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黑豬

三都黑豬

三都黑豬是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而形成的優良地方品種,是一個寶貴的地方品種資源。但由於沒有系統的選育、選種選配和保種,以及多年來引入外來品種進行雜交改良,使得三都黑豬的存欄量銳減,一些原三都黑豬的分布區甚至已難尋純種豬的蹤影。2006年黔南州品改站根據貴州省畜牧局的安排,開展了對包括三都黑豬在內的8個地方品種的資源調查,旨在摸清家底,全面掌握黔南州畜禽遺傳資源現狀,保護畜禽品種資源的生物多樣性;合理、有效、持續地保護、利用現有品種資源,以現實畜牧業持續、穩定、高效的發展。在這次調查中,我們對黔南黑豬的中心產區及分布區進行了抽樣調查,對其品種資源現狀進行了充分、細緻的了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三都黑豬
  • :動物界
  • :哺乳綱
  • :偶蹄目
品種來源,產區分布,產地環境,體形外貌,繁殖性能,生長性能,保種對策,

品種來源

三都黑豬的形成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在引進外來品種進行豬品種改良以前,是一個數量大、分布廣的地方品種,為產地的當家品種。其產區交通閉塞,經濟、文化落後;長期的閉鎖繁育,高度近親,粗放飼養;以及黔南水族和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對飼養三都黑豬的偏好、喜食豬油和豬肉和習慣,經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形成具有耐粗飼、育肥快、產仔高、適應山區自然環境的優良地方品種。至70年代以來,產區陸續引進內江、巴克夏、蘇白、長白、大約克、杜洛克等國內外優良品種作為父本,對三都黑豬進行雜交改良,效果顯著。雜交一代既保持了母本的耐粗性和良好的肉質,又在生長速度和瘦肉率上優於母本,但這也造成了三都黑豬數量的減少。據1977年調查,三都黑豬存欄量為18萬頭,其中能繁母豬4.8萬頭;1996年為13萬頭,其中能繁母豬2.4萬頭;存欄量下降27.8%;2005年年末存欄9.64萬頭,其中能繁母豬3萬頭;存欄量近10年下降25.85%。目前三都黑豬母豬用於雜交的數量占母豬總數的37.89%。

產區分布

三都黑豬主要產於黔南州南部布依族、水族聚居的邊遠地區。主產區為三都、荔波、獨山三縣,分布於都勻、平塘、羅甸、貴定、龍里等縣市,並流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的巴灰、六寨等地。
中心產區《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心產區《三都水族自治縣》

產地環境

黔南州位於東經106°12′~108°18′北緯25°04′~27°29′,處於雲貴高原東南部向廣西丘陵過渡的南斜坡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300~1000米;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及無霜期長:年最高氣溫39.8℃,最低氣溫-7.5℃,平均氣溫13.6~19.6℃;相對濕度75%~80%;無霜期283~334天;日照1062.2~1374.1小時;年降水量1114.1~1490.2㎜。土地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土層濃厚、濕潤、有機質含量高;水稻玉米、薯類、雜糧、蔬菜等糧經飼作物種植面積大,生產條件好、種類齊全;青飼料供期長、飼料總量豐富,能提供大量優質飼料,具備大飼料生產的資源優勢;產區自然條件優越,耕地面積742.27萬畝,草地面積1300萬畝,森林覆蓋率46.20%;為三都黑豬的生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資基礎。

體形外貌

全身被毛黑色,稀而發亮。體型中等。頭大小適中,額部有“水”字皺紋,額微凹;耳平直,耳尖稍向下垂,大小適中;嘴筒長而粗大,有部分細長微翹;背腰平直,有部分微凹;腹部緊湊微下垂;後軀廣圓;四肢結實,後腿粗大系部略傾而有力,後肢踏蹄較多。乳頭髮育良好,排列對稱整齊,乳頭一般為5~6對。最多可達8對,最少4對。
三都黑豬三都黑豬
產區農戶大都無飼養公豬的習慣,故公豬數量較少,加之飼養管理粗放,發育較差,一般體型較小;母豬的發育較公豬晚,產區農戶對母豬的飼養管理較重視,大多數母豬體質健壯,體型較公豬大。

繁殖性能

產區現存的成年公豬較少,在一些三都黑豬的分布區已沒有純種的公豬。通過對產區17頭成年公豬的調查:公豬的性成熟較早,平均為101.76+18.79天,且性成熟就有配種能力,性慾較強;配種方式多為本交。實際上,現在公豬的初配年齡較以前稍晚,平均為154.71+17.72天。大多數公豬一般利用2年後閹割育肥,較少有超過三年的。
母豬一般4月齡左右發情,持續3~4天。平均一年2胎,飼養條件差的2年3胎;其母性強,仔豬成活率高;利用年限多為5年,很少超過8年。

生長性能

三都黑豬的經濟類型屬於肉脂兼用型,其飼養方式主要是深坑圈養、熟飼、採取吊架子育肥;飼料多為青粗料煮熟後加少許玉米、米糠等精料;也有的農戶用青粗料加配合飼料,農戶間的飼養條件差異較大。育肥豬的生長速度較慢,6月齡體重約47千克,一般10~12月齡出欄體重約75~100㎏。

保種對策

畜禽品種資源保護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的公益性事業,需要長期的資金投入才能做好這項工作。因此,首先要爭取各級財政設立三都黑豬的保護經費,並列入財政預算;積極爭取農業綜合開發資金、農業發展資金對保種工作的扶持。其次,以三都縣為核心保護區建立三都黑豬核心群進行系統選育,都勻、平塘、荔波、羅甸四縣為保種區域開展保種工作,採取國家投資保種和區域性的民眾保種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三都黑豬的保種工作。
成立三都黑豬品種資源保護工作小組
成立品種資源保護工作小組可有效協調在保種工作中人、財、物的投入,將保種工作所涉及到的部門如財政、計畫、環保、衛生、科技、畜牧等有機的結合起來,充分運用行政手段、法律法規、優惠政策作保障,推進保種工作的順利進行。
實施品種資源保護項目,建立保種場
在2006年三都黑豬品種資源調查工作的基礎上,力爭將其列入《貴州省畜禽品種志》;申報並建立三都黑豬保種場,制定保種方案,進行良種登記,建立三都黑豬的核心群,進行系統選育和提純復壯。同時引導保種區域的農戶根據三都黑豬的外形品種特徵和生產性能有意識的選優汰劣,擴大種群數量並保持種群明顯的品種特徵和生產性能。
制定地方標準,促進系統選育
近年來,貴州省制定了竹香雞、貴州黑山羊等14個上《貴州省畜禽品種志》的畜禽品種的地方品種標準,但三都黑豬這一個優良的地方品種,一直沒有制定相應的地方標準,給三都黑豬的選育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建議要儘快制定三都黑豬的地方標準,加快三都黑豬的系統選育和產業化開發的進程。
開展資源利用工作
品種資源保護的目的是為了利用,在進行品種資源保護的同時要有計畫地開展資源利用。在針對三都黑豬某些經濟性狀的不足進行選育提高的同時,充分利用三都黑豬早熟、適應性及抗病力強、耐粗飼、肉質風味好的遺傳特性開展經濟雜交。如以三都黑豬為母本與引進瘦肉型豬的雜交一代其生長速度與瘦肉率有顯著提高,適應性和抗病力比外來品種強,特別適應養殖條件較差的地區飼養。另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畜產品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受消費意識和崇尚健康理念的影響,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本地“土豬”肉成了市場的新寵,這一消費需求的變化則可把資源優勢變為商品優勢,充分利用保種群外的群體開展經濟雜交,用後代的雜交優勢提高商品率。
依靠科研院所,推進保種工作
加強與省內外的科研院所和育種單位的合作與交流,儘可能利用科研院所的科研條件和設施進行多學科、多部門的保種工作。進一步摸清該品種的遺傳性狀、生理、生化指標,為培育新品種打好基礎。同時利用三都黑豬的優良基因,導入外血,有目的地進行雜交試驗,篩選最佳雜交組合及雜交方式,培育既適應本地飼養條件、經濟價值高,又受消費者歡迎的三都黑豬新種群。
吸納社會力量,加大保種投入
對地方畜禽品種應進行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既是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畜牧業的基礎,也是滿足畜產品多樣化、增強畜牧業市場競爭力的需要。因此,要廣泛宣傳地方品種資源保護的重要意義,引導一批有遠見的企業家和關心畜禽品種資源有識之士投入到三都黑豬保護項目上來,以全面推動三都黑豬保種工作的開展。
三都黑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