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團中央舊址
- 地理位置:上海市淮海中路567弄6號
- 開放時間:9時~11時、13時~16時
- 所屬國家:中國
歷史回顧,展館內容,展館介紹,新科技套用,參觀指引,
歷史回顧
上海團中央舊址位於盧灣區淮海中路漁陽里6號。在1920年3月被共產國際代表魏金斯荃的翻譯楊明齋租賃下來,作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活動場所。1920年8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發起組織建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團中央機關設此。為培養青年幹部學習外語,閱讀外文馬克思主義著作並去國外學習,團中央在此創辦“外國語學社”,教授俄、英、法文,教師有楊明齋夫婦、李漢俊、李達等。在此學習的有劉少奇、任弼時、羅亦農、蕭勁光等。1921年1月後,他們又陸續赴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舊址為一幢二上二下老式石庫門房屋,樓下是教室,有課桌長凳。樓上廂房是劉少奇、任弼時等人的宿舍,客堂樓上是團中央辦公處。在這幢房子裡還有楊明齋辦的華俄通訊社。上海最早的工會組織機器公會發起會也設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展館內容
2001年,上海市委和共青團中央對漁陽里進行全面整修擴建,並成立舊址紀念館。紀念館包括序廳、中國青年英模展廳、上海青年運動史展廳等五個部分。
在歷史照片、珍貴實物、藝術品、模擬場景等傳統展示方式的基礎上,舊址內增加了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多媒體和互動項目,如多棱翻動牌、網路遊戲、檢索點播台以及融大螢幕投影、動態布景、幻影成像於一體的多媒體情景劇等,因此這裡更吸引青少年參觀者。
漁陽里團中央舊址紀念館向青年學生展示了五四運動以來的33位青年英模人物和群體如張海迪、雷鋒、楊利偉、邱少雲、董存瑞、羅盛教、黃繼光、中國女排等的感人事跡,向當代青少年昭示了各個時期青年英模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品質。
展館介紹
1號到5號的展館則分為序廳、團中央機關舊址歷史展廳、中國青年英模展廳和上海青年運動史展廳四個部分,內容和形式都力求新穎。在序廳內,巨幅銅版畫展出了歷代青年英模的形象,其中既有夏明翰、劉胡蘭等老一輩英雄,也有姚明、楊利偉等新時期青年。而在一方“中國青年志願者”的展板上,還看到了“中國十大傑出志願者”、兩度支教西部的復旦大學學生馮艾的笑臉。紀念館編制了一套20分鐘的多媒體情景劇,介紹了五四運動以來,幾代中國優秀青年投身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情景劇採用了聲光電風等實景元素和實物背景,力求再現真實場面,以取得生動的教育效果:在劉胡蘭就義的場景中,“舞台”上方風雪交加;百萬雄師過大江時,第一排觀眾身上還濺上了“江水”。
新科技套用
有別於傳統紀念館,新建成的漁陽里團中央舊址紀念館增加了多媒體和互動項目的比重,令人耳目一新。在一台薄型的掛壁式顯示屏前,通過操縱遊戲手柄,就可以進行學雷鋒的網路遊戲了。遊戲中人物的形象立體生動,情節設計也很巧妙。在馬路上來往的行人間穿梭,一旦你“操控”的小人及時幫助了他人,或勸阻了不文明行為,你的得分就相應增加。在遊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進行了一次“七不”教育。播放多媒體情景劇的“大舞台”也是展館內的一大亮點。除動態布景、大螢幕投影、幻影成像等合成技術,這個“舞台”還首次配上聲光電等實景元素。當播放劉胡蘭英勇就義的片段時,配合風雪交加的畫面,“舞台”上方居然也吹出了陣陣涼風,著實讓觀眾“身臨其境”了一回。而當畫面上諸多帆船齊刷刷拉起風帆,天空中散開禮花,昭示著渡江戰役的勝利時“舞台”內竟神奇地向外噴射出多道水柱。面對如此真切的“現場感”,觀眾來不及躲閃,卻不由感嘆設計的巧妙。在展館內的四個觸控螢幕上,參觀者不僅能自由點播各類革命歌曲、觀賞經典革命題材電影,還能通過生動的flash動畫欣賞革命詩抄。而一旁的“英模走廊”更是以每10秒的翻轉速度展示各個時期的傑出青年。相比較“活潑”的青年英模展廳,漁陽里團中央機關舊址歷史展廳似乎比較嚴肅。在這裡陳列著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任書記俞秀松烈士的遺物:眼鏡、書信、棉衣、筆筒等。這些是由俞秀松的遺孀安志潔女士捐獻的。此外,1922年3月,團中央“一大”的簽到簿、團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會議記錄等珍貴藏品,也讓參觀者從中多多少少體會到歷史的厚重感。
參觀指引
開放時間:9時~11時、13時~16時
公共運輸:公交920、146、911、926路,軌道交通1號線、軌道交通13號線可達
票 價:每人每張全價元;該館對青少年團體預約免費參觀,個人免費參觀,同時,在序廳免費為青少年舉行入團(隊)宣誓儀式、18歲成人儀式等活動提供場地和幫助。
服務方式:面向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黨組織提供一站式服務和優惠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