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棟普普通通的江南農舍,為"一擔柴"式的房子,總建築面積472.92平方米,占地566.5平方米。它坐南朝北,背山面水。屋前荷花塘和南岸塘相鄰近,綠水瑩瑩,風過處,盪起縷縷漣漪。放眼青山,背依翠竹,綠水、蒼松和翠竹把這棟普通農舍映襯得生氣勃勃。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同志就誕生在這棟房子的東頭。東頭十三間半瓦房,是毛澤東家的,西頭五間半土磚茅房是鄰居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屋場
- 建築面積:472.92平方米
- 地理位置:韶山沖引鳳山下,坐南朝北
- 類型:江南農舍
建築介紹,紀念館,地理位置,展廳,建築風格,革命文物,
建築介紹
上屋場——毛澤東故居
這棟普通農舍曾幾經滄桑。它的修繕和擴建凝結著毛澤東的祖輩、父輩和他們兄弟的心血和汗水。從1878年毛澤東祖父定居時的五間半茅屋,經過前後三代人的艱苦創業,修修補補,其間遭火災,遇搶劫,1918年才掀茅蓋瓦,加修後院,擴建成十三間半瓦房(內含雜屋,其中半間指兩家合用的堂屋)。1929年4月,國民黨反動派曾沒收毛澤東在韶山的全部房屋和家產。於是,這棟房子和裡面的家具,又遭到了嚴重破壞。解放後,人民政府進行過多次修葺,使之基本上保持了當年原貌。1950年,故居作為革命紀念地供國內遊客參觀。兩年後又正式對外賓開放。1961年3月,國務院正式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毛澤東同志故居”七個黑底鎦金大字,是1983年4月2日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
紀念館
地理位置
位於韶山沖引鳳山下,坐南朝北。1963年開始籌建,1964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加上後來擴建面積,總面積8千餘平方米,管轄範圍包括毛澤東故居、毛澤東父母墓、毛澤東少年時期讀私塾舊址--南岸、毛澤東銅像、毛氏宗祠、毛鑒公祠、毛震公祠以及毛澤東青年塑像等8個參觀景點。
紀念館從1964年開放以來已經接待5000餘萬觀眾,其中70多位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有10多萬來自世界五大洲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賓.1983年4月,鄧小平為紀念館題寫了館牌。1993年7月1日,江澤民、胡錦濤等同志到紀念館參觀。現在,紀念館已成為全國100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已成為千百萬人們緬懷毛澤東偉大功績、領略東方巨人崇高精神風範的理想場所。
展廳
2003年,為迎接毛澤東同志110周年誕辰,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了陳列改造,現有十二個展廳,其中八個展廳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生平業績展,四個展廳為專題陳列:《毛澤東遺物展》、《毛澤東一家六烈士》。展廳充分利用了聲、光、電、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突出陳列主題。觀眾在參觀過程中可參與情景陳列,互動感強。
建築風格
紀念館建築為江南園林風格,雅致清新,被譽為中國當代園林建築中的經典之作。改造後的陳列與這一環境更為協調。如序廳設計,將原有序廳加寬6米,加高1米多,擴展了視覺空間。序廳的中心--主席大型漢白玉雕像,取材於北京房山,由北京軍事博物館著名雕刻家劉林設計創作。同時,序廳採用部分通透的形式,借景入室,使主席雕像與園林花木融為一體。序廳正牆為著名畫家李如創作的《東方紅》巨幅油畫,畫面壯觀,氣勢宏大,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革命文物
1990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批准將北京中南海的五千多件毛澤東遺物移交韶山毛澤東紀念館保存。遺物中有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龍紐大印;赴重慶談判是郭沫若送的手錶;穿了幾十年、打了73個補丁的睡衣,以及毛澤東家庭生活賬單、菜譜等。一件件遺物,無不體現出一代偉人的崇高人格和不朽風範。當您看到這一件件珍貴的遺物,領袖的崇高思想、偉大精神,他獨特的工作生活習慣就非常生動地展現在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