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泉寺

相傳始建於東漢時期,光武帝劉秀避難路過此地,兵馬饑渴挖泉取水,即位後立廟於此,以為聖跡,命名“上泉寺”,後來歷代戰亂,均為藏兵窩匪之所,多次燒毀,多次修復,直至清朝盛世,康熙十二年重建,樓台殿宇,肅穆壯觀,茂林修竹,陪襯著建築物,圍牆依照城牆,有跑道、城樓、炮台、山門面對石亭江大河,山門外有一座高台,不知何意(後來稱為望鄉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泉寺
  • 外文名:無
  • 時期:東漢時期
  • 別名:望鄉台
台據說:修廟時為一處地高僧採取白蛇傳中金山寺模式,故築台鎮妖,治伏洪水,造福黎民之意。開山祖師其名不詳,傳至二代,二圓和尚作惡多端,被民眾趕走,到河對面立一洪山寺主持香火,至此上泉寺便改為尼姑主持香火。
清末民初,曾在這裡辦過民團(即地方武裝),山門外上邊還有操場遺址。
解放後,土改建政,這裡是三村辦公室,並還有國小一所,1958年,綿竹中學分校在此,62年遷回後,又作為“勞改農場”,70年代鄉辦企業在這裡開“搶房辦糧廠”,79年將全部建築折走用來辦紙廠等鄉辦企業,給大隊留下十間廂房至此這座“上泉寺”就告結束。
90年代經綿竹市人民政府佛教協會批准,由海勇和尚主持又開始重建,至今基本恢復原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