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村(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新塘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上塘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南部,距鎮政府4千米。該村坐落於平原地帶,相鄰自然村有新圍村、下塘村、坑美村、澤美村。始建於明朝,因村莊所處地勢較高而取名上塘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塘村
  •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
歷史沿革,人口,社會經濟,歷史文化,代表性人物,

歷史沿革

明朝,屬東莞縣歸城鄉。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屬缺口司。民國時期,屬第八區(竹溪)涌口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第六區橋頭鄉、涌口鄉、第十二區新聯鄉、厚街區新塘鄉、厚街大鄉、厚街人民公社新塘生產大隊、仙橋人民公社新塘生產大隊、厚街人民公社新塘生產大隊;1983年,屬厚街區新塘鄉;1987年,屬東莞市厚街鎮新塘管理區;1999年,屬厚街鎮新塘行政村;2011年,屬厚街鎮新塘社區。
世居村民為陳姓,其先祖於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遷至東莞厚街橋頭;明中期遷至當地。

人口

2015年末,戶籍人口459人,其中男性229人,女性230人;80歲以上15人,最年長者93歲(女)。外來暫住人口380人。世居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

社會經濟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水草、甘蔗、花生、木茨、番茄、黃麻、蔬菜,有荔枝、龍眼等果樹,養殖有塘魚、牲畜、家禽,兼有草蓆編織、紡綆加工等。20世紀90年代,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集體經營以廠房出租、土地租賃為主,總資產2393萬元,淨資產2303萬元,總收入449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房屋出租、村集體經濟分紅等。
傳統節慶食品有炒米餅、糖環、碌堆、魚籠、油角、酬果仔、月餅、粽子。特色工藝品有草蓆、方席等。
村中1955年通電,1973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80年代通自來水,90年代通電話,2000年通網際網路。村中有籃球場1個和健身體育器材一批,有新塘文化廣場及老人活動中心。

歷史文化

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無留存。
每年正月初七,出嫁女回村與全村村民歡聚一堂,共進午餐。農曆七月初八為佛爺誕,舉行祭祀活動,用約300斤燒豬等祭品拜祭,期望保佑村中出入平安。自2000年開始,由村民自帶飲用水作為祭品,拜祭後回家飲用,祈盼無病痛。
村內有土地廟,建於1989年,供奉土地公及土地婆。每年正月十九為土地誕,村民拜祭土地公和土地婆,希望土地公、土地婆保佑村民平安、身體健康。平時每天有村民自發拜祭。
村有莞草編織製作技藝,形成於30年代,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951年4月,上塘村從橋頭鄉劃歸涌口鄉管轄。
1967年春,上塘生產隊組成專業積肥隊,積聚土雜肥送進稻田裡,還到太平鎮挖塘泥,施到莞草田裡。
1981年春,上塘生產隊分田到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代表性人物

陳維新(1913—1945),革命烈士。1943年下半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一支隊,1945年5月在道滘官橋滘作戰中被捕,在廣州監獄遭殺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