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志(1956-1996)》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1997年3月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中醫藥大學志(1956-1996)
- 作者:上海中醫藥大學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年3月
- ISBN:7-81010-362-8/G·1
《上海中醫藥大學志(1956-1996)》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1997年3月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上海中醫藥大學志(1956-1996)》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1997年3月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40年來,上海中醫藥大學在黨的中醫政策指引下,在各級主管部門的領導和關心下,經過...
顏新,女,1956年5月生,漢族,中國江蘇丹陽人氏,祖父顏亦魯為著名中醫學家,父親為首屆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靜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顏氏內科療法代表性傳承人。曾擔任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中醫各家學說教研室主任,現任同濟大學中醫研究所副所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名中醫傳承模式重點研究室...
上海中醫藥大學創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建校同時學校就開設了中醫專業,其學科教學和科研實力在全國中醫學專業中始終處於前列。相關理念 學校從1983年至2008年的二十五年中,始終貫徹 “以學生為中心,堅持繼承創新,強化素質能力,注重知識交融,促進個性發展,努力造就現代...
上海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創辦於1956年9月,建成於1958年,屬教務處領導,受學校圖書管理委員會指導。場館總建築面積為4448平方米,館藏圖書423377冊,擁有用於文獻和資料庫服務的專業伺服器5台,交換機和集線器等網路設備共8台,計算機100台,還有包括MicroMedia 網路資料庫管理更新系統,CD-NET ACCESS磁碟陣列管理系統,...
趙志禮(1956-),男,甘肅蘭州人,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生藥學教研室主任,上海市藥學會生藥專業委員會委員。個人簡介 1982年畢業於蘭州大學藥學院,之後留本校生藥學教研室任教師;1992年在本校獲碩士學位;1999年在中國藥科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2000年進入中國藥科大學—太極集團博士後...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是上海中醫藥大學2016年成立的研究機構。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教學科研成就卓越,學科排名全國領先,是重點建設的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學和國家“雙一流”大學。2016年4月,上海中醫藥大學整合中醫文獻研究所、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
校史陳列館由“杏林綠葉,五十春秋(學校概述)”、“創業歲月,辛勤耕耘( 1956.9~1966.5)”、“非常時期,風雨歷程( 1966.5~1976.10)”、“走進春天,改革發展(1976.10~2003.7)”和“弘揚中醫,與時俱進(2003.7)”5個部分組成,共展出圖片、實物700多件,簡要介紹了上海中醫藥大學自1956年創建以來...
中藥標本館建於1958年,收藏中藥和中成藥產品3000餘件,介紹中藥形態、功效,傳播中藥科學知識。校史陳列館於2004年成立,陳列校史圖片、實物700餘件,展示上海中醫藥大學1956年建校以來的發展歷程。上海中醫藥博物館是博大精深的中醫和中醫藥文化的縮影。簡介 上海中醫學院醫史博物館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史專科博物館。在...
1956年3月至1959年12月在國營上海電影機械廠工作;1959年12月至1966年3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4264部隊服役,1966年3月至今在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主要業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里曾多次榮獲"內燃機專業技術能手"稱號,在工廠里也曾多次獲得技術革新等獎勵。他利用業餘時間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
上海市中醫藥信息協作中心基地 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中醫藥智庫分會會長單位 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庫入選單位 上海市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分會主任委員單位 上海市中醫藥學會醫史文獻分會主任委員單位 上海市針灸學會戒菸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單位 上海市礦物化石研究會中藥礦物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 館史概述 1956年7...
蔣健(1956年4月26日-2023年3月25日),男,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生,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副院長。蔣健結合臨證經驗,構建了郁證診療體系,嘔心瀝血著《郁證發微六十論》,系統地論述了郁證性疾病繁雜多彩的症狀表現。2023年3月25日17:27,蔣健因病醫治無效不幸去世,享年67歲。主要成就 ...
《名師之道(第一輯)》是201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施杞。 內容簡介 《名師之道》(第一輯)收錄了自1956年上海中醫學院(現上海中醫藥大學)建校至2006年共50年間,已經逝世的51位名家大師從醫從教的相關史料,從不同的視野和角度記敘了他們的生平傳略、治學之路、文淵醫風,形象而生動地勾劃了一代...
陳蘇生,男,漢族。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員,上海中醫藥大學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先生經常向祝師質疑問難,探求醫學之真諦,後將所錄筆記仿《內經》問難的體裁,輯成《傷寒質難》一書,首創“五段八綱”學說。業績 理法方藥的整體性是保持中醫藥體系之完整性的需要 中醫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步...
1956年應聘於上海華東醫院,創建推拿科。朱氏一指禪功力精深,擅治疑難雜症,多次應召赴中南海為中央首長治病。朱氏長期從事推拿醫療、保健、康復工作,形成了獨特的醫療風格。1957年國家專家局授於朱氏“推拿專家”稱號。1959年朱氏創立中國第一所推拿學校——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推拿學校。朱氏親自執教,並編寫了近10萬字...
《標準針灸經穴圖說》是1996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振國。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嚴振國1956年大學畢 業,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教 授、博士生及博士後導師、日本大阪市立大學醫學部 客籍研究員、全國規劃教材 主編、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獎 獲得者、獲特殊津貼。被美 國等傳記研究中心選為最 有成就的科學家...
1954年,程門雪出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1956年,上海中醫學院創建,程門雪任該院首任院長。並先後任上海中醫學會主任委員、華東血防九人小組成員、上海市衛生局顧問等職,並當選為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主要著作 程門雪治學愈發勤奮嚴謹。在臨證之餘,他又反覆精讀《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
李鼎教授自小跟隨筆者的爺爺道家學者李成之先生(1909~1987)研習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中醫學,1946年起師從四川名醫劉民叔(1897 ~1960)並在上海市私人開業中醫。1956年率先進入上海中醫學院任教,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專業開創者之一,參與架構了中國高等針灸教育的學科框架。1960年李鼎教授和國醫大師裘沛然(1913~2010)一...
1956年2月入上海市公費醫療第五門診部,任內科中醫師。同年9月調上海市公費醫療醫院(延安醫院)中醫科,任中醫師。1963年曾隨上海第一醫學院婦產科醫院唐吉父主任進修1年。1970年12月調昆明市延安醫院中醫科,任中醫師、副主任。1982年獲副主任醫師職稱。兼任昆明醫學院教學醫院中醫教學組組長、昆明市盤龍業餘大學...
1995年被評為“上海市名中醫”。人物平生 建國初期,聞茂康聽從黨的號召,放棄收入頗豐的私人診所,積極參加上海市中醫進修班。1953年參加上海老閘區第一聯合診所工作,1954年在上海市公費醫療第五門診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門診部之前身)白手起家,創立了中醫痔科,1956年至1969年應邀為廣慈醫院創設中醫痔科...
沈澍農,男,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生於1956年。沈澍農,男,漢族,1956年出生,1978年起先後就讀於南京中醫學院(本)、上海中醫學院(後改名上海中醫藥大學)(碩)、南京師範大學(博)。1986年來到南京中醫藥大學工作,曾在基礎醫學院和文獻所兩部門工作,現職稱教授,2002年被聘為博導。曾指導碩、博士研究生十...
走在上海中醫藥大學的校園裡,時常還能看到中醫學生們手捧針灸人體模型,孜孜不倦地修習穴位。稀世奇珍 針灸銅人堪稱是中國醫學史上的稀世奇珍,不僅對祖國醫學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民間也有不同凡響的作用。養生方法 中國古代一直保有刺激穴位的療法“有病治病,無病防身”的傳統,對於穴位保健不僅可以用針灸...
胡之璧,女,1934年11月3日出生於江蘇南京,原籍安徽潛山,中藥學、中藥生物工程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研究所名譽所長、終身教授。1956年胡之璧從華東藥學院本科畢業;1959年華東藥學院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3年進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工作;1984年獲得德國圖賓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