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現場物證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現場物證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09年,是省部共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主要服務於上海緝毒禁毒工作,同時為滿足國家需求而努力將服務範圍輻射全國。實驗室本部設在虹口區中山北一路803號刑技中心大樓內,另在浦東設有分部,有公安部禁毒局、市科委、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等作為機構支撐,有總面積800多平米,設有嚴格的門禁系統以實現實驗區域360度無死角的監控作為硬體支撐,並有有機合成和分析化學領域最強科研團隊作為技術支撐,是公安機關與科研院所深層次、全方位合作的一個典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現場物證重點實驗室
  • 成立時間:2009年
  • 機構地址:上海市虹口區中山北一路803號刑技中心大樓
  • 主管部門:上海市公安局
機構簡介,機構領導,

機構簡介

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目前由13名成員組成,其中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任主任委員,上海微系統所所長王曦和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總工程師薛永祺任副主任委員,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副主任王桂強、中國法醫學會理事長、印-太地區法庭科學會副理事長劉耀、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副院長張書傑等10名專家任委員。
重點實驗室緊緊圍繞“科研服務實戰”的宗旨,堅持“人才為先”戰略,把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作為一項關鍵任務,目前刑技中心、刑科院的48名科研人員中,擁有高級職稱者28名,中級職稱者20名,其中6名享受政府津貼,3名二級英模,3名領市人才,1名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 ,1名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
重點實驗室注重省部級以上課題申報,注重科研成果的發表和保護,著力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擁有了一定突出的成績。截止16年年底,承擔省部級課題48個,發表論文230篇,擁有11項授權專利,4項軟體著作權和6項轉讓專利技術。其中課題研究上,有1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推廣套用上,266nm紫外雷射反射成像儀的研製為全國公安機關提供用於潛在印痕顯現用儀器 ,DNA快速檢測試劑盒的研製打破了國外DNA快速檢測試劑盒的壟斷,膠體金標記大麻快速檢測板的研製實現了大麻吸食者的現場快速篩查。
目前,重點實驗室已與十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在未來五年中,實驗室將堅持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相結合,以服務實戰為導向,繼續發揮自身特色,將為涉毒案件持續打擊建立技術服務平台、DNA海量數據的深挖以及新技術新方法的建立及監控視頻特定對象識別及持續跟蹤技術研究為三個發展重點,致力推動我國刑事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加強對外合作和隊伍建設,培育一批專業技術人才,滿足國家需求,維護公共安全,打擊刑事犯罪,努力將上海市現場物證重點實驗室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刑事科學技術研究基地。

機構領導

上海市現場物證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目前由13名成員組成,其中金力任主任委員,王曦、薛永祺任副主任委員,成員簡介如下(委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金力 主任委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
現任復旦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醫學遺傳學及遺傳流行病學、人類群體遺傳學和計算生物學。
王曦 副主任委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
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中共十八大代表;
主要研究方向為材料科學。
薛永琪 副主任委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
現任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總工程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紅外和遙感技術。
王桂強 委員
研究員;
現任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物證光學檢驗和物證鑑定理論研究。
劉耀 委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現任中國法醫學會理事長、印-太地區法庭科學會副理事長;
法醫毒物分析專家,主持參與完成了16項重大科研項目;
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國家科技大會獎1項,多次獲公安部科技進步獎。
張書傑 委員
教授;
現任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
主要研究研究方向為工具痕跡檢驗。
陳憶九 委員
研究員;
現任法務部司法鑑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法醫病理學。
陳代傑 委員
研究員;
現任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副院長,兼任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副院長,九三學社 中央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微生物藥學。
張玉榮 委員
主任法醫師;
現任上海市公安局物證鑑定中心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藥物、毒物分析。
陳連康 委員
主任法醫師;
中國刑事科學技術協會理化檢驗專業委員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法醫學。
張桂勇 委員
博士;
現任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刑事科學技術處處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律、刑事技術管理。
侯一平 委員
教授;
現任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院長,農工黨中央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法醫遺傳學。
錢卓 委員
教授;
現任美國喬治亞大學大腦與神經研究所所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大腦與行為科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