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沉沒

上海沉沒

《上海沉沒》是一本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裝方式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上海沉沒
  • ISBN:978-7-214-06192-8
  • 定價:32.80元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圖書前言,圖書後記,

內容簡介

上海沉沒,指極端氣候下的可能。極端氣候,指地球平均氣溫超過《京都議定書》和哥本哈根會議指的工業革命以來的2℃,造成氣候失控,並最終導致南極冰蓋融化。因而上海沉沒,說的是,“上海們”可能沉沒。這種可能由聯合國所屬專門機構的科學家研究得出,並由聯合國召集各國領袖專門會議討論,以便全球應對。由聯合國出面召集最高規格領袖會議,並要求籤署協定,可見事情並不簡單。
未來100年,海平面上升18—59厘米。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2007年公布。
未來100年,海平面上升1.2米。
世界自然基金會2009年9月報告。
未來100年,海平面上升1.4米。
2009年12月,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共同報告。
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冰川全在融化。
格陵蘭島和南極西部冰川的融化,足以使全世界海平面上升6.6米。
第79屆奧 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中,前美國副總統戈爾警世。
北極冰雪全部融化,海平面將上升7米,甲烷大規模釋放,急劇加速全球暖化。
南極冰雪全部消融,海平面將上升60米。
——歐洲環保總署署長 Jacqueline Mc Glade
如持續變暖,50—100年後,海平面將上升60—70米(兩極冰蓋融化),
淹沒所有沿海城市和村莊、以及地球上80%以上耕地。
——中國國家地震局研究員、地球物理學家 位夢華
氣候不能逆轉點將很快到達。
格陵蘭冰原消融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70米。
——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 安德斯·卡爾森
到2050年,南極冰蓋可能全部融化,海面上升近70米,
全球沿海城市受到極大威脅!
——國際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地球科學組中國國家代表、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 劉小漢

圖書目錄

序 人類進入不確定世紀 ……………………… 001
前言 不願面對的真相 ………………………………………… 007
第一章 海陸拉鋸戰 ……………………………………… 013
第一節 海面上升無法討價還價 ……………………………… 014
一、 南極消失後的中國模樣 ………………………………………… 015
二、 上海的“緊箍咒” ……………………………………………… 024
三、 世界三角洲水蔓延 …………………………………………… 038
第二節 極端氣候之致命武器 ………………………………… 049
一、 有一種傷害叫無法無天 ……………………………………… 050
二、 三角洲傾城之“孽” …………………………………………… 056
三、 淡水變“鹽水”的不歸路 ……………………………………… 067
第三節 有多少沉沒可能複製 ………………………………072
第四節 一場輸不起的較量 ………………………………… 081
一、 堤壩與城市的賽跑 …………………………………………… 083
二、 大遷移會發生嗎? ……………………………………………… 088
三、 危機“加碼”與大自然的錢袋子 ………………………………… 091
結語 ………………………………………………………………098
附 英倫水患 ……………………………………………………099
第二章 三角洲的地下秘密 ……………………………109
第一節 大壩的悖論 …………………………………………110
一、 水壩與三角洲愛恨交加 ………………………………………112
二、 後水壩時代生存手冊 …………………………………………125
第二節 隱形下沉 ……………………………………………133
一、 中外激辯上海沉降危險 ………………………………………134
二、 地陷:上海的影子 ……………………………………………138
三、 三角洲“集體沉默” ……………………………………………142
四、 地球“腎”衰竭之苦 …………………………………………154
五、 三角洲的最後機會 …………………………………………157
結語 ……………………………………………………………162
附 馬莫特大壩的退休 …………………………………………163
第三章 巨型城市的左右為難 ………………………171
第一節 城市化之重 …………………………………………172
一、 巨型城市的巨型氣候 ………………………………………173
二、 兩億人?沉重的上海 ………………………………………187
第二節 水荒之重 ……………………………………………195
一、墨西哥城的巨型災難 ………………………………………196
二、上海:墨城式隱疾 ……………………………………………201
三、被迫三遷的水源地 ……………………………………………205
四、綠色災難 ……………………………………………………206
五、下一站,希望 …………………………………………………208
結語 ……………………………………………………………212
附 牛田洋的填海故事 …………………………………………213
第四章 三角洲保衛戰 …………………………………223
第一節 專業的貢獻 …………………………………………224
一、 最聰明的腦袋 ……………………………………………227
二、 影響60億人的聲音 …………………………………………230
第二節 團結的力量 …………………………………………233
一、 新新城市的實驗品 …………………………………………235
二、 世界河口城市夥伴的故事 …………………………………239
第三節 個人的貢獻 ………………………………………… 244
一、 一個人的環保診斷書 ………………………………………245
二、 你是我的英雄 ……………………………………………249
結語 …………………………………………………………253
附 荷蘭智勇闖水關 ……………………………………………254
後記 人應當學會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263

序言

人類進入不確定世紀
假如氣候持續上升,上海將沉沒。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研究報告令人震驚。
這個被稱作IPCC(IPCC:IPCC即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1988年11月由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建立。IPCC是一個向UNEP和WMO全體會員國開放的政府間機構,它主要以科學問題為切入點,對全世界範圍內現有的與氣候變化有關的科學、技術、社會、經濟方面的研究成果(基於公開發表的文獻)進行評估,並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提供科學諮詢。)的國際性組織擁有5000名科學家,專門研究地球與人類發展的科學。其在哥本哈根會議前遞交會議的報告指,如地球氣候再如此上升,超越2℃,則地球生態將進入極其難以控制的狀況。
科學研究模型已經顯示出,地球每上升1℃,都將給人類文明及地球生態帶來毀滅性打擊,2℃是最關鍵的臨界點。如果上升6℃,地球上的動植物95%以上滅亡,即可以說:人類末日!
這當然令人震驚!本書將這一研究結果與更多現象一起合著成書,絕非危言聳聽,目的是要告訴讀者:保衛地球的時間,其實已到。
從某種角度看,似乎已經晚了。
我們曾隱約聽說過地球溫度在升高,也隱約聽說若持續升高會危及生態。這種隱約讓我們漠不關心或遲疑了很久。美國政府曾經對《京都議定書》帶著嘲諷之意,可哥本哈根會議美國政府又顯得那么著急。這說明,氣候異常升高的嚴重狀況已令全世界各國的領袖們意見統一,只是晚了很多時間。正如馬克·吐溫所說,會給你帶來麻煩的,不是你未知的事實,而是被你信奉不疑的錯誤事實。
百川入海。人類從遠古開始,一代一代依水而居。最終,最靠近水的人類得到最先的發達,因為這裡最容易生存並交易。這種地方被稱為三角洲或黃金三角洲,也是人類文明的代表。
人類有錯嗎?沒錯,三角洲逐漸變成了城市,超大城市,因經濟繁榮而人口眾多,人們不斷奔向富裕和繁榮,奔向文明。
為了保證三角洲不受水災,幾乎所有國家在河流的中上游建壩治水,以圖國富民安,卻不想,泥沙不再沖向三角洲,過去的三角洲平原缺少了壯大的基礎,反過來被海水漲潮退潮不斷地沖刷及動搖。十年看不到結果,一個世紀卻一目了然。
最重要的還是人類的工業化導致了氣候上升,而氣候上升導致了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首當其衝是沿海地區,沿海地區中又以三角洲城市為主體。海水上升5米,上海可能就沒了,當然東京也可能沒了,台北、高雄、紐約、倫敦、曼谷、威尼斯、舊金山、悉尼……海水上升是世界性的,關乎地球,沒有國界。
一切取決於氣候,而氣候則取決於人類工業化對地球生態的破壞程度。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切又取決於人。人類能否在發現地球氣候規律時,表現得更克制、更科學,從而與我們的母體地球共生。我們相信,這是一種“更文明”。
阿里巴巴的馬雲說:我覺得地球真正在痛苦,我們說人類在痛苦,其實地球比我們更痛苦,我個人覺得地球養30—40億人是最舒適,而地球卻承擔著巨大的壓力,70億人口,據說本世紀超過100億。
20世紀,是人類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最好,好在世界總體和平,世界各國忙於發展經濟,滿足國人對生活的需要。這個時代,經濟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欣欣向榮。人類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也不再是少數西方國家,而是整個第三世界都在動。和平給人類帶來了安定和幸福感。
最壞。壞在由於工業化城市化,人類對地球生態進行了大規模嚴重的破壞,直至氣候異常變暖,資源枯竭。人類的這種無節制的行為讓地球無法承受。
不可捉摸的氣候已不像過去那樣四季分明,有著明顯的規律。不,2009年冬,歐洲很冷,全球在氣候總體較暖的背景下突然沒有再現暖冬氣候。中國卻發生很古怪的氣候現象,突冷突熱,一天可以升9℃,一天也可以降9℃,水就更奇怪了,一些地區不停的降水,一些地區乾旱到百年一遇的境地。
人類太相信自己了。不斷地在三角洲沖積平原的地基上建高樓,一座超過一座,壯觀、奇蹟、只是不知何時是終點。杜拜更是填海再造,不驚世不罷休!
對人類而言,三角洲提供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諸多便利。起碼,三角洲城市的確已經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擁有一座座著名而文明城市。難道:越著名越毀滅,越文明也越毀滅?海平面上升,最先摧毀的正是這些地方,然後從三角洲溯江而上……人類無法接受!
我們可以打開衛星地圖,仔細看看,看看沿海的陸地都是些什麼地方,是不是有赫赫有名的紐約、倫敦、上海?那些緊靠大陸城市和海島國家就更危險了:馬爾地夫、日本的東京、中國的台灣和香港,還有東南亞和太平洋上的諸多島國……所以說,人類無法接受。
21世紀,太多不確定了。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危害程度不確定,經濟反彈直至是否可以復甦不確定,瑪雅預言所指外力破壞不確定,氣候究竟升高多少不確定……
人類的盛宴是否該結束了?上個世紀,空調被當作10大發明加以推廣,居功自偉。可也許空調是氣候上升的最大推動者,人類已無法想像在沒有空調的地方生活,尤其是城市。汽車也是氣候升高的“功臣”,它帶著空調,陪伴人類四處奔走。這樣的盛宴是否應該被叫停?如果面對毀滅,是否可以不要這些?可是,近70億人,每人都在追逐文明的結果:舒適、享受。誰能讓這一切停止或減緩呢?!哥本哈根會議?那個爭吵不休的會議總是在指責別人!
人類的文明發展與地球運行的規律是否存在悖論?人類的文明一定會帶來地球的制裁?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對此有“驚人建議”,他說,從地球的角度來考慮,理解它希望人類完全消失才能使大自然恢復到最佳狀態的想法。這個想法無異於“地球最好沒人”。鳩山的講話不知如何理解。
中國也有句老話: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我似乎有種頓悟,為何香港富豪們喜歡把房子建在半山,此乃喜歡水又怕水也!
如果氣候上升讓人類無法應對,如果我們的上海、廣州、台北都將被淹,而人類又毫無辦法,那么,我們只能祈求上倉:但願IPCC的研究結論是錯誤的!
可是,在看過一張張現場比較照片和一份份報告,以及科學家一句句諍言相勸,並且政治家開始為此忙前忙後後,我們選擇:相信。
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不斷默語:“生存還是毀滅,是個問題”,那是文學的、精神的。這一次,關於氣候,生存還是毀滅,對人類來講卻是純粹物質的……本書基本沒有文學性,研究團隊努力做的只是儘快再儘快,告訴儘可能多的人:自律,並關注地球。
本書取名“上海沉沒”,只是因為當今世界上海城市影響力之大,其實,本書也可以取名廣州沉沒、天津沉沒或深圳沉沒,也可以取名紐約沉沒、倫敦沉沒、孟買沉沒、東京沉沒、悉尼沉沒等等。本次危機是世界性的,沒有國界,再次特請注意。

圖書前言

不願面對的真相
我用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先生,關於全球變暖的書名《不願面對的真相》,作為本書前言的標題,表明對戈爾先生的敬重,和對極有可能發生的真相的“不願面對”。
戈爾先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緊接著,現任美國總統剛當選即因為立誓建立“無核地球”,而獲諾貝爾和平獎。
可見,有一種力量,的確在思考人類居所的安全性。而且,這股力量很大。
本書編者為由20多個人組成的研究團隊。我們從2008年底開始進入這個選題,從那時開始,地球發生了很多事情:連綿不斷的超級地震,極端異象的氣候表現,不平衡的雨和旱……奇怪的沙塵暴覆蓋全中國,更奇怪的冰島火山灰中斷全歐航空,連湊熱鬧的蝗蟲也大滅澳洲農作物。還有:京都會議的冷清,和哥本哈根會議的爭吵。緊接著是墨西哥會議被多數人不看好!這其中,伴隨著全球性金融危機,眾多世界知名公司破產。而中國的GDP為正增長8.7%!
地球怎么了?世界怎么了?異象!我們有必要把這些內幕或真相告訴給更多的中國人。
馬克·吐溫的話的確英明:會為你帶來麻煩的不是你未知的事實,而是被你信奉不疑的錯誤事實。超過80%的中國人絕不會相信地球會有問題,並戲稱,有問題也是大家同歸於盡,無所謂!骨子裡依然是:不相信。
我們因此而有一種責任。
4月15日,冰島埃亞菲亞德拉火山爆發。次日,火山專家稱:本次噴發影響不大,很快會歸於平靜。不料,火山越噴越旺,以致於火山灰徹底中斷整個歐洲航運,所有歐洲本土航空公司停飛,24個歐洲國家關閉其領空,往來於歐洲的其他洲國家航空公司也不得不取消航班。歐洲航空交通因此癱瘓,大批旅客滯留機場。
4月18日,波蘭為在4月10日空難中喪生的總統卡欽斯基及其夫人舉行隆重的國葬,而漫天的火山灰不僅讓歐洲為之黯然失色,也阻止了許多世界領導人參加其葬禮的腳步。原定參加葬禮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加拿大總理哈珀、法國總統薩科齊、德國總理默克爾、韓國總理鄭雲燦、英國王儲查爾斯等3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也因此難以成行。
而4月10日,波蘭總統的專機帶著一介高官,奇怪的因為樹枝阻擋的原因造成飛機失事。
如果這些不是事實,並被廣為報導,誰敢相信?誰會相信!
與此同時,在差不多的時候,4月14日,中國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出國外訪的國家領導人均提前回國,國家主席告辭了重要的“金磚四國”會,趕到災區現場。
4月中旬,全國多地發生嚴重倒春寒。11日,河北大部分地區出現雨雪。13日,北京兩次發布霜凍藍色預警,最低氣溫逼近0℃。17日,哈爾濱遭遇50年來罕見特大降雪,持續降雪量達28.8毫米,日降雪量為1961年以來最大值,48個航班延誤、7條高速公路全線封閉。
4月17日,中國西藏那曲地區聶榮縣發生2010年以來第三次芮氏5級以上地震。第二日,北美、南美及大洋洲也相繼發生更強烈地震。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生芮氏6.3級地震,墨西哥南部恰帕斯州與瓜地馬拉交界的地區也發生芮氏5.5級地震。
4月22日,年度首個最大暴雨突襲羊城。廣州發暴雨橙色和雷雨大風藍色預警,中山一路變成河流。
4月24-25日,“黑風暴”突襲西北,最大風速10級,最低能見度為0米,頓時伸手不見五指。
這一切,都是事實,不容不信!
為什麼只能相信已經發生的?
我們不能對過去的事情知之太多,而對未來的事情知之太少或因為沒有發生所以無法相信。但發生的,難以挽救;未發生而即將發生的,大可提前預防。
台灣知名媒體人陳文茜在她的文章《災難,不會到此為止》中這樣描繪哥本哈根會議。指稱,這場史上聚集最多專家的氣候大會,不像科學家的聚會,而像宗教家的末日預言大會。但,其實我們知道,會議卻是由政治家做主裁的。會議基本不歡而散。
而會議的主旨,即是講氣候上升已危及到人類安全。提醒各國領導人,應採取措施控制氣候增長。會議散發(IPCC)5000名科學家的科研結果檔案,提醒世界主要三角洲將面臨沉沒,也是本書的中心內容。
因為,這份檔案講到了中國的三個三角洲,而他們,代表了中國最高端的工業文明的結晶。這是我們不得不深入研究並編輯出版的責任和理由。
陳文茜寫道:趙少康告訴我,他女兒有日告訴他:“我們這一代將會看到世界末日。”孩子的話令人疼惜,父母努力一輩子,只為給孩子幸福的將來。但我們“努力”愈多,二氧化碳積累愈多;我們孩子,不要說幸福,連談將來都奢侈。
我想,陳文茜也許太悲觀。中國自古有“樂極生悲,悲極生樂”的觀點,只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問題就已經開始解決了。
陳文茜繼續說,這一次,人類將被審判。原告是大自然,被告就是追求工業化的我們。
人類啊,挺過這關,就當是“無法迴避的警告”。

圖書後記

人應當學會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本書是《地球危機系列叢書》的第二卷。 在編寫本系列叢書第一卷《2012地球懸念》中,當我們從地球的高度,客觀全面探究了2012年會不會成為地球一個生命周期的結束、會不會成為人類文明的終結時,發現,即使2012的末日預言最終淪為了末日流言,然而全球城市面臨的劫難卻是真實的。
電影《2012》引發了全球民眾對地球危機的高度關注。然而早在此之前學術界已經對氣候異常有深度研究和探討。分布於世界各地的驗潮計最先發現了全球氣候變暖的端倪,同時圍繞地球旋轉的人造衛星從1970年起也屢次證實了這個趨勢。
許多氣候專家發出警告,如果氣溫持續上升的話,人類將遭受毀滅性的災難。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史耐德教授甚至明確認為:“我非常擔心未來兩到四世紀,海平面會上升2—5米,一旦這個過程開端,我們叫做臨界點,你恐怕就無法再回頭。”
之所以“無法再回頭”,是因為大海哺育了人類文明,人類文明的花朵開在大海的邊上。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帶,世界各地共有3351座城市位於海拔低於10米的沿海地區。所以美國西雅圖大學教授、地質學家暨古生物學家彼得·沃德(Peter Ward)毫不猶豫地指出:“問題在於,我們人類的整個文明都依賴于海平面的穩定。農業、交通、工業、城市建設,所有的一切都將隨著海平面的急劇上升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我看來,海平面上升絕對是氣候變暖最為嚴重的後果,遠遠超過農作物減產或可能引發的公共健康問題,而平日裡人們談論更多的卻是後兩者。”
然而更糟糕的是,許多科學家認為,原以為要在數百年後才預計可能出現的海平面急劇上升提前了、加速了。
於是,上海、香港、紐約、倫敦、巴黎、東京……赫然站到了劫難城市的最前排。
“禍不單行,福無雙至”,這些沿海城市在經受著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威脅的同時,還經受著地陷的拷問。工業化的無度、城市化的加快,人類在追求豐裕物質生活的途中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專家曾經對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136個沿海城市進行了調查,認為“目前受到百年一遇風暴洪災威脅的財產總數相當於3萬億美元,而到2070年,海平面即使僅僅上升50厘米,這一數字也會達到35萬億美元!同時,受威脅人口數量也將從4000萬增加到1.5億……”
地球是否已經積重難返?人類該怎么辦?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高登義的觀點基本能夠代表大多數專家的看法,“人類不要再給它‘火上澆油’,人類應該儘量約束自己的行為,儘可能減少各種溫室氣體的排放,以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速度,給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爭得一點時間!”
這也是本書的終極祈願。
我們由衷感謝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感謝該會給予我們的研究報告支持。同時我們也由衷感謝書中涉及到的各個學術領域的專家們,感謝你們的刻苦研究和辛勤付出。
同時,也由衷邀請更多的讀者和我們一道關注地球危機系列叢書第三卷《不只上海沉沒》,關注更多我們居住的家園、關注更多我們嚮往的城市……
20世紀著名的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曾經說:人和動物植物一樣,都是從屬於大地和自然的,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而是他們的維護者,人應當學會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