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草花霉病

三葉草花霉病

三葉草花霉病是紅三葉的一種危害性病害,分布於世界各地,近年發現我國甘肅也有分布,該病害可使紅三葉的種子減產百分之五十以上,並可使鮮草產量下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葉草花霉病
  • 病因:病原菌系統侵染寄主
  • 症狀:花後可見花器上覆蓋灰色霉層
  • 分布:蘇聯、英國、波蘭、美國、摩洛哥
症狀,病原特徵,發生規律,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症狀

病原菌系統侵染寄主。開花前帶菌株無明顯症狀,開花後可見花器上覆蓋灰色霉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花冠呈污白色或暗淡的紫色。所結種子多為癟粒。

病原特徵

噬花葡萄孢(Botrytis anthophilo A.Bond.),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絲無色,粗5-7微米,蔓延於病株的各個器官中。分生孢子梗多形成於雄蕊的花葯上,偶見於柱頭上,淺褐色,直,有隔膜,長約100-130微米,寬7-10.5微米,近頂部分枝,末端膨大,具細齒,上密生分生孢子,呈葡萄穗狀。分生孢子單胞,無色,卵圓形至長圓形,大小約12-22微米×3.8-6微米,內含1-2個油滴。病原僅侵染紅三葉。

發生規律

因病菌系統蔓延於植株體內,病株地下器官中的菌絲體可越冬,次年隨新枝的萌發生長,菌絲體擴展至地上的莖和花芽中。花期,在花葯上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昆蟲或風傳到其他植株小花的柱頭上,繼而萌發侵入子房。被侵染的子房和健康花粉發生受精作用,故所產種子多半帶菌或為癟粒。但已經正常授粉的小花再受感染,發育出的種子仍是健康的。病原菌在種子內可存活3年以上,借種子進行遠距離傳播。種子萌發時,種胚內的菌絲體隨幼苗的生長而擴展,形成新的病株。帶菌花葯中的花粉發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粉。分生孢子也可侵染花托、莖等營養器官,但菌絲體只局限於侵染部位,不能進入花器。病菌的分生孢子在15-25℃均可良好萌發,但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3-25℃。

分布與危害

三葉草花霉病是紅三葉的一種危險性的病害,前蘇聯、英國、波蘭、美國、摩洛哥、芬蘭、捷克等國都先後發現有此病。近年發現我國甘肅也有分布。因此病嚴重為害花器,影響授粉,可使紅三葉的種子減產50%以上,並可使鮮草產量下降。

防治方法

  1. 因地制宜選育和種植抗病品種。
  2. 加強田間管理。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科學肥水,增施磷鉀肥,適時澆水,雨季注意排水,花期發現田間發病時應及時刈割,以阻止病害的進一步蔓延。
  3. 種子處理。在無病害草地留種,播前認真清選種子,去除帶病癟粒;選用苯來特、福美雙等對種子進行藥劑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