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彭村,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黎貝嶺村,位於大朗鎮西南部,東與巷頭、巷尾村接壤,南與松柏朗村毗連,西北與寮步鎮鳧山、楊梅嶺連線,村北有松林嶺、茶塔嶺、黃蜂嶺,南依大嶺。距鎮政府4千米,面積1.9平方千米。2015年末,上彭村戶籍人口496人。
明代時期,上彭村屬東莞縣文順鄉第三都、恩德鄉第九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四區,大朗人民公社光明生產大隊,大朗人民公社黎貝嶺村生產大隊,大朗區黎貝嶺鄉,東莞市大朗鎮黎貝嶺管理區,大朗鎮黎貝嶺行政村,大朗鎮黎貝嶺行政村。
2015年,上彭村經營行業有毛織、五金等。村集體總收入6.4萬元,總資產188.4萬元,人均年收入約1.5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彭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黎貝嶺村
- 地理位置:大朗鎮西南部
- 面積:1.9 km
- 電話區號:0769
- 人口數量:496 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 車牌代碼:粵S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人口,經濟,社會事業,文體事業,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地方特產,
歷史沿革
明代時期,上彭村屬東莞縣文順鄉第三都、恩德鄉第九都。
清末時期,屬缺口司。
民國期間,屬第三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四區,大朗人民公社光明生產大隊,大朗人民公社黎貝嶺村生產大隊,大朗區黎貝嶺鄉,東莞市大朗鎮黎貝嶺管理區,大朗鎮黎貝嶺行政村,大朗鎮黎貝嶺行政村。
行政區劃
上彭村為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黎貝嶺行政村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黎貝嶺行政村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113214。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上彭村位於大朗鎮西南部,東與巷頭、巷尾村接壤,南與松柏朗村毗連,西北與寮步鎮鳧山、楊梅嶺連線,村北有松林嶺、茶塔嶺、黃蜂嶺,南依大嶺。距鎮政府4千米,面積1.9平方千米。
上彭村
地形地貌
上彭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境內有大嶺、松林嶺山,海拔最高80米。
人口
上彭村世居村民主要為彭姓。2015年末,戶籍人口496人,其中男256人,女240人;80歲以上18人,最年長者98歲(男)。外來暫住人口80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同胞約10人。
經濟
上彭村傳統經濟以水稻種植為主,兼有蔬菜和荔枝、龍眼等果樹種植,並有豬、雞等養殖。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的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圍坑村經營行業有毛織、五金等。村集體總收入6.4萬元,總資產188.4萬元,人均年收入約1.5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等。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5年末,上彭村內有籃球場、健身路徑、老人活動中心、文化廣場和文化活動室、電子閱覽室以及大朗圖書館黎貝嶺分館(2015年藏書2000多冊)。
基礎設施
20世紀60年代末,上彭村通電,80年代末通電話,90年代初通網際網路,約2000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2002年通自來水。
交通運輸
上彭村有省道莞惠城軌、鄉道二環路(富民大道)經過。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上彭村始建於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年),因居住地地勢比下彭村高而名為上彭村。
- 本地方言
上彭村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大朗話。
- 傳統民居
上彭村內有廣府傳統民居18座,其中建於民國年間的青磚瓦房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多已破敗,無人居住。啟遠彭公祠,建於清康熙元年(1662年),1956年拆除,2008年重建,占地面積330平方米。代表性楹聯“茶山衍派,貝嶺流芳”“上敬祖先告誡傳人宜奮勉,彭尊宗遠訓詳後裔紹書香”,書寫年代不詳,存於啟遠彭公祠。其他建築有喜慶堂,2008年竣工,三層,占地面積400多平方米,底層為食堂,二三層出租為廠房。明正統六年(1441年),彭氏族人制訂彭公家訓。2009年,彭佛全、彭錦枝、彭培基、彭錦明、彭炳深纂修族譜《隴西堂》。
- 民俗文化
上彭村每年農曆臘月三十至正月十五日,均舉行舞麒麟活動;每年清明、重陽節組織村民到永安園舉行祭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