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住宅建設志》是一本圖書。圖書總共分為三個大篇,第一篇是舊有住宅,第二篇是新建住宅,第三篇是舊住宅改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住宅建設志
- 外文名:The residence construction in Shanghai
- 第一篇:舊有住宅
- 第一篇:新建住宅
- 第三篇:舊住宅改造
目錄,舊有住宅,
目錄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篇舊有住宅
第二篇新建住宅
第三篇舊住宅改造
第四篇商品住宅建設
第五篇配套設施建設
第六篇組織實施
附錄
編後記 編纂審定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舊有住宅
概述
上海在北宋年間,已有商肆及專收酒稅的上海務。此時上海已形成聚落,後逐漸發展成為海運貿易港口集鎮,宋鹹淳三年(1267年)前後設上海鎮,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設上海縣,成為海濱名邑,居住用房和商業用房日漸增多,鱗次櫛比,日趨繁榮。城內外許多老宅基翻建成私家宅第,有陸家宅、翁家厙、王家宅、東西凌家宅等。古代上海民居多為我國江南傳統建築式樣,有粉牆黛瓦的樓房、素樸的平房,也有貧民搭建的茅屋和草棚。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後,外國列強脅迫清政府簽訂《上海土地章程》,劃出外灘附近的洋涇浜(今延安東路)以北至李家宅(今北京東路),黃浦江至界路(今河南中路)的830畝土地為英人居留區域界址,並建造了許多西式房屋自住,華洋分居的狀況由此形成。清鹹豐三年(1853年),小刀會農民起義,清軍在鎮壓小刀會的過程中,焚毀了老城廂的大量房屋,加之外地的地主、富豪紛紛逃亡租界,租界內人口劇增,住房嚴重緊缺。外國商人趁機建造多幢簡陋木板房屋出租牟利,這是上海最早出現的歐洲聯列式里弄住宅。後因此類簡陋木板房極易引起火災,被租界當局取締。此時,磚木結構、立帖式的老式石庫門裡弄住宅應運而生,其總體布局為聯列式住宅的形式,而單體平面及結構則脫胎於中國江南傳統住宅的式樣。隨著租界不斷擴展和民族工業的發展,民國8年(1919年)後,為適應居民中大家庭的解體和社會不同階層的生活需求,開始出現一種改良式的新式石庫門裡弄住宅,以及一批廣式里弄住宅。此外,部分中外工廠主還利用工廠附近的廉價土地,建造了為數極少的工房(後稱“舊工房”),租賃給本廠職員、工人及家屬居住。
20年代初,上海的資本主義工商業有較大發展,社會貧富之間的差距擴大,為適應富裕階層的需求,在新式石庫門裡弄住宅的基礎上,演變出一種新式里弄住宅。這種住宅以磚木結構替代立帖結構,並注意環境幽靜和衛生設備齊全。民國26年(1937年)前後,又出現花園裡弄住宅。由於花園裡弄用地面積大,投資也大,遂又轉向興建集居型公寓里弄住宅,其層數一般為二至四層。這類花園裡弄住宅和公寓里弄住宅數量較小,居住對象多為中上層資產階級和高級知識分子。
20年代後,隨著歐美建築式樣不斷翻新,新型建築材料的發展,以及工程技術的進步,西方各國不同風格的獨院式花園住宅引入租界。中國富有階層也隨之仿效建造。30年代後,上海地價暴漲,房地產商為追求高額利潤,紛紛投資房地產業,沿南京路、淮海路等交通幹道自東向西延伸,建造花園住宅和高層公寓。
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棚戶、簡屋的急劇發展。由於戰亂和災荒,外地大量貧困農民來上海謀生,因無力租賃房屋,便在路旁、河畔、車站、碼頭附近,以及工廠周圍的空地上,搭建棚戶、簡屋棲身。民國14年(1925年)以後,租界當局和上海市政府還常常以整頓棚戶區為由,多次加以取締,遭到棚戶居民的強烈反抗和鬥爭。民國17年(1928年),上海市政府為安撫民心,在全家庵(今臨平北路)、斜土路和交通路建造平民住所,計房屋614間。其後又在大木橋路、其美路(今四平路)、普善路和中山路(今中山北路)建造平民村,計住房千餘間。然而棚戶簡屋與日俱增的勢頭繼續不減。據1949年統計,在當時市區82.4平方公里範圍內,住宅面積為2359.4萬平方米,全市人均居住面積為3.9平方米。在各類住宅中,公寓101.4萬平方米,占4.29%;花園住宅223.7萬平方米,占9.48%;新式里弄469.0萬平方米,占19.88%;舊式里弄1242.5萬平方米,占52.66%;簡屋、棚戶322.8萬平方米,占13.68%。此外,還有一定數量的明、清時期的古老住宅,僅在南市區尚存的百年以上宅第就達5.3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