推進量子科技發展放在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位置,努力成為量子科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上海中科大量子工程卓越中心)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上海創辦的一所新型研究院,經中國科學院批准,上海研究院的發展已經納入中國科技大學未來十年的發展戰略規劃。研究院以"追隨智慧、崇尚創新"為理念,以"領導先進科技、培養頂尖人才"為宗旨,堅持走國際化、產學研一體化新路,實現體制創新和...
郭楚 郭楚,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人員。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18日下午,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舉行的全球超級計算大會(SC21)上,國際計算機協會(ACM)將2021年度“戈登貝爾獎”授予中國超算套用團隊,郭楚在列。
上海交通大學維爾切克量子中心是上海交通大學於2017年夏季最新成立的理論物理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維爾切克量子中心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並得到李政道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定位為世界一流的理論物理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維爾切克量子中心已有正教授3人,國家外專局高端外國專家4名,其中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人...
上海市高原學科:數學、物理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根據2021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7個國家級與省部級科研平台,3個上海市創新團隊。上海市創新團隊:智慧型運載中的數學理論與方法、超導量子科學技術在智慧型運載中的套用、新一代智慧型運載裝備動力電源:氫能燃料電池創新團隊 科研機構:上海大學-索朗光伏材料與器件R&D...
中國科學院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實驗室創建於1989年,創始人為王育竹院士。.工作目標 揭示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的量子現象,發展及其在高科技中的套用。在國際競爭中爭得自己得一席之地,建成具有一流設備的量子光學研究基地和培養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的中心。研究成果 自79年起,實驗...
中國科學院冷原子物理中心是2003年由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與上海光機所聯合發起組建的,由武漢基地(依託于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上海基地(依託於量子光學院重點實驗室)組成。中心成立以來,始終堅持開放、流動的原則,積極促進國內外合作與交流,吸引優秀的客座科研人員及青年科學家來中心開展短期工作,...
3. 200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4. 2003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5. 2004年入選“新世紀千百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6. 2004年在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終期評審獲得“優秀”7. 2005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8. 2010年獲上海市“僑界十傑”稱號 研究領域 長期從事半導體量子阱、超晶格的生長和光學性質,特別是自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要從事科學和技術基礎研究,為原始創新的源頭,本著“有限目標,重點突破”的原則,對有希望實現可擴展量子信息處理的幾類物理系統開展系統性的前沿基礎研究,並不斷開拓新的量子前沿交叉研究方向。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等協同創新單位一方面...
現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九三學社安徽省委副主委、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上海市青年聯合會第十三屆副主席。陸朝陽於2000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本科畢業後被保送至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部就讀;2008年碩士畢業後赴英國留學;2011年獲得英國劍橋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後回國進入中國...
2022年11月4日,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國際創新協同區,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啟用,海智國際研發社區揭牌,本次揭牌將聯通世界的科學創新港,滿足國家重特大需求,聚焦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積體電路、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學等世界科技前沿領域,為“最先一公里”優勢轉化為“最後一公里”的發展賦能。世界頂尖...
2017-01--現在 中國科學院大學卡弗里理論科學研究所, 所長 2021-05月--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 學術院長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凝聚態物理理論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課題及展望:二維系統中 Majorana 零模及其性質;二維量子自旋霍爾效應實驗的理論解釋和預言;高溫超導的基本理論。主要貢獻 張富春教授長期從...
積體電路、新材料、量子科技等領域,匯聚國內外頂尖資源,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資金鍊、人才鏈、服務鏈、政策鏈等,產出更多創新成果,通過深度培育與金融支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孵化高科技企業,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一流科技創新平台,服務臨港新片區產業創新發展,助力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1987年—1995年,潘建偉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先後獲學士、碩士學位;1996年,赴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8];1999年,獲維也納大學博士學位;1999年—2001年,在維也納大學實驗物理所從事博士後研究;2005年,任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研究部主任;201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8-11~現在,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研究員/課題組長/研究室副主任 2011-05~現在,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研究員/課題組長 2006-06~2011-04,德國地學研究中心GFZ, Research Scientist 社會兼職 2015-01-01-今,中國科學院大學, 崗位教授 2014-12-30-2023-09-01,上海市地球物理學會, 常務理事 2012-...
1990年12月,博士畢業後留所工作,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高分專項航空系統副總設計師。1995年,晉升為研究員;同年,受聘為博士生導師。2008年1月,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副院長兼黨組副書記。2015年12月,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黨組書記、副院長。2016年8月,全球首顆量子科學...
( 12 ) 過渡金屬離子濃度漸變摻雜硫化鋅或硒化鋅及其製備方法, 發明, 2014, 第 3 作者, 專利號: CN201410126661.9 ( 13 ) 一種氟化物作為燒結助劑的摻釹釔鋁石榴石透明陶瓷的製備方法, 發明, 2014, 第 2 作者, 專利號: 201410041204.x ( 14 ) 量子點摻雜的磷酸鋁介孔玻璃納米複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
朱靜,女,1938年10月10日出生於上海,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62年朱靜從復旦大學畢業後,進入冶金部鋼鐵研究總院從事科研工作;1980年至1982年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進修;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6年進入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1989-2004年期間參與了中科院上海技物所承擔的機載成像光譜儀等光學載荷的研究,2004年起從事衛星及相關技術的研究,先後參加並負責了多項衛星關鍵技術攻關幾衛星的研製,2004-2008年期間擔任神舟7號伴隨衛星總設計師,2009-2013年期間擔任CX-3號衛星總指揮,2008-2016年期間擔任量子科學衛星總設計師,2011-2015年期間...
2020-03~現在,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研究員(二級)社會任職 2021-12-27-2025-12-26,上海感測技術學會, 副理事長 2021-11-13-2024-11-13,山東大學, 兼職博導、碩導 2021-09-01-2024-09-01,上海大學微電子學院, 兼職博導、碩導 2021-01-01-2025-12-31,先進紅外材料及器件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
1994年中科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獲理學碩士學位。1997年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博士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1999~2000年在瑞典表面化學研究所做訪問學者。2002~2004在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關西中心JSPS研究員。2005年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參加工作。承擔項目 1.2019-2022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研計畫項目:納米光...
黃合良,男,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祖沖之號”量子計算優越性實驗理論工作負責人,現擔任河南省量子信息與量子密碼重點實驗室副教授,曾職於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主要成就 一、戈登貝爾獎 2021年。當地時間11月18日下午,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舉行的全球超級計算大會(SC21)上,國際計算機協會(ACM)將2021...
正式揭曉。之江實驗室聯合清華大學、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等單位研發的神威量子模擬器獲此獎項。2022年5月,之江實驗室智慧型計算研究院智慧型超算研究中心被授予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2022年5月,入選浙江省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單。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歷任主任 歷任黨委書記 ...
舒嶸,男,1971年4月出生於上海市,籍貫浙江溫嶺,漢族,博士研究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兼第二研究室主任、中國科學院空間主動光電技術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中心骨幹研究員,上海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郁昱,1981年6月出生,九三學社社員,理論密碼學家,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約翰·霍普克羅夫特計算機科學中心執行主任。郁昱於2003年從復旦大學計算機系畢業;2006年獲得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在比利時魯汶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11年回到中國,進入華東師範大學工作,之後轉到清華大學交叉信息...
姚建銓,1939年1月29日出生於上海,籍貫江蘇省無錫,雷射與非線性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雷射與光電子研究所所長,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名譽院長。1965年姚建銓從天津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並留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導師;1980年作為國家公派的訪問學者,前往美國史丹福大學...
1996-04--1999-03 日本國立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 理學博士 工作經歷 1992-07~1995-12,中船總公司707所, 工程師 1999-04~2001-03,日本東京學芸大學, 博士後研究 2001-04~2004-03,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光量子科學研究中心, 博士後研究 2004-04~2017-04,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17...
馬余剛,男,漢族,1968年3月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核物理學家。現任復旦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馬余剛於1989年從杭州大學物理學系畢業;1994年獲得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博士學位,之後留所工作;1997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1999年入選“...
2015年12月起任研究員。歷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熱工計量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納米新材料計量研究所副所長、前沿計量科學中心(生命科學計量研究所)副主任、主任。2020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任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基本物理常數任務組成員,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