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歷史文化街區

上海外灘歷史文化街區

外灘歷史文化街區範圍為由黃浦江-延安東路-河南中路-河南北路-天潼路-大名路-武昌路所圍合的區域,總面積約101公頃。為2003年11月上海市政府首批批覆的12個歷史文化風貌區之一。2015年4月,又以其“萬國建築博覽”的特色入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發展進程,風貌特徵,主要建築,建築,道路,綠地,水體,肌理,環境,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本風貌區在唐代已成陸,隸屬華亭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劃歸上海縣、隸屬高昌鄉至明清兩代。1843年上海開埠後,本風貌區在蘇州河以南的部分被闢為英租界,1848年本風貌區蘇州河以北的區域被美國租用,造成美租界的既成事實,1862-1863年,英美租界合併,1899年正式改稱“上海國際公共租界”,並不斷向外擴充。1943年,汪偽政府“收回租界”,本風貌區屬第一區。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上海市政府將上海劃成32區,本風貌區蘇州河兩側分屬黃浦1區和虹口16區。1949年以後,本風貌區蘇州河兩側分屬黃浦區和虹口區。

發展進程

外灘原為上海縣城北面的江(吳淞江)、浦(黃浦江)交匯之地、一處稱“李家場”的荒蕪的淺灘。其間“溪澗縱橫、蘆草叢生”,三兩茅舍與荒冢散布其中,沿灘有一條狹窄的泥路,供船夫拉縴時行走。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後簽定的《南京條約》,使上海成為“五口通商”的港口之一。1845年,英國領事手持《土地章程》,強租這塊灘地,並確定吳淞江與洋涇浜之間的江面為英船下錨地。英國人之所以看中外灘這處荒灘,原因是一方面它鄰近商業發達的縣城又無城牆的限制,有廣闊的發展餘地,同時又可沿吳淞江溯流而上到達江南富庶之地或出吳淞口溯長江而上深入中國內地。隨即,西方各國的殖民者、冒險家、商人、傳教士等紛紛來此,成立領事館、洋行等並建造屋舍,開埠當年就有怡和、仁記等洋行開張,一年後洋行達11家,十年後有120多家。1846年英國領事館在外灘興建館舍後,三五年間又有法國、荷蘭、德國、奧地利、西班牙等國在外灘或附近設立領事館。外灘成了上海“十里洋場”的起點,成為殖民者控制上海的重要據點,也揭開了中西融合的近代上海發展的序幕。
由於當時東印度公司的英國商人都喜歡在海濱、河岸建立自己的商埠,把東方殖民城市的近水灘涂稱為Bund,1886年5月英國人正式命名吳淞江與洋涇浜之間這段臨江1.5公里的水域為“外灘”。
最初,外灘的建築多沿黃浦江西岸建造,臨江建築與漲潮線之間,留下二丈五尺(30多米)寬的灘地,以便起卸黃浦江上的船運貨物,但地勢低洼,常遭水淹,因此外灘的第一個公共工程,就是對外灘灘涂的改造,填平浦灘、墊高纖道、路面用卵石、煤屑等鋪築,臨江種植樹木,建成了外灘最早的臨江大道,當時大道的寬度為18米。後由於交通工具由轎子到馬車、汽車的發展更替,使外灘大道每每需要拓寬,一百多年間外灘不斷地向東黃浦江新的灘地拓展:二十米、五十米、八十米……。外灘的建築輪廓線也在漸漸升高:二層、五層、七層……,一個生氣勃勃的城市,便是這樣向水平和垂直方向伸展。
外灘的建築從一開始就不是中國式的,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外灘領事館、洋行、住宅等建築實際上是一種在孟買、馬六甲、澳門和香港等地流行的適合東南亞熱帶氣候的“殖民地風格”建築,為正方形兩層樓建築,四面有騎樓,大窗戶,由於上海的氣候條件與熱帶有較大的區別,這種建築形式被證明不適合上海,後來就很少採用了。大約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外灘的建築開始按當時歐美通行式樣和最高標準設計建造,滙豐銀行、德國總會、華俄道勝銀行顯露出在上海的外國商人的巨大財力;1906年,匯中飯店的拆舊屋重建成為上海高層建築的先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後建造的上海總會、滙豐銀行、海關大樓、橫濱正金銀行都是當時歐洲大城市中流行的仿文藝復興式等各式大型公共建築風格,外立面用花崗岩巨石壘砌而成,正面的廊柱飾以花紋雕刻,富麗典雅,外灘成了一塊歐洲以外最歐洲化的街區。受商業利益的驅動和正身言明的心態,洋行大班們不惜巨資,新建、翻建外灘各大樓,結果樓越造越高、越造越精美、氣派,很少有建築使用了50年不翻建的。滙豐銀行、沙遜大廈、中國銀行、怡和洋行、百老匯大廈、亞細亞火油公司、上海總會等建築,都代表了當時建築最輝煌的成就,許多中國及世界著名的設計師或機構參與了外灘建築的設計,營造隊伍也堪稱一流,使上海在二三十年代成為追步芝加哥、紐約的世界第三大高層建築市場,發展勢頭甚至超過歐洲。

風貌特徵

外灘是中心城十二個歷史文化風貌區中發展較早、最具亮點和世界級知名度、優秀歷史建築最為密集、建築最為精彩絕倫的風貌區。外灘的建築面貌基本形成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金融貿易建築為代表,一些主要建築如滙豐銀行、海關大樓、怡和洋行、沙遜大廈、上海總會等代表了當時世界建築的最高成就。外灘建築群與上海郵政總局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由於建造時西方復古主義盛行,外灘建築具有鮮明的歐洲新古典主義和折衷主義風格,外觀精緻,細部優美,建築上充滿了古希臘式、哥德式、巴洛克式、西班牙式等不同風格的豐富精美的雕刻和裝飾,散發著濃郁的異國情調。
外灘,曾是舊上海以及中國乃至遠東地區的金融中心,號稱“中國的華爾街”,是上海十里洋場的起點,是上海一百多年來發展與繁榮的象徵,濃縮了中國近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變遷,對整箇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社會、政治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是一個人文薈萃、頗具象徵意義的區域。

主要建築

風貌區內的建築、具有一定規模的完整歷史街區、典型的道路尺度與街廓景觀,以及典型的、成片的歷史環境要素,如綠化、院落、牆面、鋪砌等,都是風貌區的保護要素。

建築

地區有歷史形成的金融貿易、商業、辦公、旅館、文化娛樂、宗教等多種類型的近代公共建築和居住、市政、特殊建築等。包括外觀式樣與設計手法、典型裝飾風格與建造材料、內部平面布局以及其它有特徵的建築元素。

道路

道路呈方格網布局,道路網密度較高,一般道路間隔在100-150米之間,街坊被道路劃分得規則而狹小。街道路幅寬度有限,而沿線建築高度較高,道路高寬比一般在2:1左右,有的甚至高達3-4:1,街道界面連續,沿街道形成垂直連續的“街牆”。

綠地

綠化主要集中在黃浦江和蘇州河沿線,其中位於黃浦江蘇州河交匯處的黃浦公園是上海最早的公園,上海開埠初期即開始建設,1868年完工,曾名公家花園、外國花園、大橋公園、黃浦灘公園、外灘公園等,建國後改為黃浦公園。初建時僅對外國人開放,在上海人民的抗議之下,該公園於1928年對中國人開放。黃浦公園沿黃浦江呈狹長的帶狀分布,南側入口處假山、人造瀑布、水池等,八十年代進行了局部改造,新增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等。公園內現仍保存多棵古樹名木,沿途濃蔭夾道。
蘇州河南側、四川路橋以西的綠地也是本區較早建成的公園,建於1890年,是上海最早對華人開放的公園之一,曾名新公園、華人公園、中國公園等(相對於外灘公園的建成時間及不對華人開放而命名),公園沿蘇州河呈狹長的帶狀分布,當時園內還設有日晷台,園中有上海道台所題“寰海聯歡”的匾額,但園內設施較外灘公園簡陋。建國後改為河濱公園,八十年代中期、本世紀初的兩次改建,形成現在面貌。
本風貌區內綠化條件較好、古樹名木集中的綠地還有聖三一堂周邊、原英國領事館兩處。原英國領事館以較大面積的草坪上種植各種樹木,呈現典型英國園林的風格,基本保持了建成時的原貌,是本風貌區唯一沒有改造的綠地。聖三一堂周邊用地侷促,布置為小遊園的格局,提供一處供市民休息交流的場所。

水體

黃浦江是上海的第一大河,蘇州河是其重要的支流,均為上海中心城最重要的景觀河道,兩條河流在本風貌區交匯,黃浦江的開闊、蘇州河的蜿蜒本身提供重要的景觀,並與建築相互襯托,形成不同界面、質感的對比之美,提供充裕的觀賞空間。

肌理

外灘風貌區肌理主要為傳統的格線狀城市街道結構,形成眾多街廓方正的街區和連續密實的建築臨街面,大部分街坊密度較高,建築平面充分結合基地形狀布局,建築間的空隙較小,街坊內部的“空”處極為有限,在以非居住建築為主的街坊尤為明顯。通過現狀圖與1948年行號圖比較後發現,在街巷格局、地塊劃分和建築布局方面,本風貌區大部分的街坊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肌理特徵。

環境

環境保護要素主要是指歷史形成的各種類型的綠化環境,包括行道樹、古樹名木以及歷史形成的構築物和地面鋪裝等其它環境要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