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評價技術服務平台

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評價技術服務平台定位於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集成,把科技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作為平台的主要共享資源,建立產學研相結合作為平台建設的長效機制,面向農產品安全生產的行業需求,通過食品或農產品安全檢測、評價和預警技術的革新和完善,建設與國際接軌的評價體系,為政府食品或農產品安全政府部門和企業提供優質的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技術服務,幫助解決與消費者健康、企業生存等密切相關農產品安全核心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評價技術服務平台
  • 主管部門: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人才培養,

研究方向

立足上海、面向長三角、輻射全國,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圍繞農產品生產“產地環境-初級農產品-農業投入品-生產過程-保鮮物流-餐桌”全鏈條,開展農藥、獸藥、重金屬、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新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等飼料、食用菌、水果、蔬菜等農產品、肉製品、水產品、水、土壤、肥料等100多個產品873餘參數的檢測和評價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危害因子及潛在營養功能因子的甄別及研發服務,包括檢驗檢測、風險評估、技術攻關、標準研製、技術示範、技術培訓和科普宣傳等。

發展歷史

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評價專業技術服務平台,經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研發公共服務平台批准,於2010年首批認定被納入上海市專業技術服務體系。本平台由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承擔,依託於農產品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質標所”)運行。2013和2015年兩次參加績效評估,成績優良。

科研條件

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評價技術服務平台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單獨建有現代化溫室設施6024平方米(具有控溫控濕、調光等功能)。集聚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上海)、農業部食用菌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上海)、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測試(上海)分中心、上海市飼料質量監督檢驗站、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測試中心及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農藥安全評價中心等研究基地資源。具有農業部農藥登記試驗、農業部新飼料及飼料添加劑有效性評價等資質,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及計量認證,具有獨立對外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服務的能力。實驗室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農業部授權認可、農業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機構審查認可、國家計量認證、實驗室資質認定計量認證、上海市授權認可、上海市計量認證等資質檢驗。開展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重金屬殘留、生物毒素殘留、飼料添加劑殘留以及微生物、營養元素的安全性評價。
擁有儀器超過300台(套),總值4000萬元,其中50萬元以上的儀器45台(套),價值3115萬。包括液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LC-TOF)、液相色譜-串聯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超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GC)、胺基酸自動分析儀(AA)、離子色譜儀(IC)、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儀(ICP-AES)、原子吸收光譜儀(AAS)、原子螢光光譜儀(AFS)、高效液相色譜(HPLC)和電感耦合電漿質譜聯用儀(HPLC-ICP-MS)等大型分析儀器。儀器設備條件先進,完全能夠滿足服務需求。

科研成就

2012年以來,服務全國及上海的企業約260310家,陸續承擔了農業部、上海市農業委員會、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下達的各類農產品、農業投入品的風險評估、質量安全抽查、普查和監測任務等,完成檢測任務43088批次,出具檢測參數約861760個,開展技術研發服務331次,技術諮詢服務13476,人員培訓及交流服務82次,培訓人數達10950,平台服務收入達9123萬元,給用戶帶來的經濟效益達107308萬元。

人才培養

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評價技術服務平台擁有技術和管理人員共103人,83人在編,其中超過40歲以下青年職工56名,博士29人,碩士35人,碩、博士比例占全體人員的77.1%,其他20人為企業用工;擁有中高級職稱人員66人,占平台專職人員的79.5%以上。已經形成了穩定的農產品和投入品安全評價的的專業隊伍,在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各個領域內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