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海軍上海博覽館是國內海軍史料最翔實、展示格局最完善的。宣傳海洋和海軍知識。反映海軍歷史、展示人民海軍建設成就的海軍博物館之一。其前身“長江”艦紀念館曾專門陳列毛澤東主席視察過的“長江”規。
1953年2月19日,毛澤東主席首次視察人民海軍艦艇部隊,乘坐“長江”艦從武漢到南京,在“長江”艦上,毛澤東主席為人民海軍作出了“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的題詞。為紀念這一意義重大的視察活動,“長江”艦退役後,海軍黨委決定在上海吳淞建立“長江”艦紀念館。
1991年6月,在該紀念館原址籌建了中國海軍歷史館。
1992年11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
1992年11月21日,博覽館開館的第四天,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蒞臨該館視察時指示“一定要把這裡建設成青少年愛國主義和國防觀教育的基地”,並題寫了“海軍上海博覽館”館名。
2018年3月,海軍博覽館撤館。
建築布局
綜述
海軍上海博覽館整體設計理念是以海洋為依託,以藍色為主調,以海軍為主角,融歷史與現實、戰爭與和平、思想與藝術於一體。整體建築風格以海洋、海軍元素為主。全館展區面積9000平方米。
展廳
基本陳列
海軍上海博覽館基本陳列設有《中國古代海軍歷史陳列》、《中國近代海軍歷史陳列》、《人民海軍發展史陳列》、《人民海軍兵器展》、《海軍艦艇模型陳列》、《輕武器射擊館》、《海洋珍奇貝殼館》和《海軍上海基地榮譽室》等展館。
藏品文物
藏品總覽
海軍上海博覽館藏品來源主要由個人或單位捐贈、艦隊範圍內徵集、社會有償徵集等途徑。藏品主要有反映中國海軍發展歷史進程、展現海洋藝術魅力、展示海軍特色裝備等實物和模型以及海洋貝殼。截至2019年,藏品總計有3400餘件,另有圖片4000餘幅。
重要藏品
海軍上海博覽館館內具有歷史價值的藏品有毛主席為海軍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真跡,江澤民主席題寫的“海軍上海博覽館”館名真跡;陳化成抗英所用的大炮。
文化活動
宣傳教育
1996年,海軍上海博覽館成為國家教委。民政部、團中央、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和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命名的“全國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建館10多年來。海軍上海博覽館注重利用吳淞地區豐富的人文環境和駐軍多等特點,以海洋為依託,以海軍和國防為載體,精心打造出-條適合未成年人求知需要、凸顯“藍色”海洋文化和“紅色”愛國主義教育相融的教育基地。建館以來,與上海20多所大、中。國小校和單位聯合舉辦“心繫國防。走近軍營”國防教育活動結合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節日,組織學校、地方企事業單位入團、入黨等宣誓活動,通過佇列調練,參觀軍艦。觀看展覽和組織授課等形式,開展“過軍營一日生活,當一次小海軍”主題教育。“海軍歷史面面觀”、“艦炮模擬射擊”、“海軍兵器字典”、“艦船拼圖遊戲”和“海洋貝殼大觀園”等互動項目深受廣大青少年學生們的喜愛。
所獲榮譽
1997年,海軍上海博覽館被中宣部公布為首批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08年,海軍上海博覽館被東海艦佇列為戰鬥精神教育基地。
2009年,海軍上海博覽館被上海市教委、科委確定為第三批實施“二期課改”科普教育基地。
機構設定
歷任館長
楊德昌(1993年8~2002年1);
李元白(2002年1~-2003年3);
傅鼎(2003年3~2007年1);
楊雲慶(2007年1~2008年1);
宋世奎(2008年1~2008年12);
黃偉(2008年12至今)。
單位性質
海軍上海博覽館屬部隊編制
經費來源
海軍上海博覽館經濟來源是部隊、地方政府財政撥給。
機構設定
海軍上海博覽館設有業務辦、政工辦和後勤辦。
人員編制
海軍上海博覽館由人員編制12人。
觀眾接待
海軍上海博覽館年約10萬人次。
參觀信息
場館地址
海軍上海博覽館位於上海市寶山區吳淞塘後路68號。
開放時間
周三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
周一、周二為軍事訓練日,館體不開放。
票價
免費。
參觀路線
自駕路線:蘇州北站——南天成——S227——太陽路——常台高速——京滬高速——瀋海高速——泰和路——淞寶路——海軍上海博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