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杜學士言開河書》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給上級杜學士寫的一封信。在這封上書中,作者陳述了自己的意見,即要想戰勝旱災,獲得農業豐收,就必須動員百姓,發揮人力的作用,興辦農田水利,整治失修的河道,表達了“人定勝天”的思想。全文內容充實,分析透徹,體現出一位勤於民事的地方官吏的精神風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上杜學士言開河書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書信
- 作者:王安石
- 作品出處:《臨川先生文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上杜學士1言開河書
十月十日,謹再拜奉書運使2學士3閣下:某愚,不更4事物之變,備5官節下6,以身7得察於左右8,事可施設9,不敢因循10苟簡11,以孤12大君子13推引14之意,亦其15職宜16也。
鄞之地邑,跨17負18江19海20,水有所去,故人無水憂。而深山長谷之水,四面而出,溝渠澮21川,十百相通。長老22言:錢氏23時,置營田24吏卒25,歲浚治之,人無旱憂,恃以豐足。營田之廢,六七十年,吏者因循,而民力不能自並26,向之渠川,稍稍27淺塞,山谷之水,轉以入海而無所瀦28。幸而雨澤時至,田猶不足於水,方夏曆旬29不雨,則眾川之涸,可立而須30。故今之邑民最獨畏旱,而旱輒連年。是皆人力不至,而非歲31之咎32也。
某為縣於此,幸歲大穰33,以為宜乘人之有餘,及其暇時,大浚治34川渠35,使有所瀦,可以無不足之患。而無老壯稚少,亦皆36懲旱之數37,而幸今之有餘力,聞之翕然38,皆勸39趨40之,無敢愛力41。夫小人可與樂成,難與慮始42,誠有大利,猶將強之,況其所願欲哉!竊以為此亦執事43之所欲聞也。
伏惟44執事,聰明辨智,天下之事,悉45已講46而明之矣,而又導利去害,汲汲47若不足。夫此最長民48之吏當致意49者,故輒具50以聞州,州既具以聞執事矣。顧其厝事51之詳52,尚不得徹53,輒復條件54其詳以聞。唯執事少留聰明55,有所未安,教而勿誅56,幸甚。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杜學士:杜杞(1005—1050年),字偉長,金陵(今江蘇南京)人。一說常州無錫(今屬江蘇)人。蔭補將作監主薄。強敏有才,行強記,博覽書傳,通陰陽數術之學。官至天章閣待制,充環慶路兵馬都部署、經略安撫使,知安慶。《宋史》卷三百有傳。
- 運使:即轉運使。宋初為集中財權,置都轉運使。轉運使負責一路或數路財賦,並負有督察地方官吏的職權。其後職掌擴大,成為府州以上的行政長官。
- 學士:對杜杞的尊稱。杜杞並未任此官職。
- 更:經歷,經過。
- 備:充數,自謙之詞。
- 節下:麾節之下,意謂屬下。
- 身:自身,指自己。
- 左右:本指上司左右之人。因不便直呼上司而呼對方左右之人,以示尊敬。
- 施設:實施,辦理。
- 因循:照舊不改,引申為拖沓之意。
- 苟(gǒu)簡:苟且、簡慢。
- 孤:孤負,即辜負。
- 大君子:對杜杞的尊稱。
- 推引:推薦引進。
- 其:指自己。
- 宜:應該如此。
- 跨:跨越。
- 負:背靠。
- 江:指甬江,在鄞縣境內。
- 海:指東海。
- 澮(kuài):田間水溝。
- 長老:年長的人,地方上的長者。
- 錢氏:五代時的吳越王。當時,杭州臨安(今屬浙江)人錢鏐占領江浙一帶地區,自稱吳越王。傳至其孫孫錢俶時,降宋。共立國前後七十二年(907—978年)。
- 營田:屯田。文中指官家招收破產農民,給予房舍,為之種田。
- 吏(li)卒:營田之事的管理者。
- 自並:自己合併力量。
- 稍稍:漸漸。
- 瀦(zhū):水停聚的地方。文中指蓄水。
- 歷旬:連續幾個十天。旬:十日。
- 可立而須:站在那兒就可以等到,形容時間不要很久。須:等待。
- 歲:歲時,天時。
- 咎:過錯。
- 穰(ráng):豐收。
- 浚(jùn)治:疏浚,治理。
- 川渠:河流、渠道。
- 懲:苦於。
- 數:頻繁。
- 翕(xī)然:和順、應和的樣子。
- 勸:勉勵。
- 趨:奔赴,參與。
- 愛力:捨不得出力。
- 夫小人可與樂成,難與慮始:難以和老百姓一起商量創辦新事,而只能同他們一起享受成果。語出《商君書·更法》:“民不可與慮始,而可以樂成。”
- 執事:本指上司左右辦事的人員,文中用以尊稱對方。用法同“左右”。
- 伏惟:下對上的敬辭。
- 悉:全部,都。
- 講:謀劃,研究。
- 汲汲:急忙的樣子。《漢書·揚雄傳》:“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
- 長民:為民之長上,即治民。
- 致意:留意,用心。
- 具:具辦(條呈),打報告。
- 厝(cuò)事:措辦事情。厝:通“措”,措置。
- 詳:具體情況。
- 徹:貫徹,指到達(上司)。
- 條件:逐件條列。
- 少留聰明:稍稍留心。聰明:良好的視覺和聽覺。文中指注意力。
- 誅:責備。《荀子·富國》:“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
白話譯文
十月十日,下官王安石謹再拜奉書於轉運使學士閣下:王某愚鈍,不懂得事物的變遷,在閣下麾節之下擔任屬官,身在閣下的監察之下,凡事情應該改建休整,絕對不敢因循敷衍苟且度日,以辜負大君子推薦獎拔之心,也是自己的職分所在。
鄞縣地域,面臨大江大海,水有散去之處,所以這裡的人民沒有洪水的憂患。但深山長谷里的水,四面八方奔涌而出,溝渠河流,彼此相通。當地長者說吳越錢氏時期曾經設定過營田吏卒,每年疏導開挖進行治理,人民也沒有乾旱的擔憂,就靠這些得到好的收成。營田吏卒被廢止到現在已經有六七十年了,當官的因循苟且,靠百姓自身的能力又不能自行解決,以往的溝渠河流,漸漸都被淤塞了,山谷里的水,轉而流向大海而無法截留儲蓄。有幸雨水應時,田地里的水還是不夠用,夏季里如果十來天不下雨,則河流中的水很快乾涸,田地卻需要立即灌溉。所以當今鄞縣之民最怕乾旱,偏偏又趕上近年連連乾旱。所有這些都是因為人力沒有解決,並非年成不好的罪過。
王某在此地擔任知縣,萬幸的是近年風調雨順,收成很好。下官認為應該趁著百姓生活豐裕,等到農閒之時,大力開展修治河渠的工作,使水有所積蓄,可以改變水源不足的憂患。不論男女老少,也都以近年連連乾旱為教訓,而近年又遇到豐年沒有饑饉之苦,聽到這個訊息後欣然前往,大家都彼此勸勵,沒有人敢偷懶惜力。自古小民可以與他們共享成功,很難和他們協力創業,果真有大的利益時,還得強迫他們才行,何況他們出於自願呢?下官私下認為他們有這樣的熱情也是閣下最願意聽到的。
轉運使閣下聰明辨智,天下之事,小到可以無毫髮之間,大到無窮無盡,都已經宣講明白了,而又能趨利以避害,反覆教導唯恐沒有講清楚。這是身為百姓父母的縣官最應該感激的,所以立即寫成文書呈報到州衙,知州大人也寫成文書呈報了閣下。只是具體如何動工,恐怕閣下還不得其詳,故而再逐項寫明以呈報閣下。唯望閣下閒來多多指教。如有不妥之處,還希望有所指教幸勿責罰,才是下官之大幸。
創作背景
宋仁宗慶曆(1047年)春,作者調任鄞縣(治今浙江寧波)知縣。到任後,他對水利情況進行調查研究,進而提出“浚治川渠”,即題中所說的“開河”的具體建議。《上杜學士言開河書》就是作者在呈送“開河”方案時寫給上級杜學士的一封信。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在這封寫給地方上級領導的請示信里,作者深入剖析了鄞縣致旱的原因和當地人民的心理、願望,積極提出了組織人民興修水利的意見。作者到鄞縣上任後,曾連續十三天,夜以繼日,爬山涉水,跑完十四個鄉,對全縣水利情況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可見作者確是一個渴望有所建樹,“不敢因循苟簡”的地方官。所以這信的開頭一段,作者不僅表示了對上級的謙恭和感激,更主要的是表明自己要盡其職宜,施設政事的為官態度,這乃是下文提出興修水利的出發點。
信的第二段詳細分析了鄞縣致旱的原因,說明開河蓄水的緊迫性。首先,作者從鄞縣的特殊地理形勢入手,指出這裡因跨江臨海,溝渠縱橫、雨水難積,因而不怕水澇、獨畏旱災的地理特點。其次分析鄞縣治水的歷史,把致旱的主要原因歸結於“人力有所不至”。文章援引史實說,五代十國時吳越王設專人管理種田事務,每年組織人們疏浚河渠蓄水,鄞縣因此而豐足。可是現今的鄞縣,渠川淺塞、無法蓄水,十天不雨,旱情立見。這樣,通過鄞縣今昔災豐的鮮明對比,自然得出了旱災連年,其罪過不在天公、地理,而在於人力有所不施的結論。這種強調人事、不信天命的態度,體現了作者樸素的唯物論思想。這一結論不僅恰當地收束了上文,而且為下文提出勸民開河的主張掃除了認識上的障礙。作者借長老之言,舉出錢氏治旱成功的歷史經驗,一方面暗示自己調查研究之深入,開河意見之可信,另一方面也為下面論證開河的可行性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歷史根據。
於是,文章的第三段就正面提出了“浚治川渠,使有所瀦”的開河主張。作者詳陳了開河的三個有利條件:一是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大穰之後,人民衣食豐足,財力有餘。二是正值十月農閒,人民體力有餘。三是有了正反兩方面的歷史教訓,尤其深受大旱之苦,人民興修水利的積極性很高,對於勞役的心理承受力較強。作者用神采飛揚的筆調,濃重地渲染了鄞縣鄉民興修水利的高度熱情。“老壯稚少”,“聞之翕然皆勸趨之,無敢愛力。”簡直沒有人不欣然投入開河工作了。作者認為農民這樣主動興辦公益事業的精神最為難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應立即因勢利導,率民開河,所以他急切地希望上級允準並支持他的開河計畫。“小人可與樂成,難與慮始”這種籠統的說法,顯然缺乏分析,帶有封建統治者的階級偏見。但中國的農民一般都缺少長遠的眼光,只顧目前的利益,卻也是歷史的事實,封建中國農民的這個嚴重缺點是無須諱言的。不過在此文中,作者只是把這句話當作一個既有的觀念來運用,目的是反襯鄉民開河積極性之高,並非鄙視百姓。鄞縣農民主動要求興修水利,這本身就說明了不是在一切時候所有農民都是“難以慮始”的。
從邏輯上講,文章在談了開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後,就應該談開河的方法之類了。但文章畢竟是書信,不宜寫得過長,所以作者就把開河的具體措施等略去了,而另外具紙附上。不過對於開河的意義,開河的緊迫性以及開河的有利條件、成功的可能性等,這封信已經說得十分透徹明白了。杜學士了解這些後,對於開河的理論認識問題應該可以解決了。但作者還要從感情上縛住對方,於是極力頌揚杜學士聰明智慧,天下無論什麼大大小小的道理都能明白,對於興利除害的事情總是積極去辦的,讓他在悅耳動聽的讚歌聲中不知不覺欣然點頭,同意開河。這樣,文章的目的也就最後達到了。
這篇文章在藝術上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結構嚴謹,說理透闢,前後照應,行文周密。從整體構思上看,全文緊緊抓住“人力’’問題做文章。作者首先表示在上級的領導下,他不敢因循守舊,而要盡其“職宜”,也就是要儘自己的“人力”。下文所言欲率民開河一事,正是他作為知縣盡其“職宜”、“人力”的打算。接下先說開河的必要性、緊迫性,再說開河的可能性、可行性,皆從“人力”二字著眼。古代浚治川渠,官民盡了人力、故能豐足;今天吏民因循,不修水利,故旱災連年。一正一反的經驗教訓,所突出的就是必須盡“人力”。而現在農民極願盡人力了,那么能否開河治旱就取決於官吏們的願否為民導利除害盡人力了,文章又回到官員的“職宜”上來作結。如此,則“人力”二字乃為一篇之骨,全篇精神及文字皆從這二字生髮出來。因而,文章的首尾呼應不僅體現在書信的格式、套語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邏輯內容上。
此外,文章各部分乃至語句文詞之間也時有呼應。前說水“無所瀦”,“田猶不足於永”,後則說使水“有所瀦,可以無不足水之患”;前有長老之言,後便有“老壯稚少”之舉;前有“最獨畏旱”,後才能“聞之翕然皆勸趨之”。如此左盤右旋,前呼後應,針線細密,文氣流暢。其語句以四言為主,讀來短促瀏亮,富有生氣和力度。其描寫則簡潔傳神,如寫雨水流失之快是“眾川之涸,可立而須”,寫村民開河的踴躍景象是“老壯稚少”,“聞之翕然皆趨勸之,無敢愛力”,爭先恐後的熱鬧場景如在目前。可見作者作文雖不追求藻飾,但卻思精語微,神韻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