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政府志》是《上海人民政府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人民政府志
- 作者:《上海人民政府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介紹:本志主要記述上海市人民政府重大決策、重要政務活動和主要政績以及機構沿革、人事更迭等內容。
作品目錄
封面
上海人民政府志
著作權頁
圖片
上海市市花·白玉蘭
上海市行政區域1950
上海市行政區域1998
1949年9月,市長陳毅為市政府秘書處編印的第一期《市政公報》題詞
上海市人民政府大道辦公樓(1995年7月至今)
上海市人民政府福州路辦公大樓(1949年5月至1956年5月)
上海市人民委員會、上海市人民政府外灘辦公樓(1956年5月至1995年7月)
陳毅
柯慶施
曹荻秋
蘇振華(市革委會主任)
彭沖
汪道涵
江澤民
朱鎔基
黃菊
徐匡迪
1961年5月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上海電機廠與職工歡度“五一”國際勞動節
1957年12月,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上海郊區視察,了解農民生產及生活情況
1958年4月,國家副主席朱德在上海視察,參觀上海絹紡廠
1960年5月1日,國務院副總理陳雲由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市長柯慶施陪同與上鋼一廠工人共慶“五一”國際勞動節
1993年1月,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由中共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市長黃菊陪同在上海視察
1995年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由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黃菊、市長徐匡迪陪同在上海視察
1990年4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鵬在上海大眾汽車公司成立五周年慶祝大會上,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宣布同意上海加快開發開放浦東
1994年11月,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在上海視察益昌薄板公司
1954年2月,市長陳毅在上海市普陀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上投票選舉上海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 1955年12月,市長陳毅在市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治報告
2 1956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柯慶施在市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作工作報告
3 1964年9月,常務副市長曹荻秋在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市人委工作報告
4 1979年12月,市革命委員會主任彭沖在市七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5 1981年4月 市長汪道涵在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6 1955年2月,副市長潘漢年在市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作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
1 1988年4月,市長江澤民在市九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2 1989年4月,市長朱鎔基在市九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3 1991年4月,市長黃菊在市九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4 1995年8月,市長徐匡迪在市十屆人常委會第二十次(擴大)會議上作市政府上半年工作報告
1972年2月27日,美國總統理察·尼克森(右一)在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陪同下,訪問上海,於28日簽訂中美聯合公報。上海舉行宴會歡迎美國總統訪滬
1963年2月,高棉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右四)訪滬,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右五)、常務副市長曹荻秋(右三)陪同貴賓出席歡迎晚會
1957年4月26日,上海市人委舉行宴會,歡迎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左)訪滬,常務副市長曹荻秋與貴賓在宴會上交談
1986年10月15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左一)訪問上海,市長江澤民(右二)舉行宴會,歡迎項國貴賓訪滬
1996年4月26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巴耶夫、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卡耶夫、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赫諾夫出席在上海舉行的《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協定》簽字儀式,在儀式上五國元首互致祝賀
1984年4月30日,美國總統里根和夫人訪問上海,市長汪道涵陪同貴賓觀看兒童表演
1949年7月,上海受特大颱風襲擊,市長陳毅(右三)視察受損海搪,並指示要組織搶修
副市長趙祖康(中)在基層視察並與技術人員研究設計圖紙
1959年6月,副市長榮毅仁(後)視察郊區,察看油菜生長情況
1998年10月29日,市長徐匡迪(左三)、常務副市長陳良宇(右二)、副市長韓正(左二)視察浦東國際機場,並聽取機場建設指揮部匯報
1986年11月,市長江澤民(左一)下基層視察城市建設工作
1990年3月,在上海調研的國務院副總理姚依林(左一)與市長朱鎔基(左二)、副市長倪天增(右一)一起共同研究開發浦東規劃
1993年7月,市長黃菊(左二)下基層參觀考察
1995年5月,市長徐匡迪(左三)、常務副市長陳良宇(左四)下基層調查研究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綜合改造後的人民廣場全景
上海博物館
上海大劇院
上海展覽中心(原中蘇友好大廈)
上海馬戲城
上海圖書館
上海體育場
綜合改造後的外灘新貌
外灘人民英雄紀念塔
南京路商業街
豫園之夜
浦東國際機場候機樓
橫跨黃浦江兩岸的南浦大橋
內環線漕溪北路交通立交
延安東路越江隧道
捷運一號線
1956年改造完成的肇嘉浜路
改造前的肇嘉浜,滿浜污水,兩岸全為茅棚簡屋
新建住宅小區
1952年建成的上海解放後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
普陀區藥水弄解放初是一處居住條件很惡劣的棚戶區,解放後,市人民政府對這一地段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圖為1990年改造後的藥水弄新貌
上海研製的長征四號火箭
由上海飛機製造廠組裝的MD-82麥道飛機
1960年4月,江南造船廠自行設計製造的“東風”號萬噸遠洋輪下水
1962年6月,上海自行設計製造的1.2萬噸水壓機投產
上海製造的第一台60萬千瓦汽輪發電機
金山上海石油化工總廠
由上海建造的遠洋貨櫃運輸船
日新月異的上海港
上海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鋼鐵總廠
中德合資上海大眾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廠轎車生產線
夏普空調生產線
郊區聯合收割機在進行麥收作業
郊區農場採用無土栽培技術發展蔬菜生產
郊區通過建設大棚和溫室設施發展蔬菜生產
市郊新建的農民新村
上海證券交易所
浦東陸家嘴金融開發區
浦東新區軟體園
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管理委員會
虹橋開發區
坐落在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三菱電梯有限公司
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的朗訊科技
上海大學寶山校園新貌
交通大學閔行校區新貌
復興高級中學教學綜合樓
市第六人民醫院外科醫生陳中偉(右一)察看斷手再植手術後傷員的康復狀況
新建的上海華山醫院病房樓頂部建有直升機停機坪,是上海唯一用於急救的門診停機坪
上海貫徹“雙百”方針,優秀劇目不斷湧現,圖為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上)、京劇《曹操與楊修》(下)劇照
1961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6屆世界桌球錦標賽上,中國桌球隊首奪得男子團體冠軍,主力隊員中有兩名上海運動員,他們是李富榮(左一)、徐寅生(左三)
1984年9月,朱建華代表中國參加第23屆奧運會,以2.31米的成績獲銅牌,成為解放後新中國第一位獲奧運田徑獎牌的選手
序言
凡例
目錄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篇 政權、政務
概述
第一章 建立人民政權
第一節 成立軍管會、市政府
第二節 接管上海
第三節 團結各界人士,建設新上海
第四節 民主建政
一、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
二、市協商委員會
三、區各界人民代表會議
第二章 鞏固政權
第一節 反封鎖、反轟炸
第二節 抗美援朝運動
第三節 鎮壓反革命運動
第四節 “三反”、“五反”運動
一、“三反”運動
二、“五反”運動
第三章 職能、機構
第一節 市人民政府(1949.5~1955.2)
第二節 市人民委員會(1955.2~1967.2)
第三節 市革命委員會(1967.2~1979.12)
第四節 市人民政府(1979.12~1998.12)
194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23個)
1955年上海市人民委員會工作部門(56個)
1967年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工作部門(28個)
198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76個)
199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58個)
199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56個)
第四章 區政、縣政
第一節 行政區劃
第二節 區縣政府
一、體制
二、機構
三、職權
第三節 浦東新區管委會
第四節 街道辦事處和鄉鎮政府
一、街道辦事處
二、鄉、鎮政府
第五節 簡政放權
一、市、區管理職權的調整
二、向區、縣下放事權
三、強化區、縣職責
四、簡政放權的成效
第五章 公安工作
第一節 肅特剿匪,安定社會
第二節 治安管理
一、收容、遣送盲流人員
二、公共場所和特種行業管理
三、槍枝彈藥及危險物品管理
第三節 社會改造
一、禁菸毒
二、禁娼妓
三、禁賭博
四、掃黃
第四節 打擊經濟犯罪
第五節 治安綜合治理
一、組織和部署
二、打擊刑事犯罪
三、治安防範
四、幫教違法青少年
第六節 群防組織
一、治安保衛委員會
二、工人糾察隊
三、治安聯防隊
第七節 戶籍管理
一、常住戶口管理
1949~1998年上海市戶籍人口總戶數、人口數統計表
二、暫(寄)住人口戶籍管理
第八節 交通、消防管理
一、交通管理
二、消防管理
1949~1998年上海部分年份機動車數量統計表
1950~1998年上海部分年份火災統計表
第六章 政府法制建設
第一節 行政立法
一、法規規章性檔案的制定
二、地方性法規草案的起草
三、政府規章的制定
四、提高行政立法水平的措施
第二節 檔案清理
一、法規規章性檔案清理
二、規範性檔案清理
第三節 行政執法
一、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實施
二、法制監督
三、執法檢查
第七章 司法行政
第一節 法制宣傳教育
一、法制宣傳
二、教育培訓
第二節 法律服務
一、律師業務
二、公證業務
三、基層法律服務
第三節 人民調解
第四節 監獄工作
一、機構體制
二、監所建設
三、獄政管理
四、教育改造
第五節 勞動教養
一、機構體制
二、場所建設
三、所政管理
四、教育改造
第八章 行政監察
第一節 發展歷程
第二節 監督檢查
第三節 案件查處
第四節 幹部廉潔自律
第五節 糾正不正之風
一、公開辦事制度
二、糾風戰役
三、專項治理
四、行風評議
第六節 制度和規定
一、制度
二、規定
第九章 人事管理
第一節 任用與培訓
一、工作人員來源
二、任免許可權和程式
三、培訓制度
第二節 考核與獎懲
一、考核
二、獎懲
第三節 工資與福利
一、工資制度
二、福利制度
第四節 離退休與退職
一、離休制度
二、退休制度
三、退職制度
第五節 引進與交流
一、幹部調配
二、專業技術人員流動
三、浦東新區的人才引進
四、國際人才交流
第十章 政務建設
第一節 科學民主決策
第二節 接受監督、民主協商
一、報告工作、接受質詢
二、與代表、委員聯繫制度
三、參觀、視察制度
四、書面意見和提案辦理
第三節 信訪工作
一、組織領導
二、信訪內容
三、報批制度
四、催辦、查辦
五、調研製度
第四節 新聞發布
第五節 政務信息
一、政務信息載體
二、政務信息網路建設
三、政務信息利用
第六節 檔案管理
一、管理機構
二、收藏保管
三、整理利用
第七節 辦公自動化
第二篇 經濟建設
概述
第一章 發展計畫
第一節 恢復國民經濟(1949~1952年)
一、恢復經濟措施
1950年4月23日毛澤東給陳毅的復電。
二、完成恢復國民經濟任務
第二節 第一個五年計畫(1953~1957年)
一、方針任務
二、計畫的實施
三、執行結果
第三節 第二個五年計畫(1958~1962年)
一、方針任務
二、實施過程
三、執行結果
第四節 國民經濟三年調整(1963~1965年)
一、主要任務
二、調整措施
三、調整結果
第五節 第三個五年計畫(1966~1970年)
一、計畫制定
二、計畫實施
三、執行結果
第六節 第四個五年計畫(1971~1975年)
一、計畫制定
二、計畫實施
三、執行結果
第七節 第五個五年計畫(1976~1980年)
一、計針任務
二、計畫實施
三、執行結果
第八節 第六個五年計畫(1981~1985年)
一、方針任務
二、計畫實施
三、執行結果
第九節 第七個五年計畫(1986~1990年)
一、方針任務
二、計畫實施
三、執行結果
第十節 第八個五年計畫(1991~1995年)
一、方針任務
二、計畫實施
三、執行結果
第十一節 第九個五年計畫(1996~2000年)
一、方針任務
二、計畫實施
三、“九五”計畫前三年執行結果
1952~1998年上海各個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統計表
第二章 工業
第一節 國營工業
一、接管官僚資本企業,建立國營工業
二、民主改革和生產改革
第二節 私營工業
一、扶持私營工業
二、民主改革
三、加工訂貨、統購包銷
四、擴展公私合營
五、社會主義改造高潮
六、工業經濟改組
第三節 工業方針
第四節 工業“大躍進”
一、工業生產高指標
二、全民煉鋼運動
三、擴大基本建設規模
四、第二次工業改組
五、發展街道工業
六、“大躍進”對經濟建設的影響
第五節 工業調整
一、調整過高的生產指標
1960~1965年上海工業總產值完成情況表
二、調整產品結構,加強技術改造
三、精簡企業職工
四、整頓和加強企業管理
五、第三次工業改組
第六節 工業結構
一、發展基礎工業
二、發展“高級、精密、尖端”產品
三、發展支柱工業
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第七節 技術進步
一、技術革新、技術革命
二、工業“兩趕超”
三、重點項目攻關會戰
四、引進技術、提高技術水平
五、提高產品質量,發展名牌產品
第八節 工業布局
一、50年代規劃
二、60年代調整
三、70年代的擴展
四、80年代布局
五、90年代的發展
第九節 安全生產
第十節 工業經濟體制改革
一、計畫管理體制
二、改革國家與企業的分配關係
三、擴大企業自主權
四、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
五、轉換企業經營機制
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第三章 農村經濟
第一節 郊區演變
第二節 農村生產關係變革
一、土地改革
二、農業互助合作
三、農村人民公社
第三節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一、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
二、農業服務體系
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
四、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
第四節 農業生產
一、糧棉油生產
二、土壤改良
三、農業機械化
四、耕作制度
五、種植結構
六、農業科技
七、農業投入
第五節 副食品生產
一、副食品生產發展歷程
二、蔬菜生產
三、畜、禽、水產品生產
1949~1998年部分年份上海郊區畜禽、鮮蛋和蔬菜產量增長情況統計表
四、“菜籃子”工程
第六節 農田水利
一、海塘圩堤建設
二、排灌、渠系建設
三、水土綜合治理
四、骨幹河道興修治理
第七節 國有農場
一、圍灘造地
二、農場建設
三、農工商(集團)
第八節 郊縣工業
一、杜隊工業
二、鄉鎮工業
三、工業園區
四、倉儲業
第四章 商業
第一節 商業接管與恢復
一、建立國營商業
二、平抑物價
三、扶持私營商業
第二節 私營商業改造
一、私營零售和批發商的改造
二、全行業公私合營
三、個體商業改造
第三節 商業躍進與調整
第四節 主副食品供應
一、商品購銷
二、供應方法
1952~1998年上海部分年份主副食品日均零售總量
三、倉儲建設
第五節 日用工業品市場安排
一、商品購銷
1950~1995年上海商業部分年份收購和調出日用工業品總額統計表
二、市場供應
三、倉儲建設
第六節 商業改革
一、商品流通體制改革
二、商業管理體制改革
三、商業經營體制改革
四、發展個體私營商業
五、發展外向型貿易
六、發展生產資料市場
第七節 現代商業發展
一、振興商業的新思路
二、商業設施改造和建設
三、發展連鎖超市和連鎖便利店
四、家庭廚房工程
五、拓展國內市場
第五章 工商與物價管理
第一節 工商管理
一、管理機構
二、工商業登記
1989~1998年上海註冊私營企業統計表
三、市場監管
四、商標、廣告、經濟契約管理
第二節 物價監管
一、物價控制
二、物價改革
1978~1998年上海消費品價格指數表(以上年價格水平為100)
三、物價監督
第六章 對外貿易
第一節 發展歷程
一、外貿統制
二、私營進出口商改造
三、反封鎖、反禁運
四、發展對蘇聯、東歐和東南亞的貿易
五、外貿調整和曲折發展
第二節 外貿體制改革
第三節 增加出口措施
1952~1998年上海部分年份外貿進出口商品總額統計表 (單位:億美元)
1950~1998年上海各個時期外貿進出口商品額構成統計表 (單位:億美元)
第七章 引進外資
第一節 吸引外資決策
第二節 改善投資環境
第三節 引進外資成果
一、直接引進外資
1991~1998年來滬投資的國家和地區統計表
二、間接引進外資
1981~1998年上海引進外資情況統計表 (單位:萬美元)
第八章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
第一節 對外經濟技術援助
第二節 接受國外援助
第三節 發展海外經濟
一、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
二、對外投資
三、技術出口和技術
第九章 內聯協作
第一節 經濟支援和協作
第二節 內聯方針政策
第三節 內聯方式方法
一、企業跨地區投資
二、原材料基地建設
三、對口支援
四、跨地區商貿網路建設
五、長江流域區域經濟合作
第十章 財政、稅務
第一節 財政收入
第二節 財政支出
第三節 財政管理
市對區、縣、開發區財政管理
財政預、決算管理
對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預算外資金管理
第四節 稅收征管
一、稅制稅種
二、徵收管理
三、對外稅收
1949.6~1998年上海市地方財政收支和上解中央數額表 (單位:億元)
第十一章 金融
第一節 接管銀行、穩定金融
第二節 金融業務發展
一、儲蓄
二、信貨
三、保險
四、外匯
五、服務與支付體系
第三節 金融體制改革
1986~1995年上海銀行系統貸款增加、借入資金情況表 (單位:億元)
第四節 國際金融中心
第三篇 社會發展
概述
第一章 科學技術
第一節 決策規劃
一、科技重點任務規劃
二、1960~1967年科技發展規劃
三、1965~1970年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規劃
四、1978~1985年重點科技發展規劃綱要
五、“七五”科技發展計畫
六、“八五”科技發展計畫
七、“九五”科技發展計畫和2010年長期規劃
第二節 人才隊伍
一、尊重人才,培養人才
二、落實知識分子政策
1985~1998年國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和文化程度統計表 (單位:人)
三、建立人才激勵機制
1985~1998年全市國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構成統計表 (單位:人)
第三節 科技體制改革
一、擴大科研機構自主權
二、改革科研經費撥款制度
三、技術市場
四、科技經濟一體化
五、民營科技企業
1985~1998年上海市民營科技機構發展情況統計表
六、科技法制建設
第四節 高新技術及其產業
一、發展“高、精、尖”產品
二、高新技術產業
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91~1998年上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情況統計表
第五節 科技成果及轉化
一、基礎理論研究
二、國防尖端技術研究
三、套用技術研究
四、科技成果推廣套用
第六節 國際合作交流
一、中外合作建立科研、培訓中心
二、城建技術合作
三、科技引資和技術出口
第二章 教育
第一節 發展歷程
一、解放初期的教育
二、“大跌進”和調整時期的教育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
四、改革開放時期的教育
第二節 教育體系
一、基礎教育
二、高等教育
三、職業技術教育
四、成人教育
1949~1998年部分年份上海各級各類學校和在校學生統計表
第三節 師資隊伍
一、師資培養
二、在職培訓
三、尊重和關心教師
四、考評機制
第四節 教育改革
一、管理體制改革
二、辦學體制改革
三、招生、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
四、教學改革
第五節 教育經費
1949年6月~1998年上海教育事業經費政府撥款統計表 (單位:萬元)
第六節 設施建設
一、高等學校設施建設
二、中國小校設施建設
三、中等職業教育設施建設
第三章 文化藝術
第一節 文藝團體
第二節 人才培養
第三節 創作演出
第四節 文化市場管理
一、管理體制
二、法制建設
三、從業培訓
第五節 設施建設
一、改建擴建
二、新建設施
第六節 合作交流
一、國內交流
“上海之春”音樂會舉辦情況一覽表
二、國際交流
1991~1998年上海文藝團體赴境外商業演出統計表
1949~1998年上海市部分年份對外與港澳地區文化交流展演出統計表
1949~1998年上海市部分年份文化事業單位數量統計表 (單位:個)
第四章 廣播、電視、電影
第一節 廣播
第二節 電視
一、發展歷程
二、有線電視
三、合作交流
上海歷屆電視節情況一覽表
上海電視節獲得白玉蘭獎情況一覽表
第三節 電影
一、電影企業
二、體制改革
三、創作生產
四、設施建設
五、合作交流
上海國際電影節情況一覽表
第五章 新聞、出版、文博
第一節 新聞事業
一、發展歷程
二、新聞事業改革
第二節 出版工作
一、出版管理
二、出版體制
三、出版事業
第三節 文物保護
一、文物管理
二、文物徵集與普查
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海市歷次公布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數量統計表
上海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表
四、博物館、紀念館建設
第六章 旅遊
第一節 機構體制
第二節 規劃決策
第三節 設施建設
一、賓館、飯店建設
二、旅遊景點建設
三、改善交通和通信條件
第四節 人才培養
一、培養旅遊專業人才
二、崗位培訓
第五節 行業管理
第六節 宣傳促銷
上海旅遊文化節慶活動一覽表
1978~1998年部分年份來滬國際旅遊者人數統計表
第七章 醫療衛生
第一節 醫療保障
一、醫療網路
1949~1998年部分年份上海各類衛生機構、床位及衛生技術人員統計表
二、醫療保障制度
三、醫保制度改革
第二節 衛生防疫
一、急性傳染病防治
二、消滅血吸蟲病
三、性病防治
四、衛生監督
第三節 衛生保健
一、婦幼保健
二、學生保健
三、職工保健
四、老年保健
1952~1998年部分年份上海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統計表
第四節 中醫中藥
一、中醫政策
二、中醫、中西醫結合醫療
三、中醫學術繼承
第五節 設施建設
第六節 愛國衛生運動
一、健全組織 加強領導
二、廣泛宣傳 發動民眾
三、整治環境 除害滅病
四、評選創建 發揚先進
五、民辦公助 改水改廁
第八章 人口和計畫生育
第一節 人口自然變動
1950~1998年上海市部分年份戶籍人口自然變動情況表 (單位:萬人、‰)
第二節 人口機械變動
1950~1998年上海部分年份人口遷移情況表 (單位:萬人)
第三節 流動人口管理
一、管理體制
二、政策措施
第四節 計畫生育
一、機構與職責
二、目標控制
三、宣傳教育
四、生育政策
五、節育措施
六、獎懲制度
第五節 人口調查
一、人口普查
上海市人口普查基本情況表 (單位:人)
二、流動人口抽樣調查
第九章 體育
第一節 民眾體育
一、組織宣傳
二、體育活動
三、學校體育
第二節 競技體育
一、業餘訓練
1978~1998年上海市體育運動情況統計表 (單位:人)
二、體育運動隊
三、參加全國運動會
1978~1998年上海市體育運動破紀錄項數與人次統計表
第三節 設施建設
一、改造原有設施
二、新建體育場館
三、多渠道投資建設
四、體育設施管理
第四節 運動會
一、國際國內重大賽事
二、市運動會
第五節 體育改革
一、投資體制改革
二、管理體制改革
三、體育事業產業化
第十章 勞動與社會保障
第一節 勞動就業
一、解放初期的勞動就業
二、計畫經濟體制下的就業
三、就業體制改革
四、再就業工程
第二節 職工工資與農民收入
一、職工工資
1952~1998年上海市部分年份職工年平均工資統計表 (單位:元)
二、農民收入
1978~1998年部分年份上海農民人均年純收入情況統計表 (單位:元)
第三節 社會保險
一、勞動保險
二、養老保險
三、失業保險
第四節 社會福利
一、職工福利
二、福利機構
第五節 社會救助
一、城鎮社會救濟
二、農村社會救濟
1980~1998年上海市社會辦敬老院情況統計表
三、災害救助
四、慈善幫困
第六節 優撫安置
一、優待撫血
二、安置
三、擁軍優屬
第七節 社區服務
一、服務隊伍
二、管理原則
三、服務措施
第十一章 民族、宗教
第一節 民族事務
一、管理機構
二、保障少數民族政治權利
1949~1998年曆屆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名額統計表
1955~1988年曆屆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少數民族代表名額統計表
三、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和文化教育
四、對口支援和經濟技術創作
五、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
六、開展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活動
第二節 宗教事務
一、宗教信仰情況和管理機構
二、支持愛國宗教團體
三、落實宗教政策
四、宗教事務管理
第四篇 城建交通
概述
第一章 城市規劃
第一節 上海市總圖規劃示意圖
第二節 城市總體規劃初步意見
第三節 城市總體規劃方案
第四節 浦東新區總體規劃方案
第五節 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
一、上海市城市近期建設規劃
二、新編制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
第六節 城市規劃管理
一、城市規劃管理機構
二、城市規劃法制建設
三、城市規劃管理體制
插圖1 上海市總圖規劃示意圖 1953年9月
插圖2 上海城市總體規範草圖 1959年11月
插圖3 上海區域規劃示意草圖 1959年12月
插圖4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圖 1986年7月
插圖5 上海市中心總體規劃圖 1986年
第二章 城市基礎設施
第一節 道路、橋樑
一、道路改擴建
二、高速公路建設
三、高架道路建設
上海市中心區域“三橫三縱”道路規劃示意圖
四、橋樑建設
第二節 隧道和軌道交通
一、隧道建設
上海市區黃浦江越江工程示意圖
二、軌道交通一、二號線(捷運)
三、軌道交通三號線(明珠線)
上海市軌道交通一、二、三號線一期工程示意圖
第三節 排水、防汛
第四節 公用事業
一、供水
二、供氣
1949~1998年上海部分年份自來水、煤氣供應情況表
三、供電
第五節 控制地面沉降
第三章 房地產管理與住宅
第一節 房產管理
一、房產清理和登記
二、私房改造和落實政策
三、公共房屋租憑管理和調配使用
上海市機關使用房屋標準一覽表
四、住房解困和住房交換
五、住房制度改革
第二節 地產管理
一、土地清查和登記
二、徵用土地管理
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三節 新建住宅
1950~1998年上海住宅建設情況統計表
第四節 舊住宅改造
第四章 城建投融資改革
第一節 資金管理體制改革
第二節 投融資渠道多元化
第三節 投資計畫管理改革
第五章 建築、建材業
第一節 建築業
一、建築業初步發展
二、建築業改革
三、質量與市場管理
四、技術進步
第二節 建材業
第六章 城市環境
第一節 環境保護
一、環境保護管理
1991~1998年環保投資情況表
二、污染治理
三、江河水環境整治
蘇州河6支流截污示意圖
第二節 園林綠化
一、體制和措施
二、公園建設
三、綠地建設
第三節 環境衛生
一、管理機構
二、環衛作業機械化
三、糞便處理
四、垃圾處理
第四節 市容管理
一、管理體制
二、市容整治
三、市容環境建設
第七章 交通運輸
第一節 水路運輸
一、恢復交通運輸
二、私營航運業改造
三、海洋運輸
四、內河航運
五、航道建設
第二節 港口建設
一、舊碼頭改擴建
二、三年大建港
三、新港區建設
四、新建與改建並舉
五、港政管理
第三節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第四節 鐵路運輸
一、鐵路樞紐
二、鐵路客站
三、滬杭鐵路外環線
第五節 民用航空
一、上海民航的發展
二、機場建設
三、地方航空企業
第六節 道路運輸
一、公共汽車、電車、專線車客運
二、出租汽車客運
三、市內公路貨運
四、駐外省市公路運輸
五、省市際客貨運輸
第八章 郵電通信
第一節 郵政
一、郵政事業的發展
二、重點工程建設
三、郵政服務網點
第二節 電信
一、電信事業的發展
二、重點工程建設
三、市內電話的發展
四、區縣與郵電聯合發展郵電通信
第九章 信息化建設
第一節 決策、規劃
一、決策
二、規劃
第二節 設施建設
第三節 套用系統
第四節 信息產業
1998年上海主要信息產品產量統計表
第五節 信息化環境建設
第五篇 外事 僑務
概述
第一章 維護國家主權
第一節 肅清帝國主義特權
第二節 清理外國在滬企事業、房地產
一、處理外國企業
二、處理外國人房地產
三、清理外國宗教和文教事業
第二章 外國駐滬領館
第一節 前使領館等機構的結束
第二節 新設領館
第三章 僑民與常住外國人
第一節 解放初在滬外僑
第二節 外僑變遷
第三節 常住外國人
第四章 國際來往
第一節 來訪
第二節 出訪
第三節 國際交流活動
一、國際會議
二、多邊交流活動
第四節 新聞採訪與交流
1986~1988年外國駐滬新聞機構情況表
第五章 友好城市
第一節 締結友城關係
日本橫濱市(1973年11月30日)
日本大阪市(1974年4月18日)
義大利米蘭市(1979年6月25日)
荷蘭鹿特丹市(1979年11月23日)
美國舊金山市(1980年1月28日)
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現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市,1980年6月18日)
日本大阪府(1980年11月21日)
朝鮮鹹興市(1982年6月18日)
菲律賓大馬尼拉市(1983年6月15日)
巴基斯坦喀拉蚩市(1984年2月15日)
比利時安特衛普市(1984年5月27日)
加拿大蒙特婁市(1985年5月14日)
希臘比雷埃夫斯市(1985年6月24日)
波蘭革但斯克省(現濱海省,1985年7月4日)
聯邦德國漢堡市(1986年5月29日)
摩洛哥卡薩市布蘭卡市(1986年9月8日)
法國馬賽市(1987年10月26日)
巴西聖保羅市(1988年7月7日)
蘇聯列寧格勒市(現俄羅斯聖彼得堡市,1988年12月15日)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1989年5月24日)
土耳其伊斯坦堡市(1989年10月23日)
埃及亞歷山大省(1992年5月15日)
以色列海法市(1993年6月21日)
韓國釜山市(1993年8月24日)
越南胡志明市(1994年5月14日)
萬那杜維拉港(1994年6月8日)
紐西蘭達尼丁市(1994年10月21日)
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市(1994年12月15日)
葡萄牙波爾圖市(1995年4月15日)
葉門亞丁省(1995年9月14日)
納米比亞溫得和克市(1995年11月1日)
古巴聖地亞哥省(1996年8月28日)
阿根廷羅薩里奧市(1997年6月17日)
芬蘭埃斯波市(1998年9月4日)
墨西哥哈利斯利州(1998年11月18日)
第二節 合作交往
第六章 僑務
第一節 方針政策和機構
第二節 海外華僑事務
接受捐贈
招商引資
友好聯誼
第三節 歸僑、僑眷事務
安置歸僑
1966年2月上海市歸國華僑原僑居國(地區)、人數情況表
幫助歸僑學生升學
保護僑匯
維護權益
第六篇 名錄簡歷
第一章 領導人名錄
第一節 市軍管會領導人
一、1949年5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任命的市軍管會領導人
二、1949年5月市軍管會任命的各工作部門領導人
第二節 市長、副市長、政府委員
一、市人民政府(1949年5月~1955年2月)
二、市人民委員會(1955年2月~1967年2月)
第三節 市革委會組成人員
一、“文化大革命”期間市革委會組成人員
二、“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央任命的市革委會主任、副主任
三、1977年12月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和其後中央決定增補的市革委會組成人員
第四節 市長、副市長、市政府顧問(1979.12~1998.12)
1979年12月市七屆人大二次會議選舉和其後增補的市長、副市長
1983年4月市八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和其後增補的市長、副市長
1988年4月市九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和其後增補的市長、副市長
1993年2月市十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和其後增補的市長、副市長
1988年2月市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的市長、副市長
第五節 秘書長、辦公廳主任
一、秘書長
二、副秘書長
三、辦公廳(室)主任
第六節 委員會主任
一、市計畫委員會主任
二、市經濟委員會主任
三、市建設委員會主任
四、市農業委員會主任
五、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六、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
七、市外國投資工作委員會主任
八、市商業委員會主任
九、市教育委員會主任
十、市成人教育委員會主任
十一、市監察委員會主任
十二、市機構編制委員會主任
十三、市勞動工資委員會主任
十四、市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
十五、市計畫生育委員會主任
十六、市市政管理委員會主任
十七、市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
十八、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
十九、市旅遊事業管理委員會主任
二十、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
第七節 辦公室、諮詢研究機構主任
一、市政府政治法律辦公室主任
二、市政府交通辦公室主任
三、市人委對資本主義改造辦公室主任
四、市人委文藝辦公室主任
五、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六、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
七、市政府僑務辦公室主任
八、市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
九、市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
十、市民防辦公室(市人民防空辦公室)主任
十一、市政府協作辦公室主任
十二、市政府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主任
十三、市航空工業辦公室主任
十四、市核電辦公室主任
十五、市政府法制辦公室主任
十六、市政府徵兵辦公室主任
十七、市政府接待辦公室主任
十八、市政府信訪辦公室主任
十九、市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主任
二十、市市政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二十一、市空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二十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二十三、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上海地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二十四、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
二十五、市集體事業辦公室主任
二十六、市集體企業產權界定辦公室主任
二十七、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二十八、市地方志編篡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二十九、市政府參事室主任
三十、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第八節 局長、行長
一、市政府人事處處長、人事局局長
二、市公安局局長
三、市國家安全局局長
四、市國家保密局局長
五、市民政局局長
六、市司法局局長
七、市監獄管理局局長
八、市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局長
九、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
十、市檔案局局長
十一、市統計局局長
十二、市物價局局長
十三、市宗教事務局局長
十四、市冶金工業局局長
十五、市機電工業管理局局長
十六、市第二機電工業局局長
十七、市儀表電訊工業局局長
十八、市化學工業局局長
十九、市紡織工業局局長
二十、市輕工業局局長
二十一、市第二輕工業局局長
二十二、市醫藥管理局局長
二十三、市區縣工業管理局局長
二十四、市農業機械化管理局
二十五、市後方基地管理局局長
二十六、市物資局局長
二十七、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二十八、市生產技術局局長
二十九、市機械設備成套局局長
三十、市技術監督局局長
三十一、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三十二、上海港務局局長
三十三、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局長
三十四、市建築工程管理局局長
三十五、市建築材料工業管理局局長
三十六、市公用事業管理局局長
三十七、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局長
三十八、市住宅發展局局長
三十九、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局長
四十、市園林管理局局長
四十一、市環境保護局局長
四十二、市環境衛生管理局局長
四十三、市農林局局長
四十四、市農場管理局局長
四十五、市水利局局長
四十六、市畜牧局局長
四十七、市高等教育局局長
四十八、市教育局局長
四十九、市業餘教育局局長
五十、市衛生局局長
五十一、市醫療保險局局長
五十二、市財政局、稅務局局長
五十三、市第一商業局局長
五十四、市第二商業局局長
五十五、市糧食局局長
五十六、市水產局局長
五十七、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
五十八、市審計局局長
五十九、專利管理局局長
六十、市對外貿易局局長
六十一、市對外經濟聯絡局局長
六十二、市文化局局長
六十三、市新聞出版局(市著作權局)局長
六十四、市廣播電影電視局局長
六十五、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行長
六十六、市供銷合作社主任
第二章 領導人簡歷
第一節 市軍管會主任、市長
陳毅(1901~1972)
柯慶施(1902~1965)
曹荻荻(1909~1976)
彭沖(1915~ )
汪道涵(1915~ )
江澤民(1926~ )
朱鎔基(1928~ )
黃菊(1938~ )
徐匡迪(1937~ )
第二節 市軍管會副主任、副市長
粟裕(1907~1984)
曾山(1899~1972)
潘漢年(1906~1977)
韋愨(1896~1976)
盛丕華(1882~1961)
方毅(1916~1997)
許建國(1903~1977)
劉季平(1908~1987)
金仲華(1907~1968)
宋日昌(1906~1995)
曹荻荻
劉述周(1911~1985)
牛樹才(1908~1990)
宋季文(1916~1999)
趙祖康(1900~1995)
榮毅仁(1916~ )
石英(1909~1966)
李乾成(1909~1993)
張承宗(1910~1996)
胡劂文(1895~1989)
李廣仁(1917~ )
梁國斌(1910~1980)
王一平(1914~ )
韓哲一(1914~ )
陳錦華(1929~ )
楊士法(1917~ )
王鑑(1917~ )
陳宗烈(1924~ )
楊愷(1920~1986)
裴先白(1916~ )
楊堤(1924~ )
汪道涵
忻元錫(1919~ )
阮崇武(1933~ )
朱宗葆(1932~1992)
李肇基(1930~ )
劉振元(1934~ )
倪天增(1937~1992)
葉公琦(1929~ )
謝麗娟(1936~ )
黃菊
錢學中(1933~ )
顧傳訓(1935~ )
莊曉天(1932~ )
倪鴻福(1933~ )
趙啟正(1940~ )
徐匡迪
夏克強(1940~ )
孟建柱(1947~ )
蔣以任(1942~ )
沙麟(1936~ )
龔學平(1942~ )
華建敏(1940~ )
陳良宇(1946~ )
韓正(1954~ )
左煥琛(19406~ )
馮國勤(1948~ )
周禹鵬(1947~ )
周慕堯(1943~ )
第三節 市革委會主任、副主任
一、“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市革委會主任、副主任
二、“文化大革命”以後的市革委會主任、副主任
專記、特記
專記一上海經濟發展戰略
一、制訂過程
二、上海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
三、實行經濟發展戰略的方針和任務
四、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措施
五、向中央、國務院爭取對上海的政策支持
專記二浦東開發開放
1993~1998年浦東新區城市基礎設施投資情況表 (單位:萬元)
1990~1998年浦東新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統計表
專記三為民辦實事
特記 台灣事務
1988~1998年滬台兩地人員往來統計表
1988~1998年滬台兩地貿易額統計表 (單位:億美元)
1988~1998年在上海的台資企業統計表 (單位:家)
1989~1998年滬台兩地雙向交流項目統計表 (單位:個)
附 錄
一、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專題匯報目錄選編(1949.8~1998.12)
二、上海市政府規章目錄選編
三、上海市政府各部門職責
四、上海市政府會議制度
五、上海市行政機關公文制度
六、上海市政府請示報告制度
編後記
《上海人民政府志》編纂委員會名錄
《上海人民政府志》撰稿和編修人員名錄
《上海人民政府志》審定驗收人員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