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簡介
國際化:上海理工大學百年發展史
以中西文化的交流為背景,在碰撞中誕生,在交流中發展,是上海理工大學百年悠久歷史的真實寫照,也是今天上海理工大學的重要表征。在上海理工大學百年辦學歷史中,融入了諸多來自美國、德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文化元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她的兩個國際化的源頭,即滬江大學和同濟德文醫工學堂以及後來的國立中法工學院。
滬江大學。位於上海市楊浦區的上海理工大學軍工路校區,始創於1906年。該年10月,美國南浸會在上海的神學院與北浸會在浙江紹興的神學院合併成立了上海浸會道學書院,首任院長是傳教士萬應遠。1909年初,上海浸會大學堂正式開學。到了1912年,上海浸會道學書院和上海浸會大學堂合併為滬江大學暨道學書院,英文名為“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and Theological Seminary”。1915年,學校更名為“滬江大學”,英文名為“Shanghai College”,並確定校訓為“信、義、勤、愛”。美國人柏高德博士(Dr. John T. Proctor)、魏馥蘭博士(Dr. Francis J. White)及留美愛國學人劉湛恩博士(芝加哥大學教育學碩士、哥倫比亞哲學博士,1938年因反對日本侵略被暗殺於上海街頭)先後執掌校政。1952年起,滬江大學一度停辦,在經歷一番曲折後,
上海機械學院(隸屬於國家機械工業部)成立。1994年,上海機械學院更名為
華東工業大學。1996年,學校和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上海理工大學。
同濟德文醫工學堂以及國立中法工學院。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的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源於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醫生埃里希·寶隆(Erich Paulun)1907年創辦的同濟德文醫工學堂。該校地處當時“新法租界”中心,最初的校名為“上海德文醫學堂”(德文名為Deutsche Medizinschule für Chinesen in Shanghai),1908年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德文名為 Deutsche Medizinschule)。1912年6月,學校新辦工科學堂,校名也隨即更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埃里希.寶隆醫生(Erich Poulon)、福沙伯博士(Von Schab)曾先後擔任校長。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凡爾賽和約》的相關規定,德國在上海法租界內的學校財產交還中、法兩國政府,中、法開始協商在“同濟德文醫工學堂”原址共同辦校。1920年,中、法兩國政府將原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改建為上海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法文名稱為“Institut Franco-Chinois d’Industrie et de Commerce”),直譯為“中法工商學院”,意蘊“通”商、“惠”工,性質為“中法兩國政府的合作事業”,目的為“造就實業界有用之人才”。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於1921年3月10日正式開學;辦學經費由中法兩國政府平均分擔,並設中法校長各1人,中方校長由中國政府任命,法方校長由法國政府任命;中法教師人數相等,職員則全部為中國人。隨後經歷了中法國立工業專門學校(1923年—1929年)、中法國立工業專科學校(1929年—1931年)和中法國立工學院(1931年—1940年)等階段。法國人梅鵬(Charles B. Maybon)、薛藩(Henri Civet),中國人張保熙(留學比利時)、朱炎(留學比利時)、褚民誼(留學日本及法國)等先後擔任法、中方校長一職。1940年起,學校停辦。1943年秋,為確保中法共有財產不落入敵偽手中,中法國立工學院校友自發成立“校友會復校運動委員會”,並創辦私立中法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以承接之,其經費由中法教育基金委員會和社會熱心人士資助,教職員多為前工學院教員。抗戰勝利後,中國政府主導成立了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具有赴法勤工儉學經歷的夏述虞被任命為國立高機首任校長。解放後,學校幾經易名和發展,1983年改名為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1996年,學校和華東工業大學合併組建為上海理工大學。
1999年,上海光學儀器研究所併入上海理工大學。2003年7月,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劃歸上海理工大學管理。
中西結合的百年辦學進程,造就了一大批享譽中外的科學家。在上海理工大學學習和工作過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就多達30人,其中多人在美國、英國、日本、前蘇聯、奧地利、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或者訪學。呂思勉著作等身,被譽為中國史學四大家之一;趙竹光從大學開始組建中國第一個健美體育組織——滬江大學健身會,成為中國健身運動之父;閔乃本校友榮獲國家最高獎勵“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此外還有一大批活躍在國際文化交流領域的人士,如,文壇巨星徐志摩先後在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及英國劍橋大學遊學,享譽國際;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文學家
夏志清在西方漢學界的地位已不可動搖;“鐵門”張邦綸更是名滿遠東,曾被選為中國足球隊守門員出席在倫敦和赫爾辛基舉行的第十四、十五兩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足球大賽;著名詩人李一氓曾任中國駐緬甸大使;李道豫曾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特命全權大使,中國駐美國特命全權大使;倪征燠作為新中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首任聯合國國際法院法官,並參與了“東京大審判”;香港太平紳士林貝聿嘉女士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而在今天的校園裡,還有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救災搶險,被媒體譽為“擔架”的英語專業大四學生侯宇;奪得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一等獎的周寅、薛等同學等矯子。
學校發揚中西合璧、海納百川的辦學傳統,在最近20多年間,廣泛參與國際間學術交流活動,與德國、美國、加拿大、日本、瑞士、俄羅斯、澳大利亞、愛爾蘭和香港等國家及地區的1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美國紐約雪城大學、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德國漢堡套用科技大學、英國拉夫堡大學、英國謝斐爾德大學等建立了多個合作辦學項目,如中德學院、中英國際學院等,確立了國內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品牌地位。
校園內具有濃烈歐美風情的35幢優秀歷史保護建築,見證了上海理工大學的百年發展史。其中有多幢以學校的創始人或者著名學者的名字命名,如思晏堂(紀念在1847-1888年間在上海的南浸會傳教士晏馬太博士Dr. Matthew T. Yates)、思魏堂(紀念滬江大學第二任校長魏馥蘭博士Dr. Francis J. White)等。留美學者、革命烈士劉湛恩博士的故居也已對外開放。
現任校長是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洪堡學者”許曉鳴博士。
事件人物
上海理工大學改革開放三十年最具影響力事件和人物:
撥亂反正為教職工平反昭雪
學校研究生教育艱難起步,成為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院校
學校第一個十年計畫的制定
學報創刊
從“系統工程研究所”到“上海系統科學研究院”,學校致力打造中國的“聖菲研究所”
我國德語教學創始人戴鳴鐘教授
戴興慶教授和“一秒數字式光柵光學分度頭”
華澤釗教授創建國內第一個低溫生物醫學技術研究室
學校開辦國內第一個教育系統工程碩士研討班
學校與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簽訂合作協定首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建立黨委統戰部
率先開展教師職稱改革工作,被國家教委列為試點單位
首屆全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召開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學校科研工作喜報頻傳,譜寫歷史輝煌篇章
學生工作部成立,開創學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學校獲得首個博士學位授予權,陳之航教授成為學校第一個博士生導師
學校提出“教育教學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創新本科教學質量管理模式
學校研究生教育的跨越發展
大學生就業制度改革
中外合作辦學碩果纍纍,成為學校辦學特色
“三個三分之一”本科專業結構調整最佳化人才培養體系
三次人事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學校事業發展
第一個博士後流動站建立
實施住房制度改革,廣大教職工享受房改實惠
李嵐清視察我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工作
我校中加國際合作項目研究推動城市友好交流
上海理工大學組建成立
滬江歷史風貌保護區成為學校獨特的文化名片,彰顯了百年學府深厚的文化底蘊
學校校史館開館
學校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建設成效顯著
學校第七次黨代會召開
學校不斷拓展辦學空間,實現跨越發展
學校隆重慶祝建校100周年
學校實施幹部人事制度改革
學校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
學校連續4屆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
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劃歸上海理工大學管理
虛擬製造技術研究院成立
上海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掛牌開園
《上理工大學志》出版
學校舉行劉湛恩校長殉難70周年紀念活動
我校榮獲上海市紅十字會頒發的“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我校SIFE(賽扶)團隊躋身世界八強
我校成為上海市大學生創業基金受理點
實施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建立現代大學制度
實施學科布局結構調整,確立“六大學科群建設”發展戰略,在新一輪高等教育改革中實現學校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學校獲得法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實現學校法學類研究生培養零的突破
我校學生創辦的“滬江網”成為社會最受歡迎的外語學習網站
我校畢業生龔文俊(網名“何員外”)成為知名網路小說家
學校機械製造和電氣工程2個專業獲得德國工程學科專業認證機構ASIIN的評估認證,成為亞洲地區首個獲得認證的大學
校園技防建設加固了學校治安防範體系
上海理工大學體育運動隊建設成績斐然
第29屆國際金融犯罪調查委員會將 “1997年度優秀國際執法官”的年會最高榮譽頒發給我校84屆畢業生傅敏
“現代微創醫療器械及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成為我校第一個獲準立項建設的教育部工程中心
經濟管理實驗中心成為我校第一個國家級實驗示範教學中心
姚福生院士和莊松林院士壯心不已果敢走出創新創業路
將復興路校區打造成國際合作辦學園區,學生不出校門也能“留學”
復興路校區烈士浮雕像落成
我校研製的“風機氣動性能與可靠性自動測試台”助力“神州五號”
我校科研成果頻頻亮相工博會,助推科技成果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