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底線

三重底線

三重底線(Triple Bottom Line),就是指經濟底線、環境底線和社會底線,意即企業必須履行最基本的經濟責任、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重底線
  • 外文名:Triple Bottom Line
  • 范指:經濟底線、環境底線和社會底線
  • 提出時間:1997年
  • 提出者:英國學者約翰·埃爾金頓
  • 實踐案例:杜邦公司
定義,意義,最佳實踐,

定義

1997年,英國學者約翰·埃爾金頓(John Elkington)最早提出了三重底線的概念,他認為就責任領域而言,企業社會責任可以分為經濟責任、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經濟責任也就是傳統的企業責任,主要體現為提高利潤、納稅責任和對股東投資者的分紅;環境責任就是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就是對於社會其他利益相關方的責任。企業在進行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時必須履行上述三個領域的責任,這就是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三重底線理論”。

意義

從某種意義上講,三重底線像是某種類型的平衡記分卡,同樣的其背後基本原則是:因為正在測量的內容很可能就是你所關心的,你所測量的就是你得到的。只有當企業開始衡量其社會和環境的影響時,才能稱為對社會和環境負責的組織。因此,在今天的經濟社會中,經濟責任已經不是定義企業成功與否的唯一要素,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認同可持續性的發展理念,大部分企業開始注重三重底線中的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而不是單純的追求企業的利潤。

最佳實踐

現如今,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小型企業都迫切的想要調整其經營策略,使其能夠可持續的發展,他們紛紛尋求適合企業特性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更加注重減少固體廢物和自然資源的使用,加強員工的安全和福祉,加強公共關係等方面,開始注重公眾對環境和社會的關注,並對於潛在的可持續發展的利潤採取了更加務實的態度。在這些企業中,強生公司,福特公司和杜邦公司是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先鋒軍,他們都基於本公司特定的情況,發展了一套包涵了經濟責任,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並且在公司發展的進程中,他們也嚴格遵守了制定戰略之初對於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以杜邦公司為例,成立於1802年的杜邦公司是一家科學企業,致力於利用科學創造可持續的解決方案,讓全球各地的人們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全和更健康。杜邦公司以製造火藥起家,在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杜邦做了一些科技研發,先後發明了尼龍、橡膠、有機物等等,發明了很多至今甚至還在廣泛使用的材料。到上個世紀70、80年代,隨著環保日益加強,石油危機的到來,面對資源環境的新問題,杜邦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杜邦在發展的過程中,設定了很多要求,例如提出一個目標為零的戰略,追求零的事故,追求零排放,如何做到循環使用,在保護自然資源方面怎么提供多樣性,這些指標在全球各地都有統一標準。例如:杜邦在1990年提出,到2010年要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到65%以上;在2010年到2011年間,在不增加能源使用的前提下提高營業收入6%以上;在2010年,杜邦致力於其用於生產的能源的10%和原材料的25%是來自於可再生能源。在接下來時間中,通過採用改進過程控制,節能新技術以及使用替代能源和改進制造工藝,杜邦降低了能源使用並將產量水平提高了30%。在全球範圍內,杜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了72%,能源的使用較1990年的水平降低了6%。根據杜邦公司的估計,這些措施幫助公司節省了約30億美元。
由此可見,杜邦公司遵循三重底線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卓有成效的,不僅提高了營業收入,同時也降低了能源,材料的消耗,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兼顧了企業的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