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安遺址

上安遺址

建設工程:包頭至茂名線高速公路銅川至黃陵段耀州 工作時間:2010年4月至6月

為配合包茂高速公路銅川至黃陵段複線的建設,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與銅川市考古研究所對公路穿越的耀州上安村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與發掘。

遺址位於銅川市耀州區石柱鎮上安村三組以西約0.5公里的黃土台塬上,三面環溝,各類遺蹟散布於坡地之上。在公路路基範圍內開方9個,發掘面積近700平方米。由於上世紀平整土地和公路基槽的破環,路基範圍內不見文化層堆積。本次發掘共清理灰坑10個、窯洞式白灰面房址1座,近代灰溝1條。另外,在公路建設修築的便道斷面上清理窯洞式房址4座、灰坑葬1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安遺址
項目負責:張建林 參加人員:馬志軍、王志友、張漢文、陳曉捷
建設工程:包頭至茂名線高速公路銅川至黃陵段耀州 工作時間:2010年4月至6月
為配合包茂高速公路銅川至黃陵段複線的建設,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與銅川市考古研究所對公路穿越的耀州上安村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與發掘。
上安遺址
遺址位於銅川市耀州區石柱鎮上安村三組以西約0.5公里的黃土台塬上,三面環溝,各類遺蹟散布於坡地之上。在公路路基範圍內開方9個,發掘面積近700平方米。由於上世紀平整土地和公路基槽的破環,路基範圍內不見文化層堆積。本次發掘共清理灰坑10個、窯洞式白灰面房址1座,近代灰溝1條。另外,在公路建設修築的便道斷面上清理窯洞式房址4座、灰坑葬1座。
發掘證明,灰坑多為圓形袋狀;房址均依地勢建於斷崖跟部,前後室雙間,後室為窯洞結構,房內有圓形灶坑,其中1座窯洞內有圓形袋狀窖穴,1座房址可見二次修繕痕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揭露的一座灰坑葬中還集中出土了14個頭骨或人骨架。
本次發掘出土遺物以陶、石、骨、角等器物為大宗。其中,陶器以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為主,另有部分泥質紅陶、夾砂紅陶、黃褐陶以及黑皮褐胎等。紋飾有繩紋、籃紋、刻劃紋、方格紋、麻點紋、附加堆紋等;器型有鬲、斝、罐(無耳、單耳、雙耳、三耳)、盉、瓮、盆、豆、器蓋、環等;骨器有鏃、鏟、簪、匕等;石器有斧、刀、鏟、石璧、刮削器等。根據出土器型與關中和鄰近地區的文化相比,上安遺址的主要文化遺存與客省莊二期文化的器型相同或相近,其時代約相當於龍山文化晚期。上安村遺址是銅川地區首次發掘的龍山文化晚期遺址,為建立這一區域史前文化序列的完善提供了重要資料,也為了解龍山晚期的聚落布局特點提供了材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