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孫家寨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孫家寨
- 羅馬字母拼寫:Shàngsūnjiāzhài
- 廢止年份:2005年
- 性質:歷史地名
上孫家寨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
上孫家寨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明朝中期,由江西遷入,孫氏族人落戶在此山中,因山形獨立,形同山寨,故得名孫家寨,此處偏上,故稱上孫家寨。歷史沿革建國後隸屬黃柏公社大橋大隊,1984年公社改鄉建制,大橋大隊改為大橋...
出土於我國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的舞蹈紋彩陶盆,是新石器時代原始歌舞的生動寫照。其圖紋描繪了15個跳舞的婦女,分為3組,每組5人。她們頭部垂有髮辮,身後飄有尾飾,攜手踏歌,頓足為節,輕盈環舞,表現了原始人慶祝豐收的喜悅。如果在這彩紋盆里放半盆清水,舞蹈的婦女身影倒映在水面上,顯得更富有情趣。
孫家寨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壩心鎮老街村委會,屬於壩區。距村委會0.5公里,距壩心鎮3.2公里,國土面積4.78平方公里,海拔1420米,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38戶,有鄉村人口906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40人,農民收入主要...
馬家窯文化因首先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而得名,該文化的遺址和墓葬,主要分布在甘肅西南部和青海東部的河湟地區。在青海除了上孫家寨,在樂都腦莊、民和核桃莊也有發現。馬家窯文化以精緻的陶器和流暢的花紋著稱,但出土這樣形象地反映原始社會先民們舞樂活動的文物,在我國考古史上還是第一次。
新石器時代舞蹈紋彩陶盆於1973年出土於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墓地,為新石器時代後期陶器,為水器。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新石器時代舞蹈紋彩陶盆高14.1厘米,口徑28厘米,底徑10厘米,呈橙紅色。上腹部弧形,下腹內收成小平底。口沿及外壁以簡單的黑線條作為裝飾,內壁飾三組舞蹈圖。新石器時代舞蹈紋彩陶盆是...
2011年末,長寧鎮轄長寧、韓家山、宋家莊、新寨、下嚴、甘溝門、王家莊、雙廟、田家、汪家、殷家、康家、紅崖、雜莊、陳家莊、東村、西村、河灘、上孫家寨、中嘴、戴家莊、新添堡、上堡鮑東、鮑西25個村民委員會。2019年10月,長寧鎮轄26個行政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長寧鎮地處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南部,寧張...
後子河鄉 位於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19千米。人口1.5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土、藏等民族,其中回族占總人口的8%。面積44平方千米。轄東村、西村、尕莊(東風村)、陳家莊、戴家莊、上孫家寨、中咀山、黑溝、紅崖、康家、田家、殷家、汪家、雙廟、河灘15個村委會。1949年建後...
湟水北岸的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一件馬家窯類型彩陶盆,盆的內壁繪有相同的三人舞蹈人紋圖案,舞姿栩栩如生,反映了新石器時代人類生活生動的場面。專家認為,這是我國最早的成型舞蹈圖,這在中國美術發展史上,也有極其重要的代表性。在彩陶的故鄉樂都縣柳灣,出土的馬廠類型彩塑人像陶壺,大概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
上孫家寨匈奴墓 在青海省大通縣大通河西岸。這裡是一處東漢的墓地。該墓為磚室墓,墓的形制和隨葬品與其他東漢墓無異。其中的一枚“匈奴歸義親漢長”的駝鈕銅印,證明墓主為匈奴的酋長,說明南匈奴入居內地後,已完全與漢族融合。西南夷 秦漢時代的西南地區聚居著許多少數民族。今貴州省西部有夜郎、且蘭,雲南...
馬家窯類型彩陶盆舞蹈紋,實物於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馬家窯類型墓地第384號墓出土。這件彩陶盆高12.7厘米、口徑28.5厘米。為細泥橙紅陶。彩陶盆的花紋分別裝飾在器內外的上腹和盆唇這三個部位上。由於當時沒有桌椅,彩陶放置在地上或被人捧持,人們視線首先注目的是盆內上腹的迎面的部位,而作為主題紋樣的...
漢匈奴歸義親漢長銅印 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縣後子河鄉上孫家寨村漢墓群一號墓中出土一枚銅印,方座,駝紐。漢匈奴歸義親漢長銅印 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縣後子河鄉上孫家寨村漢墓群一號墓中出土一枚銅印,方座,駝紐。陰刻篆文“漢匈奴歸義親漢長”八字,是東漢中央政府賜給匈奴族首領的官印,其中“歸義”是...
沉睡於地下達5000年之久的我國西北地區青海大通上孫家寨舞蹈紋彩陶盆的出土和其後青海宗日舞蹈紋彩陶盆的出土,在舞蹈界引起轟動不是偶然的,它是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的珍寶(伴出的有海貝、骨枋輪、牛尾骨等)。前者彩陶盆內壁上層,有四道平行的帶紋,上面繪有三組手拉手在表演“集體舞”的舞人,五人一組,共...
中期限類型的典型遺址有東鄉林家、蘭州雁兒灣、臨洮馬家窯、民和核桃莊等。器形的種類和圖案紋飾都有了較大的革新與發展,出現了斂口罐、帶流缽、折腹寬平唇盆、大口淺腹罐、盤口罐和鈴等。晚期類型的典型遺址有東鄉林家、蘭州西坡塵窪、青海大通上孫家寨、樂都腦莊、永登杜家台、榆中麻家寺等。主要以橙黃陶為...
從中顯示了遠古藝術家捕捉動物瞬間特點的才能。在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的一個陶盆上,畫著五個跳舞的人,手牽手連成一排,既是一幅描繪舞蹈的圖畫,又是一個適應紋樣的圖案。半坡村的原始藝術家已經開始把具體的物象變形成裝飾性的圖案,並在其中注入某種觀念。他們把一條魚的側面分割為魚頭、魚身、魚鰭幾部分,用...
卡約文化陶器,卡約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卡約,也稱“卡窯”。卡約文化是我國西北地區青銅時代文化。因首次發現於青海省湟中縣卡約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肅境內黃河上游沿岸及其支流湟水流域、青海湖周圍。年代晚於齊家文化,可分為上孫家寨和阿哈特拉兩種類型。年代據碳十四測定,約公元前900一前600年。早期相當...
馬家窯文化彩陶舞蹈紋盆是一個文物,於1973年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介紹 高14.1厘米,口徑29厘米。 盆用細泥紅陶製成。大口微斂,卷唇,鼓腹,下腹內收成小平底。口沿及外壁上部採用了一些簡單的線條裝飾,作為主要裝飾的舞蹈紋在內壁上部。舞蹈紋共分三組,每組有舞蹈者五人,手...
1978年7月 ,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115號漢墓(約當西漢晚期)出土殘木簡400枚,內容多為軍法。1983年12月~1984年1月,江陵張家山247號、249號、258號三座西漢前期墓出土大量竹簡。247號墓出簡1000多枚,其中有漢律、《奏讞書》、《蓋廬(闔閭)》、《脈書》、《引書》、《算數書》和歷譜、遣策等。249號墓...
傅榮賢. 從上孫家寨出土木牘看西漢張良韓信《兵法》和楊仆《兵錄》的內容性質及其目錄形制.《CNKI;WanFang》,2012 王有錄. 西漢王國問題的解決.《殷都學刊》,1982 李之勤. 鳳縣陳侖溝和韓信北定三秦的路線問題.《CNKI》,1982 徐業龍. 蒼黃鐘室嘆良弓——韓信的軍功戰績及其"謀反"冤案評析.《cnki》,2017 祖太...
三、上孫家寨墓地 (28)第五節 寺窪文化的殉牲 (28)一、寺窪山遺址 (29)二、莊浪柳家村墓葬 (30)三、占旗遺址 (30)四、西和欄橋墓地 (31)五、合水九站遺址 (31)六、徐家碾墓地 (33)七、小結 (36)第六節 卡約文化的殉牲 (37)一、大華中莊墓地 (38)二、平安縣沙卡村墓地 (42...
在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清理的一座馬家窯類型墓葬中,出土了一件舞蹈紋彩陶盆,盆的內壁上繪四圈平行帶紋,平行帶紋至口沿間,繪3組相同的集體舞蹈圖像,每組5人,舞蹈者為正面並列的整齊形象,腦後髮辮擺動,腰前飄帶飛揚,手拉手地踏歌而舞。每組兩邊舞者的外側手臂都畫成兩道,表示空著的臂膀在不斷頻繁地擺動...
1.原始說。有人認為少年與其它文學形式一樣,起源於原始勞動。1979年10月,在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內壁上繪有五人拉手舞蹈的圖案。有人認為這是古代青海的先民們在勞作休憩之時,手拉手地漫少年。2.《詩經》說。有人把少年中的“花兒”與《詩經》聯繫起來,稱少年與《詩經》的《...
中國西漢晚期墓葬中出土的木簡。1978年發現於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 115墓。該墓為豎穴土坑雙棺木槨墓。出土木簡 400枚,殘斷嚴重,今存最長者為22.1厘米,寬1厘米,厚0.2厘米左右。簡文主要內容為軍法、軍令,是研究西漢軍事制度的重要歷史資料。正文 中國西漢晚期墓葬中出土的木簡。1978年發現於青海省大通縣上孫...
但據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和居延地區出土的漢簡,部分左、右部或前、後部,曲分左、右曲或前、後曲,部、曲之下還有官(分左、右官)、隊(分前、後隊)、什伍等。上述文獻與文物,對漢朝軍隊中、下級組織的不同記載,很可能是不同地區或軍隊存在著不盡相同的編制。兵役制度 秦朝沿襲戰國時的郡縣徵兵制。從《...
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舞蹈陶盆描繪出古樸的線條、紋路,生動地表現了先人們聯臂踏歌的情形,這種滿足身心需要的身體活動,在奴隸社會已是慶賀、祭祀中不可缺少的活動。從石鏃、銅戈、青銅戈中,我們仿佛看到先人彎弓射雁的場面,這種遊獵方式古人稱為“戈射”。《戈射圖》反映了從漁獵到農耕,弓箭從狩獵性質...
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一個新石器時期(約1萬年~4千年前)的陶盆,內壁畫有3組舞人,他們手牽著手,整齊協調地翩翩起舞(見彩圖)。傳說陶唐氏時,“水道壅塞,不行其原”,人們因受潮濕的侵襲,“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呂氏春秋·古樂》)。可見遠古時代的舞蹈和導引常混為一體。直至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