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世紀初,始建孫中山故居。
民國七年(1918年)6月,孫中山宋慶齡夫婦入住上海孫中山故居。
民國十四年(1925年),孫中山在京病逝後,宋慶齡繼續在上海孫中山故居居住到1937年。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底,宋慶齡將上海孫中山故居贈給國民政府,作為孫中山的永久紀念地。
1988年,上海孫中山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建築格局
上海孫中山故居坐北向南,為兩層歐式樓房,占地面積1013平方米,建築面積452平方米。外牆飾以灰色卵石,屋頂鋪蓋洋紅色雞心瓦。樓前正方形草坪,三面繞以冬青、香樟和玉蘭等樹木花圃。上海孫中山故居有兩層,樓下是客廳和餐廳,樓上是書房、臥室和小客廳,樓前是花園,樹木蔥蘢,草色凝翠。故居內的陳設絕大多數是原物原件,並根據宋慶齡生前的回憶,按二、三十年代的原樣布置。
主要建築
客廳
上海孫中山故居的客廳壁爐上方懸掛著孫中山民國十一年(1922年)攝於上海的標準像,右側是孫中山和宋慶齡與永豐艦(即
中山艦)全體官兵的合影,對面牆上懸掛著孫中山民國元年(1912年)任臨時大總統時的照片。民國十三年(1924年)11月,孫中山北上經過上海時,曾在此舉行記者招待會,向國人發出和平統一祖國的號召。
餐廳
上海孫中山故居的餐廳正中是一套極具廣東特色的紅木餐桌和凳子,壁爐架上陳列著日本友人贈送的有300多年歷史的日本寶刀,左側琴桌上陳列著孫中山任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時的佩刀,此外,還有“醒獅”大理石、手搖留聲機等許多孫中山當年使用過的珍貴文物。
書房
上海孫中山故居的書房是孫中山的辦公場所,書房內懸掛的地圖中有許多地方都留下了孫中山的筆跡。在書房和故居室內走廊上的書櫥中,保存著孫中山的中外文藏書5000餘冊。故居的內陽台一側掛著一幅孫中山和宋慶齡婚後在日本的合影,另一側陳列著孫中山工作之餘時常休息的臥榻以及留聲機等文物。
臥室
上海孫中山故居的臥室布置簡單、樸實。壁爐上方懸掛著孫宋夫婦1922年在上海的合影,對面牆上是一幅宋慶齡生前十分喜愛的蘇繡“貓”。
小客廳
上海孫中山故居的小客廳為孫中山會見客人時所用。小客廳的壁櫥內陳列著孫中山當年穿過的中山裝和使用過的醫療器械、行軍餐具、眼鏡、票夾等十分珍貴的革命文物。
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孫中山(1866~1925年),廣東省中山縣翠亨村人,字德明,號日新,後改逸仙。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成立
中國同盟會。清宣統三年(1911年)
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民國十四年(1925年)3月12日,於
北京協和醫院逝世,享年59歲。
文物價值
上海孫中山故居是孫中山和宋慶齡在上海時的住所,他們在這裡為了國家並肩戰鬥,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
文物保護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指引
自駕:自上海市人民政府出發,路程約為2.6千米,約16分鐘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