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學化工過程機械研究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理工大學化工過程機械研究所
  • 外文名: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Chemical Process machinery
  • 成立時間:2003年
  • 教師:10名
  • 研究成果:乾式物理方法對活性炭改性新途徑
  • 正副教授:4名
簡介,科研成果,

簡介

動力學院化工過程機械研究所成立於2003年,現有教師10名,其中正副教授4人,博士生導師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人。本所在納米顆粒與納米器件製備科學與技術,機械化學與機械合金化,振動與噪聲控制,反應器動力學,換熱器等方面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近幾年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主持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上海市教委重點項目各1項,主持上海市納米專項2項,主持企業委託項目4項,總經費達500多萬元。在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化工學報,工程熱物理學報等)發表論文80餘篇,進入SCI、EI、ISTP三大檢索系統的論文有10多篇,申請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出版專著2部。本所還建成了納米科技專業實驗室,面積150平方米,擁有SPM-9500J3原子力顯微鏡,AUTOSORB-1比表面分析儀、納米製造實驗台、電化學工作站、振動與衝擊實驗台等高端儀器設備,固定資產200多萬元,中外文期刊5種。本所目前有在讀博士研究生7人,在讀碩士研究生18人。

科研成果

1、在國內外首創了金屬鋅等納米結構的室溫、乾法、大批量製造和最佳化的新工藝和新設備,大批量合成了尺度在3-5納米的鋅納米量子點,為高技術開發套用提供了新機遇。
本成果已發表在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6,16(4): 441-444, SCI收錄)以及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Riverwood, NSW 2210,June, 2006, Australia(EI收錄)上,並已申報國家發明專利:一種用於製造單晶納米結構的振動滾壓法。
2、開闢了用乾式物理方法對活性炭改性的新途徑
與傳統的濕法活化相比,本方法不但節能降耗,而且不產生污染。改性後活性炭的微孔(2納米以下)比表面積增加22%,微孔容積增加25%,中孔(2-100納米)比表面積增加35%,中孔容積增加30%。由於中孔對於超級電容器的比容量具有顯著的提高作用,從而有效地改善了電極材料的電化學特性,向著納米活性炭結構最佳化的方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成果已發表核心期刊以上論文5篇,如:雙電層電容器活性炭電極的最佳化,化工學報,2006,57:1617-1621(EI收錄)。
3、首創了納米鈦-鎬二元合金及其機械合金化方法
在國內外率先成功地在室溫乾法狀態下利用機械合金化方法大批量地製備了晶粒尺度為7.6nm的純粹的二元鈦鋯納米合金,這種合金的軸比與密排六方結構的理想軸比以及Zr及Ti的標準軸比小很多,但仍具備六方晶系的基本特徵。光電子能譜表明,合金的機械性能、生物相容性、耐腐蝕性、耐磨性和穩定性可望提高,在生物材料領域具有光明的套用前景。本成果將發表在國際著名的材料科學雜誌上。
4、反應器動力學以及換熱器方面的研究
本所在過程機械與反應器動力學方面曾獲得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內容包括反應器中的流體結構,按照反應動力學選擇反應器類型的判據和準則等。另外,在換熱器使用壽命熱衝擊試驗和換熱器使用壽命的壓力脈衝裝置等方面也取得了豐富的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