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一流大學建設方案》於2017年12月28日發布。建設方案確定交大三階段目標:到2020年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前列;2030年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若干學科方向具有世界領先地位;2050年建成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學。
學校緊緊圍繞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統籌“雙一流”建設與綜合改革,全面落實《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五大建設任務和五大改革任務,努力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學科,著力打造一支與世界一流大學比肩的卓越師資隊伍,著重培養一大批具有國家使命意識和創新創業精神的拔尖創新人才,產出一批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對人類進步有重大影響的學術成果,做出一批對接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的高顯示度貢獻,大幅提升學校的社會認可度和國際知名度。建成高峰凸現、大師匯聚、人才輩出、學術卓越、制度規範、文化先進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世界一流大學。學校在“雙一流”建設中將更加聚焦四個方面內容:
一是更加聚焦立德樹人。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培養具有寬闊視野、科學精神、創新能力的服務於國家建設的領軍人才。落實“價值引領、知識探究、能力培養、人格養成”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理念,形成一個“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的全員育人的校園生態。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去、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去,為國家重點行業和一流教學科研機構輸送具有中國情懷與全球視野的拔尖創新人才。
二是更加聚焦師資隊伍建設。深入實施人才強校主戰略,加強頂層設計,以制度激勵為主線,形成持續激發人才內生髮展動力和創新活力的制度體系,最佳化各級各類人才多維發展、多元評價的人才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與世界一流大學相適應的高水平人才隊伍。進一步最佳化各類人才結構,進一步提升人才服務水平,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使學校成為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人才高地。
三是更加聚焦服務國家戰略。面向重大需求,促進學術組織重構,鼓勵問題導向的探索性研究,自主開展對我國未來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展或人類生活方式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前沿問題研究,提升學術研究的品味,重視顛覆性技術創新,大力提升協同創新能力,加強對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攻關,為創新型國家及上海全球城市建設做出卓越貢獻。建成先進的轉化醫學體系,整合學術資源和醫療資源,圍繞人類健康與重大疾病問題開展聯合攻關,提高公共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為健康中國戰略貢獻更多的福祉。進一步發揮人文社科咨政啟民的作用,為促進中華文化傳播,完善中國社會治理,貢獻交大智慧。
四是更加聚焦對區域和產業發展的貢獻。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接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視高新技術前瞻性布局、引領未來新興產業發展的研究,推動技術集成創新,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在國家船海、製造、信息等重點建設行業和關鍵發展領域中確立不可替代的地位。擴大學校服務地方的途徑和手段,完善知識和科研成果轉移轉化體系,產出引領行業和社會發展的標誌性成果,提高學校對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聚焦“雙一流”建設的目標和任務,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在建設方式上綜合施策,統籌推進學校整體建設和學科建設,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實現關鍵環節突破,充分發揮各方積極性,持續激發辦學活力,全面提升辦學水平。
一是更加注重學科群建設。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經濟社會主戰場,面向世界科技發展前沿,以優勢學科為主幹,以特色學科、新興學科、需求學科為支撐,重點建設17個學科群,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健全學科生態體系。圍繞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等重大前沿科學問題,以及國家安全、技術進步的重大需求,打破院系壁壘,組建跨學科團隊,按照學科群集中建設和配置資源,建設一批問題導向的跨學科綜合交叉平台和高水平智庫,努力打造學科高峰,以一流學科建設帶動學校整體水平的提升。
二是更加注重師生髮展。學校持續加大對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持續推進“學在交大”,緊緊圍繞提高學生在交大的學習“增值”,將人才培養中心地位貫穿於重點領域改革的推進全過程。堅持把教書育人作為教師第一職責,把教學投入情況和教學質量作為教師晉升和聘期考核的核心指標。深化“目標定位、分類發展、分類考核、績效薪酬”的“四位一體”的師資分類發展改革,深入實施“多元評價”,建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盡其才的人才多維發展機制,有效激發各類人才隊伍的發展動力和創新活力。
三是更加注重發揮學院的積極性和主導作用。著力落實“院為實體”,推進財權與事權的同步下放,形成院校協同發展、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相互支撐、充滿活力的大學內部治理結構。全面推動學院綜合預算改革,學院統籌安排學校下達的日常經費、學科建設經費以及學院自籌的教學、科研等其他收入。加快推進清單管理方式的協定授權,研究制定權責對等、邊界清晰、責任明確、違約負責的權責清單。提升與協定授權相配套的二級單位內部治理水平,制定規範授權事項決策程式和辦事流程的學院內部管理制度。
四是更加注重學校發展轉型。進一步完善學術評價機制,建立以創新質量和社會貢獻為導向的考核評估體系,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原創水平、學術品味、同行認可度和業界影響力,引導科學研究走向重視質量和貢獻的內涵式發展道路。著重評價面向國際前沿領域的基礎研究成果的理論獨創性和學術前沿性;著重評價面向國家戰略和行業需求的技術研發和工程套用成果的技術突破性和行業貢獻度;著重評價面向區域發展、社會治理、文化傳承創新需要的人文社會學科諮詢類研究成果的決策支撐性和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