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船舶工業志

上海船舶工業志

《上海船舶工業志》是1999年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王樹春。本書主要介紹了上海船船工業的歷史情況和發展狀況。

基本介紹

  • 書名:上海船舶工業志
  • 作者:王樹春
  • ISBN:9787806186909
  • 頁數:616
  •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裝幀:平裝
目錄,船舶製造,出口船舶建造,

目錄

序言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篇行業
第二編船舶建造
第三編出口船舶建造
第四編船舶修理
第五編船舶科技
第六篇船用主機及導航儀器製造
第七編鋼結構製造工程及非船舶產品
第八編企業管理
第九編職工
第十編黨群團體
第十一編人物
專記
附錄 編後記
上海船舶工業志編纂審定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船舶製造

概述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後,外國資本湧進上海,清鹹豐二年至同治四年(1852~1865年)有外資修造船廠14家,清同治四年,清政府創辦江南製造總局(江南造船廠前身),清同治七年,木質兵船“恬吉”號在該局輪船廠建成。清光緒二年(1876年),又建成鐵甲兵船“金甌”號。完成了從木質船體製造轉向鐵質船體製造的轉變。在此前後,有外資祥生、耶松、瑞鎔等修造船廠和民資發昌、求新、大中華等船廠都建成一批船舶。
清光緒三十一年,江南製造總局局塢分立,實行商務化經營。民國9年(1920年)一舉建成川江輪“隆茂”號,民國9~10年又建成“官府”號等4艘萬噸運輸艦。民國16年以後,大中華造船機器廠建成大型客貨輪“大達”號和破冰船“天行”號。上海造船業當時的實力和潛力已為海內外所矚目。抗日戰爭期間,上海造船工業遭日本侵略軍破壞和占有。抗日戰爭勝利後,建成“民鐸”號和“民俗”號等川江輪,江南造船所套用電焊分段製造船體,是造船工藝的重大突破。
解放後,從1953年開始,上海船舶工業在引進蘇聯技術轉讓製造艦艇中,經過初步技術改造,奠定了艦船製造的物質基礎。在自力更生方針指引下,不斷發展與提高。截至1978年,在29年中,共建成各類軍民用船舶4695艘,總噸位250.41萬噸,為解放前84年的7倍。至1990年生產的船舶有鋼筋水泥船、遊艇、渡船、交通艇、工作船、推(拖)輪、巨型遠洋客輪、貨輪、貨櫃船、液化氣船、遠洋綜合測量船、各類工程船舶,以及現代化的艦艇。
改革開放以後,上海船舶工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期,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迅速提高,並進入國際船舶市場。

出口船舶建造

概述
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上海第一家民族資本修造船企業——發昌機器廠建造的“漢陽”號輪船,出售朝鮮,它首開出口船舶的先河。
民國7~11年(1918~1922年),江南造船所為美國承造4艘萬噸級運輸艦,開始顯示出上海船舶工業實力及建造出口船舶的科技人才。
解放後,上海各船廠曾先後為蘇聯、越南、羅馬尼亞、朝鮮、阿爾巴尼亞等國造過船舶。
1977年12月後,上海船舶工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為叩開國際船舶市場的大門,各船廠與設計院(所),詳細了解國際市場情況,熟悉國際航運界的通行慣例、海事公約、國際造船界的行銷方式、各類規範標準以及學習和借鑑國外先進造船企業的管理方式,以較低的船價,爭取到了馬來西亞、聯邦德國等國家和香港地區的首批訂單。對出口船舶的配套設備,從實際出發,國內一時達不到國際標準的,先從國外進口裝船,同時,引進國際上先進的船舶配套設備的專利技術,自行製造,而後裝船。1979~1990年,上海先後為美國、聯邦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挪威和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建造了131艘,計138.8萬噸船舶。其中不僅有船舶出口,也有船用大馬力柴油機單機出口。平均每年的出口產值約占總產值的2/3。出口船舶從一般的散貨船發展到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技術船舶。江南造船廠建造的汽車滾裝船,甲板高達11層,艙內裝備全自動行車通道,能停裝4000輛標準轎車;滬東造船廠建造的4萬噸級2700箱冷風貨櫃船,船上採用50多項先進技術,集科研開發的最新成果,被稱為“未來型船舶”。出口的船舶性能和質量達到當時國際水平,從而使上海船舶工業在國際船舶市場上創立了良好的信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