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造紙志》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上海造紙志》編纂委員會。本書主要介紹了造紙產業在上海發展的歷史以及相關的經營、管理、科研、教育、職工、黨群、對外交往等方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造紙志
- 第一章:發展史略
- 第二章:產品
- 第三章:廠房設備
目錄,步階段,
目錄
序 凡例
概述 大事記
第四章生產技術
第五章原輔材料
第六章經營
第七章管理
第八章科研
第九章教育
第十章職工
第十一章黨群
第十二章對外交往
第十三章企業
第十四章傳略、名錄
第十五章文獻
編後記
編纂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步階段
19世紀70年代,鉛印技術發展,上海出現外商印刷廠。中國傳統手工紙紙質疏鬆,無法適應,洋紙進口,遂成為不可抗禦之潮流。粵人曹子撝(上海侯選同知)和鄭觀應(近代改良主義者)力圖挽回利權,提出“以商戰對商戰”的對策,主張發展製造工業,擬在上海創辦機器造紙廠。在送交李鴻章的申辦報告中說:“竊查閱海關年結,洋紙入口日多,紙之材料細者出自舊絮、破布,粗者出自稻草、樹皮,皆用機器、藥水搗爛而成,到處可設,亟應仿辦也。……茲有招股章程寄來,乞憲恩批准,俾即選匠定機擇地建廠,亦塞漏卮之一端也。”報告被批准後,曹子撝、鄭觀應、唐景星、李秋坪等社會名流集銀15萬兩,派作1500股,每股100兩,一次收足,並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破土建廠。這在當時是項較大的投資,頗受社會重視。光緒八年(1882年)8月9日出版的《益聞錄》曾作如下的報導:“本埠現有華商鳩合巨資擬設紙廠一所,已聘定美國某西人綜司其事,一切作紙工具皆用火槍機器。”廠址在楊樹浦(今天章記錄紙廠),占地12畝余,購置英國萊司城厄姆浮士頓公司1877年出品多烘缸長網造紙機1台,有76英寸×48英寸烘缸8隻,以及1英尺×2英尺鍋爐4座,蒸鍋4隻,還有切布機、軋竹機等設備。在美籍歐人托馬斯J華特茨負責下建造,光緒十年竣工,12月正式出紙。廠名為上海機器造紙局。該廠採用破布等為原料,製造洋式紙張,日產2噸。有中國工人100名,西人1名。開業後,機器運轉不正常,並受到日貨傾銷的影響,以致第一年4個月就虧損8400餘兩,第二年虧損22000餘兩。以後雖轉變生產方向,改產仿中國連史紙、毛邊紙等一類產品,光緒十三年(1887年)還在寧波江廈開設分局,擴大銷售網點,然仍無起色,虧損如前。到光緒十六年(1890年),已淨虧116900餘兩。上海機器造紙局在連年虧損的情況下,被迫於光緒十八年宣告停產。3月22日經理登報邀請股東開會,商討企業前途,然無一股東赴會。4月26日公開登報拍賣企業,7月9日有西人地亞士以87500兩價銀買下上海機器造紙局。此舉引起股東不滿,在8月7日《申報》上聯合發表聲明:“公啟者,昨閱《申報》登上海紙局易主一節,殊為駭異,該局本奉李傅相批准集股,開設已將十年,不獨官利分文未付,及未將虧折情況稟明傅相,知照股東,今忽易主,豈非私相授受。為此聲明,必須舊股議有端倪,方可交割,以免後論。”面對出賣造紙局引起的爭議,經上海道委通知韓志鵬設法贖回,並由何瑞棠、韓山曦、朱培初三人出資經營,改廠名為倫章機器造紙局。
[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的上海機器造紙局門樓]
倫章造紙局自清光緒十八年生產經營後,並無起色。光緒二十九年11月27日,何瑞棠、韓山曦拆股退出。企業由洋商克拉克經手拍賣與朱培初。光緒三十年朱培初邀請應桂馨投資,雙方合股經營。後因應、朱意見不洽,應亦退出。光緒三十三年11月6日起,倫章造紙局歸朱培初單獨經營,但仍虧折很多。清宣統元年(1909年),華洋各商指控朱培初虧空巨款,朱遭扣押,廠產交寶和洋行拍賣,因標價太高,無人承買。在債權人中以虞洽卿受押最多,計7萬兩,迄拍賣時連同利息已達8萬餘兩。其後就由虞洽卿轉押予四明銀行。停產多年後,民國4年(1915年)由劉柏森租賃倫章造紙局。次年,劉出資收購倫章廠股票,並以股東身份贖回產權,改名寶源造紙廠。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以英商耶松洋行為主,集合俄商道勝銀行,法商立興洋行,美商茂生洋行等4家外商,與中方合股參與在浦東陸家嘴創設華章造紙公司,並在香港立案,註冊資金45萬兩,派作4500股,每股100兩。光緒二十五年八月十八日(1899年9月22日)該公司在《申報》刊登招股廣告,說明4500股中的3250股已由各方認購,餘下1250股在上海、香港、神戶、橫濱、天津、牛莊、旅順等地公開招募。共招集到4557股。公司的基建安裝工程由日本技師大川平三郎設計,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開車出紙。該廠規模較大,擁有美國製造的單烘缸、雙烘缸、多烘缸長網造紙機各1台及打漿機8部,14英尺蒸球2隻,鍋爐4座等。產品以破布為原料仿造手工連史紙為主,兼以稻草製造有光紙,日產11噸。廠內管理生產的工頭10名,均為日本人,工人約300人。開業第一年即有盈利,並且從光緒二十七年至三十二年逐年增長。光緒三十二年盈利24.5萬元,盈利率達28.95%。
可是好景不長。光緒三十三年,江浙兩省人民開展“收回滬杭甬鐵路權利”鬥爭,抵制英貨。華章廠開始陷入困境,在光緒三十三年至宣統元年(1909年)三年中虧蝕累累,廠產多數抵押於道勝銀行,從此該廠完全處在俄國資本控制之下。後因資本家之間矛盾加深,就在民國4年(1915年)將廠產出賣給日商三菱株式會社。日商接辦後,添置了部分設備,並安排1~3號機分別生產連史紙、有光紙和英美菸草公司訂貨的招貼紙。此時,在紙漿配料中搭用部分進口的日本木漿,生產有所起色。民國8年“五四”運動興起,抵制日貨浪潮高漲,華章廠的產品無人購買,民國9年2月日商將廠產出賣給劉柏森。劉柏森即將倫章和華章兩廠合併,設立股份有限公司,並把設在楊樹浦路的倫章廠定名為寶源紙廠西廠,設在浦東陸家嘴的華章廠定名為寶源紙廠東廠。
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委任四品候補京堂龐元濟在高昌廟日暉橋籌辦龍章造紙公司。龐會同嚴子均招得商股38萬兩,清政府撥出6萬兩,作為官股,同時享有免稅的優惠。同年秋天建廠工程開始,設計監造都由日本王子製紙株式會社崛越壽助擔任。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5月開車出紙。龍章廠占田60畝,主要設備有:美制100”多烘缸長網造紙機2台,備有直徑96”烘缸1隻及直徑48”烘缸13隻。其他設備有1200磅打漿機14隻及14英尺蒸球2隻,並有1000千伏安發電機1座,自行發電。每日產量10噸。主要產品為摹仿手工紙的連史紙。原料以破布為主,兼用部分木漿和稻草,按照紙張的品質以字號分等級。最好為頂字元字,主要供綢緞店包紮商品;其次為祥字特字,一般為糊牆壁和窗戶之用;再次為余字止字,一般用作信封襯紙及書畫書籍的裱坯。銷售地區以北方為主。全廠職工400餘人。龍章廠在建廠期間,支出股息和借款利息總計虧損13萬數千兩。光緒三十三年開業後,又值洋紙大量進口,業務困難,繼續虧折5萬餘兩。到光緒三十四年已積虧高達189033兩。宣統元年召開股東大會,決議:(1)老股每股100兩折半作為50兩,(2)添招新股20萬兩,每股50兩,調整後的資本總額為453000兩。通過老股折半彌補積虧,增加新股以資周轉,遂得以渡過危機。由於從日本進口的洋連史紙的傾銷,該廠在一個很長的時期里僅能維持而已。上海近代造紙工業在長達40多年時間裡,僅上述3廠不斷改組與更易業主,而無新建紙廠。
隨著製造工業與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市場對紙及紙板的需求日殷。民國13年王叔賢集資40萬元開設竟成造紙廠,以26萬日元從日本購得72”多烘缸板紙機1台,生產黃板紙與灰板紙,年產量4500噸。工人120人。後來又以4萬元購得舊20”×96”單烘缸圓網機1台,製造包紮、包紗等薄紙,日產300令(合3.6噸),工人增至170餘人。該廠資本家雄心極大,曾在天津、杭州、嘉興、蘇州等地同時設立分廠,還親自赴南洋群島考察,推銷產品。然而船小尾大,資金周轉不靈,只得關停所有分廠,專心經營上海企業。民國14年江南造紙廠創立,初期資金40萬元。以15萬元的價格,從日本一家停產工廠購買3台園網造紙機及附屬設備,付一半貨款,餘7萬元作為日方股本投資,由日人賀泰長為代表,帶來技師工友40~50人,機器設備由其負責安裝。民國16年2月第一台紙機出紙,生產連史、毛邊等品種,年產500噸,至民國18年,發展為3台紙機,年產量約2400噸。工人230人。民國17年該廠在鎮江高資設立製漿分廠,購買5000畝蘆葦地,種植蘆葦,日產葦漿1噸多。民國18年得到國民政府工商部核准專利10年,豁免稅權,發給專字第一號執照。江南紙廠以40萬元資金先後添紙機,設漿廠,造成資金嚴重不足,只得由大股東吳耀庭以墊款方式借貸資金,維持周轉,每年付出大筆利息。投產後,又受到日紙大量傾銷的打擊,以致連年虧損。到民國20年虧蝕累計已達54.9萬多元。當年開始緊縮,停開2台紙機,日籍人員全部遣返回國,並收回日方全部股份。因總公司債務糾葛停工的寶源造紙公司東、西兩廠,民國14年由劉柏森進行改組,成為天章造紙股份有限公司的天章東廠、西廠。西廠以2.5萬元添置7輥超級軋光機1台,開始生產道林紙、報紙等質地堅實光潔的高級產品。日產從4噸提高到5噸半。東廠民國15年也復工,生產連史、包紗、毛邊等產品,日產7噸半。
民國16年民生造紙廠興辦。資金14000元,主要設備是54”圓網紙機1台,生產灰報、包紗等品種,年產量600噸。工人75人,開業數年,受日貨影響業務困難。民國19年出租廠房,承租人把廠名改為民生裕記造紙廠。民國17年造紙技術工人張仁壽與人合夥創辦寶山造紙廠,投資10萬元,廠址設在閘北八字橋。其60”圓網造紙機是張仁壽自已設計製圖,委託永盛、公益、興華3家機器廠製造,僅烘缸系日本制舊貨。這是上海自製的第一台圓網造紙機,投產後運轉正常。生產連史、毛邊等紙,年產750噸,工人60人,該廠開支省,每月僅2500~2600元,每年可獲利2~3萬元。民國17年與寶山紙廠同年開辦的還有源泰造紙廠,資金30萬元,廠址徐家匯謹記橋,占地40餘畝,有單烘缸圓網造紙機兩台。1台規格54”×72”,另一台是60”×84”,都是日本制舊貨。聘日人井上為工程師負責排機及開工後的生產。有男女工100人左右,產品以連史、毛邊為主,其次為海月、灰報、包紗及火柴殼紙,日產5噸左右,生產後,產品滯銷,連年虧折。民國13~17年新創建的5家廠,除板紙獲利較厚及寶山廠經營得法外,其餘3廠均受日紙傾銷打擊,營業不佳,處境岌岌可危。九一八瀋陽事變,一二八淞滬戰役,日本二次侵華行動,激起抵制日貨運動高潮,國人競用國貨。值此際遇,各紙廠業務大增,日夜開工,江南紙廠所產連史紙、毛邊紙,由各紙商紛紛定購,銷路驟增。停開的2台紙機隨即恢復生產,每日產量由數十件增加到2000件,民國21年獲得建廠後的第一次盈利。是年結算,獲淨利13萬餘元。民國22年、民國23年兩年都有盈利。源泰廠自開辦以來,營業一直欠佳,每年虧蝕,抵制日貨運動中,產品亦暢銷市場,每日出紙400令。民國21年獲得利潤5.6萬元。民國23年劉柏森租賃該廠,改廠名為森記造紙廠。民生裕記造紙廠在一二八戰役中被毀,戰事停止後,負責人把殘餘機器搬到閘北長安路重新建廠,由蘇州大華造紙廠墊款,增資到28萬元,成為合夥經營,改廠名為上海造紙廠,後又增資到50萬元,紙機增加到3台。其中76”規格2台,62”1台,製造連史、毛邊等紙,3機齊開,每日可出紙800令。長期以來,造紙生產僅能維持開銷,盈利依靠房地產收入的龍章造紙廠,斯時亦出現轉機,造紙生產興旺發達。民國23年改造2號機,定購超級軋光機於民國24年1月生產道林紙。該廠民國21~25年連年盈餘,5年合計盈利高達110萬元左右。
民國24年5月國民政府頒行修正海關進口稅則,使進口洋紙課稅有所提高。對進口洋紙起了一定遏制作用,給發展上海造紙工業以新的機遇。紙業商人毛純卿、劉荇蓀、劉敏齋、張郎齋、劉顯棠等人發起創辦大中華造紙廠和美錦蠟光紙廠。大中華造紙廠設在吳淞薀藻浜,資本50萬元,有圓網造紙機兩台。民國24年4月投產。生產連史、毛邊紙等,年產2400噸。職工134人。第一年營業額110萬元,因屬初創未能獲利。民國25年獲利17餘萬元。美錦蠟光紙廠,資本14萬元,廠址飛虹路。全部機器通過魯麟洋行向德國購買,有31”幅門塗布機1台、切紙機1台等,聘德藉工程師主持生產,工人約70人。民國24年5月生產出第一張臘光紙。全年產量800噸。創辦之初機器運轉不順,未能獲利。民國25年即盈利10餘萬元。鑒於市場形勢良好,天章紙廠職員吳仲良與浙江興業銀行駐廠員郭振運、王中和等,集資5000元,於民國25年在天通庵路設立光華造紙廠。該廠僅有48”圓網機1台,其烘缸是用熟鐵皮製成的,在內燃煤發熱以代替蒸汽烘乾紙張。採用下等廢紙生產低級包紮用的三頂紙,年產量200噸,工人約有40人。美籍猶太人孟德爾(MANDEL)從經營紙盒工場發家,民國25年創辦了中國版紙製品公司,向美國聯邦政府註冊。從德國購買1900毫米多圓網多烘缸板紙機1台,年底正式開車,生產品種以200克/平方米~450克/平方米單面白板紙為主,日產11噸~12噸。產品主要供本廠制盒部使用,余銷印度及南洋等地。自清光緒十年(1884年)以堵塞漏卮,挽回利權為宗旨,創辦上海機器造紙局始,到民國26年(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止的半個世紀內,上海造紙工業的成長步履維艱,荊棘叢生。上海造紙局、倫章、華章、民生、源泰等5廠均以失敗告終,江南則依靠舉債和不斷增資得以維持下來。但是,在舊中國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失敗的廠雖占一半,總的情況還是有進展的。上海造紙工業無論是資金、工廠與產量都有所增加,且都占全國很大的比重。民國23年全國各地的造紙廠總計39家,而上海一地就有11家,占全國28.20%。民國33年上海的天章東、西廠,龍章,寶山,江南,大中華,竟成,美錦等10家,資本額為4540000元,占全國機器造紙業資本總額73.5%。民國25年全國機製紙產量,包括遼寧地區的17680噸在內,總計89000噸;上海產量為27000噸,占全國的30.21%,上海造紙工業經過半個世紀的曲折歷程,至抗日戰爭前夕,已發展成為全國機製紙的重要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