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大學教授救國會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上海知識分子的抗日救亡團體,於1936年1月10日,以顧名、沈鈞儒、周新民、章乃器、汪馥炎等為首的60多位上海各大學教授發起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各大學教授救國會
- 創建時間:1936年1月10日
上海各大學教授救國會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上海知識分子的抗日救亡團體,於1936年1月10日,以顧名、沈鈞儒、周新民、章乃器、汪馥炎等為首的60多位上海各大學教授發起成立。
上海各大學教授救國會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上海知識分子的抗日救亡團體,於1936年1月10日,以顧名、沈鈞儒、周新民、章乃器、汪馥炎等為首的60多位上海各大學教授發起成立。企業文化該會提出,在圍難當頭之時,教師應與青年...
21日上海婦女界救國會成立。27日上海文化界救國會成立。隨後,學生、大學教授、職員、工人救國會成立。1936年1月28日上海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推沈鈞儒等為主席。5月31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全救)在上海成立,推宋慶齡、何香凝、...
1955年至1958年,舒文在中共上海市委負責高校和科學部門工作,主要是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根據黨組織的統一布置,曾吸收一大批夠黨員條件的著名教授、專家入黨,加強了黨在科學、教育工作中的領導。1958年至1966年,舒文負責上海市科學...
上海各高等學校學生舉行抗日救國示威遊行,陳傳綱是復旦大學副總指揮。1936年一1940年,先後在上海、武漢、成都積極參加抗日救亡工作,並任成都朝陽學院教授。193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到延安,先後任延安行政學院教育處、研究處處長...
1930年5月離開倫敦,遊歷歐洲大陸,途經蘇聯回國,受聘上海光華大學政治系主任兼教授,隨後又任文學院院長,並在中國公學等校兼課。抗戰期間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發表《救亡兩大政策》,主張抗戰,並發起組織上海各大學教授抗日救國會,任...
他的碩士論文《對數勢論》得到了教授們的稱讚。從此,他開始了漫長的教學和學術研究生涯。最初,他在聖約翰大學任教至1945年,1946至1949年,在之江大學和上海工專任講師和副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應聘於東北工學院,擔任數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上海《新聞日報》編委兼採訪部主任、副總編輯,中國新聞社理事和復旦大學新聞系兼職教授。 人物生平 陸詒(1911年—1997年),字翼維。生於上海縣魯匯鎮(今屬上海市閔行區)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民主...
1932年,創立國內第一家中國人自辦的信用調查機構——中國徵信所,自任董事長。1935年,受聘於光華大學、滬江大學教授,兼任中興信社幹事,中國大學工商管理系主任。同年,沈鈞儒,鄒韜奮,陶行知,李公朴等組織上海救國會,發表宣言,...
創辦黨的經濟機構,為黨籌措活動經費。參加工商界上層人士的聚餐會,廣交朋友;利用社會關係,開闢溝通國統區與解放區之間的水陸交通線,領導組織上海各大學教授聯誼會(大教聯),開展反美反蔣鬥爭;領導上海四鄰江浙地區黨組織開展敵後游擊...
彭文應於1932年回國後,在上海法學院、光華大學擔任教授,並擔任王造時主編的《主張與批評》《自由言論》雜誌的主要撰稿人,發表了《社會主義之路比較可通》、《剿民乎?剿匪乎?》等文章,主張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1935年,彭文應參加上海各界救...
他的文章受到學術界的重視。民國24年12月,回響中國共產黨《為抗日救國告同胞書》的號召,與沈鈞儒等一起發起籌建上海文化界救國會,並當選執行委員。民國25年1月與沈鈞儒、潘大逵等人發起成立上海市大學教授救國會。同年,在《申報月刊...
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他立志走實業救國的道路。在交通大學實業管理專業學習期間,他聯合進步學生髮起成立了交大救國會,並被推選為該救國會執行主席。他積極聯繫上海各大學學生會,共同向市政府請願呼籲,力主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40年他...
是年因豫湘桂戰起赴重慶,任四川省銀行經濟研究處專員、重慶大學法學院經濟系教授,並參與中國民主建國會籌建工作;12月,當選為民主建國會總會理事,出任總會《民訊》刊物總編。1946年7月,在上海任《僑聲報》經濟主筆和《經濟日報》總...
“一二・九”前夕,全體學生大會通過,學生會改名學生救國會。馮友蘭教授從歐洲及蘇聯歸來,我們請他報告“蘇俄觀感”。事後一天,國民黨便衣特務數人,突然闖入圖書館大樓他的辦公室,將他押上小汽車,綁架到保定去了,一個禮拜才放...
九一八事變後,曾參與上海200餘名大學教授聯合署名的致國民黨寧粵和平統一會議諸中委電,要求抵禦外侮,尊重民權。“七君子事件”後,以醫生的身份設法入獄為七人診病,藉以溝通訊息,經常奔走於蘇、滬之間,傳遞信息,配合營救工作。同時代...
1930年回國,歷任上海法學院、清華大學、北平大學、朝陽大學等法律系教授、系主任。1936年,國民黨逮捕上海各界救國會鄒韜奮、沙千里、沈鈞儒、章乃器、李公朴等“七君子”,他義憤填膺,毅然替他們擔任義務辯護。盧溝橋事變後,他在廬山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