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上海大學法學院的歷史,最早可追朔到始建於1978年12月的復旦大學分校法律系和建立於1988年的上海工業大學智慧財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分校成立時,設立了中文、政治、歷史和圖書館學4個系。由於籌辦學校、選校址等諸多事宜,78級學生推遲半年入學,至1979年2月,漢語言文學、政治學、歷史學3個本科專業和圖書館學1個專科專業招收的學生正式入校學習。1979年7月,政治系調整為兩個系三個專業:政法系和社會學系,政法系(後改為法律系)包括兩個專業:法律專業和政治經濟學專業。1983年2月選擇讀法律專業的學生是恢復高考後上海首屆法律專業畢業生。
1983年5月28日,上海市教衛辦成立上海大學籌備工作組。6月,上海大學籌備工作組開始在復旦大學分校、
華東師範大學儀表電子分校、上海科技大學分校、上海外國語學院分院、上海機械學院輕工分院、上海市美術學校的基礎上籌建上海大學。9月1日,上海大學正式掛牌;同月,各學院也正式掛牌,原復旦大學分校成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法律系改稱文學院法律系。
1993年4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
上海法律高等專科學校併入上海大學,與上海大學文學院法律系合併成立上海大學法學院(仍與和原上海法律高等專科學校兩校一體的
上海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辦學地點在上海市青浦區
野馬浜。1993年11月,上海大學文學院設立涉外經濟法系。
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業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新上海大學,上海大學法學院同時併入新上海大學。同年9月,學校成立智慧財產權學院,學院前身是創建於1988年的上海工業大學智慧財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1991年,該中心與復旦大學、
華東政法學院、
上海科技大學、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等單位的相應機構共同組建了“上海科技法律聯合研究所”;1994年9月,在上海科技法律聯合研究所基礎上,由上海大學
錢偉長校長親自倡導與聯繫,香港星光傳呼集團董事長
黃金富先生當年首期各捐贈200萬元人民幣,契約約定十年內今後每年再各捐資100萬元人民幣(總計1200萬人民幣),在
北京大學和上海大學各建立一所智慧財產權學院,這是國內最早建立的兩所智慧財產權學院。方明倫常務副校長親力親為,指揮上海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的建立與建設工程,併兼任智慧財產權學院首任院長。
1998年5月,智慧財產權學院與文學院涉外經濟法系合併成立新的智慧財產權學院,學院下設智慧財產權法系、涉外經濟法系和企業法系,上海大學港澳台法研究中心也掛靠智慧財產權學院。
2004年9月,經
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大學法學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成為獨立設定的市屬本科院校——上海政法學院。
2005年4月,上海大學在智慧財產權學院基礎上重新組建現上海大學法學院,在法學院構建下保留智慧財產權學院建制,辦學地點在寶山區上大路99號上海大學校本部。
學院簡介
上海大學法學院的歷史,最早可追朔到始建於1978年12月的復旦大學分校法律系和建立於1988年的上海工業大學智慧財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45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
博士生導師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4人。現有“上海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1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計畫”3人,“
雙千計畫”2人,國家智慧財產權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1人,國家智慧財產權專家庫專家1人,全國智慧財產權領軍人才2人,現已形成一支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年齡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
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學院現有法學本科專業1個;擁有法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法律碩士專業(法學、非法學)學位授權點;擁有智慧財產權管理和法律金融學等2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學院每年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30名左右,在職法律碩士研究生75名左右。
學院現設1個智慧財產權學院和6個
教研室:法理與法史教研室、憲法與行政法教研室、民商法教研室、刑法教研室、經濟法教研室和國際法教研室;另設2個校級研究中心:上海大學港澳台法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學ADR與仲裁研究院;9個院級研究中心:民商法研究中心、法社會學研究中心、東亞比較法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產權法治研究中心、影視法研究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研究中心、國際法研究中心和競爭法研究中心。
法學院教師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取得了豐碩的教學研究成果。近年來,出版專著、教材100餘部,在《
中國社會科學》、《
法學研究》、《
中國法學》等國內權威期刊和
CSSCI其他學術期刊以及
SSCI上發表學術論文千餘篇,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百餘項,獲得科研經費兩千多萬元,獲得省部級、廳局級科研獎勵數十項。
學院堅持國際化辦學方向,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已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德國、
芬蘭、日本、韓國等國的著名大學法學院建立了良好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關係,每年選拔部分優秀師生赴國外進行交流和學習,並接受海外學生來我院學習和培訓,目前有外國留學生4人。國際化已成為上海大學法學院的品牌。
幾十年來,法學院院已為社會主義法治事業培養了法學專業的本科生、法學
雙學位本科生、專科生、研究生1萬5千餘人。最近幾年,學院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每年有超過35%的本科畢業生進入國內外著名高校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35%以上的本科生通過國家
司法考試。他們中的許多人已成為國家法治建設中的中流砥柱,為國家法治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2008年上海市律師協會進行了首次“
東方大律師”的評選活動,最後評出的十名“東方大律師”中有4人是上海大學法律專業畢業的校友,還有其他多名校友被評為“全國優秀律師”、“上海市優秀律師”。
法學院的願景是到2020年,將法學院辦成一個特色鮮明、全國知名,在上海具有重大影響的法學人才培養與研究基地。學院將堅持創特色、重實踐、國際化的辦學模式,聚焦產權法治研究,發展交叉學科和特色學科,走國際化辦學道路,為社會主義法治事業培養套用型的卓越法律人才。
學院介紹
上海大學法學院是一所培養法律人才的學院,設有智慧財產權學院、民商法、國際法與經濟法、刑法、憲法行政法、法理法史5個教研室、5個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學法學研究所、上海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
學院擁有法學本科專業,一級法學碩士學位授予點,包括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調解與仲裁、智慧財產權等11個二級法學碩士學位授予點和1個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智慧財產權方向管理學博士學位授予點。多年來,學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特別是在民商法、智慧財產權、金融法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具有突出的整體優勢,特色鮮明。智慧財產權學科曾是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現為上海市教委的教育高地項目之一。
上海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是吳仲鋼,主持工作副院長李鳳章。學院現有專任教師4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多名,20多名教師獲得博士學位或在國外有留學經歷。當前正在創特色、入主流、走國際化辦學的道路。
辦學特色
學院以學生為本,全面推行教育教學改革,創造有利於學生早日成才的學習環境,學生修滿專業所需學分即可提前畢業。學院廣泛運用案例教學、模擬法庭和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並取得顯著成果。學院每年選拔學生總數10%的優秀畢業生免試直升研究生,攻讀碩士學位。
學院與上海市多個法院、檢察院和著名律師事務所有長期良好合作關係,並建立了一批學生實習基地,為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創造了條件。法學院學生多次在校市組織的各種演講、辯論和知識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學院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的部分大學的法學院建立了良好的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關係,不定期地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講學和合作研究,每年選派一定比例的優秀畢業生去國外著名法學院交流學習(其中部分有資助)。
上海大學法學院培養的學生在上海司法界具有良好的口碑,滬上許多著名的法官、檢察官和律師都出自本學院。2007年上海市評選的十大東方大律師中,有四人是上海大學法學院的校友。
專業介紹
法學專業本科生培養目標
學院按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的教學理念,培養有理想、有道德、勇於進取、善於創新、掌握法學理論和思維方法,熟悉國際和中國法律,能夠從事各類法律工作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有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民法、刑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智慧財產權法等。
碩士點
博士點
專業名稱
| 設立時間
| 導師
|
智慧財產權管理
| 2007.02
| |
法律金融學
| 2011.12
| |
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學科 | 設立時間 | 導師 |
---|
法學一級
| 2011.04
| |
法學理論
| 2003.09
| 李清偉李建勇瞿琨盧雪峰
|
法律史學
| 2011.04
| 李瑞 潘傳表
|
憲法與行政法學
| 1998.06
| 徐靜琳趙清林陳琦華
|
刑法學
| 1999.12
| 鄭飛 江界華 趙輝
|
民商法學
| 2006.01
| 張秀全李智崔文玉李鳳章李立新石峰
|
訴訟法學
| 2011.04
| |
經濟法學
| 2011.04
| 陳劍平諶瑜李俊峰劉華倪才龍魏艷
|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 2011.04
| 劉俊敏
|
國際法學
| 2011.04
| 沈四寶劉俊敏李本艾素君金成華袁杜娟陳敬根
|
調解與仲裁
| 2011.12
| 沈四寶瞿琨袁杜娟
|
智慧財產權
| 2011.12
| 陶鑫良許春明 王勉青傅文園 袁真富張玉蓉
|
法律碩士 | | |
就業流向
法院、檢察院、海關、工商局、稅務局、司法局、邊檢局等政府機關,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跨國公司、高新技術企業、大中型企業、律師事務所、專利和商標事務所或其他從事法律服務和管理的中介機構等
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66人,專任教師4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8人,在讀博士3人。10餘名教師兼任全國性或地方性研究會的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等。現已形成一支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年齡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
硬體設施
現設1個學院和6個教研室,分別為智慧財產權學院,法理與法史、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經濟法和國際法等6個教研室;另設2個校級研究中心,分別是上海大學港澳台法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學ADR與仲裁研究院;並設有民商法研究中心、法社會學研究中心、東亞比較法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等4個院級研究機構。
辦學成績
35年來,我院培養了法學專業的本科生、法學雙學位本科生、專科生、研究生1萬4千餘人。他們中的許多人已成為國家法治建設中的中流砥柱,為國家法治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2007年上海市評選首屆“十大東方大律師”,獲此殊榮的10人中,4人是上海大學法學院的校友。
法學院教師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取得了豐碩的教學研究成果。近年來,出版了專著、教材100餘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國內權威期刊和CSSCI其他學術期刊,以及SSCI上發表學術論文千餘篇,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百餘項,獲得科研經費兩千多萬元,獲得省部級、廳局級科研獎勵20多項。
院系分別
本科 | 法學專業 |
博士生 | 智慧財產權管理 |
法律金融學 |
碩士 | 民商法學 |
法學理論 |
法律史 |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
刑法學 |
訴訟法學 |
經濟法學 |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
國際法學 |
軍事法學 |
調解與仲裁 |
智慧財產權 |
(以上信息來自上海大學法學院)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院長 | |
黨委書記 | 吳仲鋼 |
副院長(主持工作) | |
副院長 | |
|
黨委副書記 | |
工會主席 | |
(以上信息來自上海大學法學院)
歷任領導
單位
| 院長/主任
| 書記
| 副院長/副主任
| 副書記
|
復旦大學分校 政治系、政法系
| 王文昇(1978-1982)
| 崔玉華(1978-1982)
| 徐逸仁(1978-1982)
| |
|
復旦大學分校 法律系
| 徐逸仁(1982-1985)
| 陳有生(1982-1984,代)
| 陳漢生(1982-1985)
| 石峰(1982-1985)
|
| 鄒瑞安(1984-1985,代)
| 邱國梁(1982-1985)
| |
上海大學文學院 法律系
| 徐逸仁(1985-1986)
| 鄒瑞安(1985-1986,代)
| 陳漢生(1985-1990)
| 石峰(1985-1986)
|
莊金鋒(1987-1990)
| 虎世和(1987-1990)
| 陳大鋼(1985-1986)
| 鄭仲炎(1986-1990)
|
徐逸仁(1990-1993)
| 陳漢生(1990-1993)
| 邱國梁(1987-1990)
| 葛建華(1990-1993)
|
| | 倪才龍(1990-1993)
| |
| | 翟建(1990-1993)
| |
| | 鄭仲炎(1990-1993)
| |
上海大學文學院 涉外經濟法系
| 陳漢生(1993-1997)
| 石峰(1993-1998)
| 倪才龍(1993-1996)
| 李秀蓉(1993-1997)
|
陳劍平(1997-1998)
| | 鄭仲炎(1993-1994)
| 包遠寒(1997-1998)
|
| | 徐靜琳(1993-1998)
| |
| | 陸建承(1996-1998)
| |
| | 包遠寒(1996-1998)
| |
上海大學 智慧財產權學院
| 方明倫(1994-2002)
| 程璞(1994-2002)
| 許瀛濤(1994-2002)
| 石峰(1998-2005)
|
陶鑫良(1994-2002,常務副院長)
| 張力央(2002-2005)
| 程璞(1994-2002)
| 周雅薇(1998-2002)
|
陶鑫良(2002-2005)
| | 陳劍平(1998-2003)
| 王沁(2002-2005)
|
| | 單曉光(2000-2003)
| |
| | 姚鍔(2003-2005)
| |
上海大學 法學院
| 王衛國(2005-2006)
| 張力央(2005-2008)
| 祿正平(2005-2006,執行副院長)
| 王沁(2005-2011)
|
趙萬一(2006-2008)
| 胡建國(2008-2014)
| 陶鑫良(2005-2009)
| 劉勁松(2006-2008)
|
沈四寶(2008-至今)
| 吳仲鋼(2014-至今)
| 姚鍔(2005-2011)
| 傅新華(2011-至今)
|
李清偉(2011-2014,執行院長)
| | 張秀全(2008-2014)
| |
| | 劉俊敏(2011-至今)
| |
| | 李鳳章(2014-至今,主持工作)
| |
| | 許春明(2014-至今)
| |
(以上信息來自上大法學院)
發展目標
法學院根據上海大學的總體定位和整體戰略目標,根據上海市和長江三角洲在新世紀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規劃,根據學院的現狀和可能發展條件,經多次研究討論,提出以下發展目標:服務上海、面向全國,以民商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智慧財產權管理為法學學科重點發展方向,以學科建設為主導,以研究生教育為中心,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著力打造好在“上大法學大講堂”、《上大法學文庫》、《上大法律評論》三個學術平台。2010年前完成學院由教學研究型向研究教學型的轉化。到2020年,將上大法學院辦成一個特色鮮明、門類齊全、全國知名,在上海具有重大影響的綜合性大學的研究教學型法學院。2030年前躋身於國際知名法學院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