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死

上海之死

《上海之死》是標準的“旅館故事”,也是第一部中文“旅館小說”。從這個意義上說,虹影創作的這部小說,是她個人文字生涯的開創性嘗試,也是中文旅館小說的第一次開創性嘗試。

故事發生地:上海國際飯店,故事發生的時間只有短短的10天——從1941年11月26日到12月6日。

基本介紹

  • 書名:上海之死
  • 作者虹影
  • 定價:35.00元
  • 出版時間:2013年6月
內容簡介,2009年版,2013年版,媒體推薦,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1941年接近年底的時候,差不多整個歐洲都已經陷入法西斯鐵蹄之下,日軍侵占了中國大片領土。日本和美國正在進行著緊張的和平談判,太平洋戰爭的腳步似乎已經臨近。孤島上海雖然遠離戰爭,但是搏殺更加激烈,可以說是當時整個世界間諜戰最激烈的地方。
已經成為孤島的大上海表面上依舊是歌舞昇平,風花雪夜,仿佛要借著那靡靡之音逃避著即將到來的災難風雨。風華絕代的女演員於堇受名導演譚吶之邀從香港回到上海,她將要出演一部浪漫愛情劇《狐步上海》。當她住進國際飯店的那一刻,各色人物便懷著不同的目的迫不及待地登場了。一場驚心動魄、變幻莫測的間諜戰開始了。每個人表面的身份之下都有一個深藏的角色。於堇的養父包括國家飯店的經理實際上都是盟軍的情報人員,以國際飯店為掩護進行各種情報活動;風流倜儻的編劇莫之因、美麗風情的白雲裳實際上為日本人服務;於堇的前夫、富家公子倪則仁腳踩幾條船;劇團團長、才華橫溢、深愛著於堇的導演譚吶也是進步人士,就連譚吶的忠實助手也是被日本人收買來監視譚吶的……所有的人物看似都在追捧名伶於堇,實則懷著不同的心態接近她。經過盟軍方面的安排,受過三年情報特訓的於堇在12月6日這一天,終於接觸到日本高層情報人員,用自己白璧無瑕的身體套取重要的情報——日軍將偷襲美軍太平洋基地,也就是珍珠港。第二天,珍珠港事件爆發。
當然,於堇交給盟軍情報部門的並不是完全正確的情報,正像於堇自我命斷之前寫給養父的:“歌舞伎將在夏威夷演出。昨天不告訴你,因為我不得不幫助中國。現在告訴你,因為我不能辜負你。”一個“不辜負”絕不是簡單的一說了之。如果於堇把這份絕密的日軍情報告訴盟軍,或許就不會發生珍珠港事件,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或許會向完全出人意料的方向發展,那么,不受重視的正處於災難的中國有將向何處去呢?該發生的就讓它發生吧!
把改變歷史方向的任務交給一個柔弱女子對她是不公平的。或許我們知道關於美國上層對於是否知曉日軍將偷襲珍珠港眾說紛紜,甚至有人說是羅斯福總統的苦肉計,是他主動把美國拖進戰爭,或者邱吉爾首相也是知曉的,但是,他也沒有明確告知美國。那么,可以說這樣一個迷霧重重的公開的謎團再加給一個中國女子、一個風華絕代的優伶,是否還有意義呢?但是,在這裡,我們不能忘記,作者虹影是個女性主義者,她的作品大多都是以女性為第一主人公的,而且幾乎所有的男性都是為女性命運的展開服務的。那么,安排這樣的一個女子、在這樣一個特殊的關頭、出面承擔拯救國家命運的使命也就可以理解了。
一個人的生活可以有多種可能性,一個作家的創作更可以有多種可能性。在以往的女性為核心的小說中,虹影筆下的女人是困難的、迷失的,甚至可以說是放縱和混亂的,而這部小說中的女性主人公則是成長起來的女性,就像作者虹影自己所說:“寫於堇,是一個已經成長的女人,如何面對愛恨,如何選擇生死。”在她筆下,這個女子“如帶刺之花”,瞬間隕落,那是在她生命最輝煌的時刻,也是她一生最重要的表演,最成功的角色,她終於可以扮演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命運了。
就在於堇回上海這短短的幾天時間裡,所有的人物都登場了,最終所有的人的生命都幾乎在短短的幾天之內終結。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一切的風花雪夜,一切的愛欲與貪婪,最終都會化作青煙一縷,這是人的宿命,沒有人能夠逃脫。
《上海之死》出版以後,不僅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受到國內外讀者的追捧,也同樣受到歷來嚴苛嚴肅的文學界的極大關注。已經有多家影視創作單位向作者發出邀請,希望搬上銀幕。作者虹影每到重慶、上海等地簽售,都會引發無數人追讀。作者本人在2009年被重慶市民選為“重慶城市形象推廣大使”。在微博上,每天都有無數的冬粉在評論這本書,甚至有人追問,於堇是否和筱月桂一樣真的確有其人。

2009年版

作 者:虹影 著
出 版 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上海之死
出版時間:2009-1-1
版 次:1
頁 數:202
字 數:181000
印刷時間:2009-1-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61343210
包 裝:平裝

2013年版

出 版 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2-06489-1
裝幀:精裝

媒體推薦

從文學研究的角度來看,我們會把虹影劃分到海外華文文學界,作者現在海外華文寫作成就非常好,90年代以後,中國大陸一批接受過良好教育,形成了完整人生觀世界觀的一批人走向世界以後,他們對海外華文寫作的一種衝擊,和從兩地兩域兩種文化的對接和碰撞當中,再返回大陸,它所提供的文學經驗,跟以往是完全不同的,在這個方面,90年代以後的華文寫作,對於中國大陸的寫作,是一個貢獻。比如,在這十年當中,有三位非常優秀的女性作者,比如嚴歌苓,加拿大的張翎,比如虹影。女性海外華文文學三劍客,他們都提供了非常不同的文學經驗,在文學史傳承的意義上,在我們了解大陸文學板塊和構成方面,這些經驗都是不容忽視的。
——陳福民
虹影寫的是普通家庭,不是什麼大家庭,是底層社會的一個家庭,但家庭關係特殊,兄弟父母之間都很特殊。在歌頌親情的大背景下寫出了另一方面很複雜的東西,不是沒有親情,而是親情也包含很多矛盾衝突,這些衝突與人性的弱點是相關的,不因讚美家庭而掩蓋這種危機。剛才白燁說她是現實主義,很真實地講出了家庭關係里的真實性和複雜性,虹影在這方面描寫顯得非常狠,尤其是寫自己家的事,以第一人稱寫自己的事情,虹影顯得特別真實。沒有掩蓋真實的人性,深入家族細微的關係中,看到最基本的社會層面顯現出人性的衝突。 ——解璽章
從力度上,《飢餓的女兒》更強一些,但是從技巧上,《女兒女花》比《飢餓的女兒》更好些,《好兒女花》的剪裁、編排、伏筆,都是不慌不忙展現,這是虹影在寫作技巧上最好的一本書。不太適宜匆匆一翻,更適合慢慢閱讀。
——止庵

作者簡介

虹影,60年代生於重慶,曾在北京魯迅文學院、上海復旦大學讀書。旅居歐洲十餘年,現居北京。代表作有《飢餓的女兒》《好兒女花》《小小姑娘》《上海之死》《上海王》《上海魔術師》等。被《中國圖書商報》評為“十大女作家之首”。由於有作品被禁,《南方周末》評其為2002年年度“爭議”人物,多部作品在英國、義大利、美國等獲各類頂級文學大獎。
虹影被稱為“海外華文文學三劍客”之首,她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時代的文學奇蹟。她有著杜拉斯的敏銳、麥卡勒斯的孤獨和牙買加·琴凱德的冷漠,也有民國四大才女的清高。常年無睹本土文學最流行的方式和趨勢,固執地以自己所愛的方式抒寫內心最真實的愛恨,“懷揣利刃面對世界”,尖刀下去,最痛的是自己。恰恰因為超越時代的文字才能呈現文學的恆久價值,她的作品已享譽世界文壇,在哈佛、耶魯、劍橋、巴黎大學等圖書館,她與老舍、胡適、林語堂等大師並列被借閱最多的中國作者。在西歐、北歐、北美等一些不知名的小鎮咖啡館中,隨處可以看到署名“HONG YING”的書。而在國內,喜歡她的主要是各領域中高端女性讀者和文化領域高端男性讀者。由於影視作品精湛上映,始引起其他層面讀者的廣泛關注,從精品閱讀時代進入大眾閱讀。
海外評論界經常拿虹影和牙買加·琴凱德、托妮·莫里森和V.S.奈保爾並提。她以極平談但又詩意的文字,寫出一個個女人的生命史。亦有人認為,虹影的文字與《聖經·雅歌》“我的愛在女子中,好像百合花在荊棘內”互為映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