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四調

上四調

上四調起源於羅羅腔,是保定市一種比較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與河北的絲弦腔具有密切的親緣關係。該劇種唱腔質樸,曲風獨特,聲音淳厚,調式多樣,同樣具備生旦淨末醜各個角色。現在上四調劇團人數已擴大到50多人,創作編演了《無底洞》、《抱盔》、《天妃閘》等劇目,並經常外出演出、交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四調
  • 性質:劇種
  • 起源:羅羅腔
  • 特點:唱腔質樸,曲風獨特
簡介,起源,特點,現狀,

簡介

上四調屬於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上四調於2007年就被保定市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上四調起源於羅羅腔。羅羅腔流入河北保定地區新城縣撞河村後,就演變成了上四調。該劇種唱腔質樸、聲音淳厚。上四調過去在保定及周邊縣市曾經很是盛行,從清代開始就有以上四調為主的戲班。由於其表演形式活潑,唱腔優美動聽,生活氣息濃厚,所以早就成為山西、河北部分地區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戲曲劇種。

起源

這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劇種,與河北的絲弦腔具有密切的親緣關係。說來頗有點傳奇色彩。據傳說,明朝萬曆年間,有劉氏兄弟二藝人從河南逃荒來到保定北部,一個落在新城縣(今高碑店市)的撞河村,一個落在了涿縣(今涿州市)南橫歧村。同時也把一種唱腔優美的小曲調傳到了兩地,撞河村的曲調定為“上四調”,南橫歧村的定為“下四調”。現在撞河上四調業餘劇團依然存有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的戲箱及部分老行頭。高碑店市周邊的淶水縣北義安和秋蘭、易縣的大北關和胡解等村,都曾向撞河村學過上四調。

特點

別看上四調只是流傳於一個村落的小劇種,別看比不上河北梆子那樣聲名遠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同樣具備生旦淨末醜各個角色;該劇種唱腔質樸,曲風獨特,聲音淳厚,調式多樣。曲調前後句重複,每句多以七字、九字為主,這是其顯著特徵。在當地,上四調還有“九腔十八調”之稱。而實際上,上四調有悲調、平調、老調、尖調、反調各四種;還有頭板、二板、反倒板、快板等凋式。總共算來,遠超出了“九腔十八調”,所以說,上四調和其他的劇種相比,其曲調的豐富多變毫不遜色。解放前,上四調沒有女演員,戲台上都是男扮女裝,念自和唱腔都用二音假嗓來代替女聲;解放後有了女演員,都用了本功嗓,但也多用音。如今的撞河業餘劇團,女演員已多於男演員。

現狀

多年來,高碑店市始終尊重和支持當地民眾對上四調文化的喜好,把弘揚和光大上四調劇種文化作為加強和豐富全市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從戲曲藝術指導和資金上給予了大力支持,並將其搬上河北電視台。現在上四調劇團人數已擴大到50多人,在清末年間由張德元、楊玉生等創作改編了《無底洞》、《抱盔》、《天妃閘》《武松怒殺西門慶》《小八義》《石秀殺嫂》等劇目(大部分劇本由楊玉生執筆編詞並導演),並經常外出演出、交流。
目前在撞河村,上四調依然受到村民的熱愛。走進這個村子,村民話題總會少不了上四調。他們說,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村民都會唱上幾句上四調。可見,上四調在撞河人心中的位置。農閒時節,人們時常湊在一起,演上幾齣如《無底洞》、《抱盔》、《天妃閘》等傳統唱段,既活躍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又弘揚了傳統文化,相得益彰。演出中村民們扮相生動自然,唱腔剛勁飽滿,吐字清晰入耳,展現出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在400多年的口口傳唱中,上四調已是村里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村民的一種積極向上、永不服輸的生活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