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鄉茶果傳統飲食習俗,流行於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的民俗,中山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三鄉粉果飲食習俗是三鄉村民將福建地區的鹹茶習俗帶到三鄉;結合三鄉的傳統生活習俗,取材於三鄉種植的主要糧食,蔬菜品種等原材料而製作出的各種不同的傳統小吃,具有地域文化兼收並蓄的特點。三鄉荼果傳統飲食習俗品種豐富,分別有瀨粉角仔、白水餃、葉仔、豆撈、蘿蔔糕、芋頭糕、兼糕等多個品種。每年歲時節令,不論是三鄉本地百姓或是旅居海外的三鄉人都趕回家鄉吃茶果,形成獨特的傳統飲食文化。
2010年7月21日,三鄉茶果傳統飲食習俗入選中山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Ⅹ-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鄉茶果傳統飲食習俗
- 批准時間:2010年7月21日
- 非遺級別:市級
- 非遺編號:Ⅹ-8
- 申報地區:中山市三鄉鎮
- 非遺類型:民俗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三鄉鎮位於中山市南部,歷史上,由烏石鄉、橋頭鄉、平嵐鄉構成,三條鄉地似三角形,中間有一市集,俗稱三鄉圩仔。根據三鄉鄭氏族譜記載:八百多年前的北宋期間,路判鄭菊叟自福建福州榮陽郡南遷而來,並題《始祖入粵西山》,又記西山原屬廣府東莞縣西山文順鄉(後稱香山、中山)烏石村“丹山”腳下“山頭坊”,繼後發展到烏石鄉安靜祠、橋頭鄉橋西祠、平嵐五房樂平祠,均屬鄭氏祠堂,後人俗稱“三鄉老鄭”。每有親友聚會,三鄉老鄭均按福建俗例以茶相敬,並製作點心茶果供品茶者享用。這些來自福建的茶果飲食習俗,後與本地風俗相結合,成為了獨特的三鄉茶果飲食習俗。
民俗內容
三鄉人以粘米粉、糯米粉等主要材料,加上蘿蔔、芋頭、椰菜、豬肉、蝦米、豆沙、花生、芝麻等材料創製出瀨粉、白水餃、葉仔、豆撈、蘿蔔糕、芋頭糕、兼糕、角仔等三鄉地道特色茶果,成為三鄉人民代代相傳的傳統飲食消費習俗。
三鄉茶果以三鄉的物產製作,特別具有本土風味。其中,以三鄉瀨粉最有特色:三鄉瀨粉的製作始於清代嘉慶年間。三鄉白石村後山的一條繞經天后廟和觀音廟旁流淌的“媽坑”溪水,流經三鄉所處丹山的丹紅色朱沙泥土過濾之後變得水質清冽甜美,是早年三鄉村民的主要食用水源,用“媽坑”溪水製作出來的瀨粉香滑爽口。在農曆七月十一至七月十四,三鄉每條村輪流吃瀨粉,家家戶戶製作瀨粉食用;後來,三鄉瀨粉發展成為村民天天食用的食品,並每天供應澳門的酒樓飯館。以三鄉瀨粉加上用豬骨、大地魚熬成的上湯,配以燒鵝、白切雞、叉燒等配料,味道鮮美可口,是一道馳名省港澳的地方食品。
另外,春節大年初一做豆撈奉神也是三鄉特有的飲食習俗:用糯米粉做成直徑2厘米大小的糯米湯圓狀,煮熟瀝乾冷卻後,沾上砂糖、芝麻、花生碎等,成為具有特色的小食:豆撈。由於豆撈在粵語中是“有撈有撈”,有寓意一年有好收成、做生意有好收入之意,因此深得百姓喜歡。
到了農曆二月,三鄉鎮種植的蘿蔔正值盛產之季節,三鄉鎮村民利用蘿蔔蒸出鮮美的蘿蔔糕供奉祖先,然後自己食用。具體做法:選用新鮮水分充足的白蘿蔔切絲再煮熟,按一個蘿蔔加入半斤米粉的份量搓揉成粉糊,再加入蝦米、鹹肉粒、油、鹽等材料,攪拌混合好粉漿於盤中約2厘米厚,隔水蒸一個小時左右,蒸熟後再切割成矩形塊狀。
到了三月,地處五桂山南麓的三鄉村民採集山上野生的三丫苦,樹桿用作涼茶,樹葉和大米一起舂成粉後製作成三丫苦糕點供家人及親友食用,具體做法:上山採集新鮮的三丫苦為原材料,將三丫苦的葉子混在糯米中一起舂爛,如果是蒸三丫苦糕,就將片糖煮成糖漿與糯米粉搓在一起用蒸籠隔水蒸熟而成;如果是做三丫苦茶果,就用椰絲或紅豆沙做餡料蒸熟。三丫苦有淡淡的苦澀味,但三鄉村民流傳:“三月初三,吃了三丫苦不怕蚊咬”諺語,正是看中了三丫苦的清熱消炎作用。“三月清明插柳,三日采三丫苦葉擣作粉團蒸熟以薦祖考”,以上文字,就是清同治年間出版的《香山縣誌》所記載的三鄉茶果傳統飲食習俗。
到了五月端午節,三鄉村民除了利用本地野生的蘆蔸葉包蘆蔸粽之外,還利用三鄉鎮一種俗稱樹仔頭的野生植物燒成灰燼提取汁液成為鹼水,包裹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兼粽子和炊蒸兼糕,取其清爽解毒之食療作用。具體做法:將竹葉、禾稈葉或樹仔頭的野生植物燃燒熬成灰燼,提取天然鹼水,將鹼水按一定比例摻和糯米,不加任何調料,用竹葉或蕉葉包裹成為兼粽;或用天然鹼水兌糯米粉製成粉漿,不加任何調味料,放入直徑20厘米、厚4厘米的盤中隔水蒸兼糕,蒸到糕體出現棉花眼為熟。金黃色的兼糕配以糖漿食用,清爽甘甜。
到了農曆七月,從初一到十四,三鄉村民就會一條村一條村地輪流吃瀨粉。
中秋節,三鄉人喜歡蒸芋糕。選用粉嫩鬆軟的香芋切成粒狀,下鍋炒熟。用粘米粉製成粉糊,再加入蝦米、鹹肉粒、華頭粒、油,鹽等材料,攪拌混合好粉漿於盆中,隔水蒸熟後切割成矩形塊狀。
到了九月初九重陽節,三鄉村民喜歡蒸出白水餃供奉祖先然後自己食用。白水餃由稀釋的粘米粉漿澆在盆中,加入蝦米、鹹豬肉等調味,蒸熟後切件。
到了除夕的年卅晚,三鄉村民喜歡製作角仔作壓歲之用。角仔用粘米粉薄片包入炒熟的椰菜絲、蘿蔔絲、肉粒、馬蹄粒等材料,對摺粉皮再封口,成半圓形粉果角仔,隔水蒸熟而成。按照傳統習俗,春節前的年卅晚,三鄉人製作角仔壓歲,待到年初二再以角仔、生雞、豬利、大蒜,生菜等食物開年。
按照傳統習俗,農曆三月初三、七月節、中秋節等節日,三鄉人都會製作葉仔供奉祖先神靈,再自家食用或饋贈親友。葉仔為蕉葉包裹的圓簡狀糯米粉糕,內有豆沙,花生碎,蓮蓉﹑椰絲或鹹豬肉蝦米冬菇等餡料。蒸熟即可上碟食用。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1、具有將不同地域飲食習俗兼收並蓄的文化價值
三鄉茶果傳統飲食習俗是三鄉鎮村民將福建地區的鹹茶習俗帶到三鄉,結合三鄉鎮的傳統生活習俗,取材於三鄉鎮種植的主要糧食等物產而製作出的傳統飲食習俗,具有濃厚的地域飲食文化特色和具有獨特的民俗色彩,對傳承傳統文化起著積極作用。
2、具有獨特的民俗文化價值
三鄉茶果傳統飲食習俗與中國民間的歲時節令緊密相連,在春節、農曆三月三、五月端午、七月節、中秋節、重陽節,除夕歲時節令以三鄉茶果祭祀祖先,然後供人們食用,具有獨特的民俗色彩。
3、具有價廉物美的經濟價值
三鄉茶果傳統飲食習俗取材普通,品種豐富,美味可口,深受三鄉鎮百姓和海內外鄉親歡迎,對滿足三鄉鎮百姓的飲食需求和推動三鄉鎮的飲食業、旅遊業發展起著積極作用。
4、具有維繫海內外鄉親的紐帶作用
三鄉茶果傳統一伙食習俗在珠江三角洲及省港澳地區和海外華人聚居的地區知名度頗高,港澳地區的很多酒樓都有供應瀨粉、葉仔等三鄉茶果,深受海內外鄉親的歡迎,成為維繫海內外鄉親與家鄉聯繫的一條重要紐帶。
傳承狀況
由於受到日漸豐富多彩的現代飲食文化衝擊,三鄉茶果飲食消費習俗的製作面臨後繼乏人的局面,三鄉茶果飲食消費習俗面臨後繼乏人的瀕危狀態。
傳承人物
黃河生,男,漢族,1933年11月出生。中山市三鄉鎮人,2011年12月被確定為市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黃婉新,女,1966年出生。2021年被確定為市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張泳瑜,女,1966年出生。2021年被確定為市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18年7月13日上午,三鄉鎮舉辦了三鄉茶果傳統飲食習俗市級傳承基地揭牌儀式,三鄉茶果傳統飲食習俗的保護工作得到更有力的支持和推廣。中山三鄉鎮宣傳文體服務中心位於三鄉鎮景觀大道3號二樓,三鄉茶果傳承場所位於三鄉前隴尚古傳統文化推廣中心尚古傳承基地,面積為1000平方米。鄭羅珍、張根田等有幾十年茶果製作經驗,通過利用基地活動大力推廣三鄉茶果製作技藝,為12000多人開展茶果、瀨粉製作培訓斑。
社會影響
衍生活動
2017年10月29日下午,由中山市文化館、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辦的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日——三鄉茶果傳統飲食習俗在市文化館二樓活動廳開展。
2018年1月1日上午,由三鄉鎮宣傳文體服務中心主辦的“三鄉茶果傳統飲食習俗手繪創作比賽”活動在文化廣場舉行了頒獎禮。
2018年4月29日上午,由中山市文化館、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日(三鄉茶果傳統飲食習俗)”在文化館二樓活動廳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