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痛七癢是“三年之痛”、“七年之癢”的簡稱,具體是指長期困擾現代人婚姻、引發感情危機甚至離婚的各種因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痛七癢
- 全稱:“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 分類:婚後的生活
- 人群:夫妻之間
論述介紹,生活關懷,
論述介紹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更有甚者稱婚姻為“魔鬼”,究其原因,就是普遍大眾對婚姻的看法都是帶著有色眼鏡來面對的。其實,婚姻雖有“三痛七癢”,有罪但可無懼,因為,這些是完全可以認識、正確面對和全面解救婚姻的。
談戀愛可以談好十年,但結婚,恐怕一兩年都是困難的,所謂“三年之痛”、“七年之癢”不是沒有道理的。2011年,有調查發現,北京離婚率接近40%,而且離婚人群里,80後呈上升趨勢,在調查之後發現,引發“三痛七癢”的離婚原因幾乎如出一轍,原因無非是以下幾個。
對婚姻的期待過高
相信讀過《安徒生童話》這本書的朋友,都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不管是哪個故事裡,結局都是非常令人欣慰的,都會在“王子和公主兩個人從此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做結束,從而也使得大家打小就對婚姻抱著憧憬和幻想,幻想著婚姻能像童話故事裡那樣有著一個美滿而又幸福的結局。
婚前,一些很小的事情可能都不被看在眼裡,比如“誰做飯”,可能在婚前都是下館子,要么就是蹭父母,婚後搬出來單獨形成一個小家的時候,難道天天下館子、蹭父母嗎?顯然是不現實的。
像這樣能引發離婚的“導火索”在婚後實在是太多,又不能完全的避免,像這樣的事情積少成多,然而大家都希望能夠在婚姻中得到滿足,但誰又願意站出來付出呢?不得已最後還是以分開、分居、離婚作為收場。
解救:在沒有結婚之前,先想清楚,結婚之後的期待是什麼,如果說兩個人的落差實在太大,那肯定不行的,最好能夠在結婚前做一個輔導,因為彼此之間的認識會給以後的婚姻帶來諸多的問題,而這個輔導則可以有效的解決婚後要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然後共同建立一個適宜的期待。
夫妻之間的不信任
能夠獲得別人的信任,我相信是大家最為期待的事情,被信任換句話說,被別人信任就是得到別人的肯定,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值得驕傲的?
記得有個朋友,他跟幾個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加工廠,經過半年的運作,廠子逐漸開始有了效益,傳聞年底還分紅了,十好幾萬,之後他老婆就天天追問這些傳聞有沒有,跟老公同事的老婆打聽來打聽去,一直在猜忌,他也是天天為這個事情和他老婆吵架,結果因為這個事情離婚了。
解救:夫妻間的信任更為重要,千萬不要輕易升起猜忌的念頭,說不定吃虧就虧在這個念頭上。都說夫妻之間多講情少講理,話是這么說,但還是得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才能行,結婚過日子,還是以誠相待為佳,避免了猜忌,日子才有奔頭。
物質方面的無法滿足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也有喜歡美的,只是女人的愛美,除了比男人更徹底,更瘋狂一些之外,還有一個攀比的附加值,所以,當女人愛起美來,那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不管是什麼,就要“最美”的,包包要LV、COACH的,化妝品要和Dior一個層次的,而且主要的這樣的心理,隨著一次次滿足之後,還會不斷的滋長,弄不好下次就要“天外霓虹”做的包包了。
如果說,條件允許這樣的“愛美”那自然一好百好,但如果這樣的物質需求無法被滿足時,那也就意味著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了,看著別人開賓士寶馬,自己開奔奔寶來,看著別人塗著 香奈兒 的彩妝,自己還用不知名的……
這樣的結局是注定的,可以說,娶到這樣的ta,本身就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解救:沒啥好的解救方法,能做的就是樹立良好的消費觀念,結合自身的消費能力來選擇自己的物質需求,還有就是儘量別和這樣的人“廝守終生”。
婆媳之間的關係處理
說起婆媳間的關係,已經不僅僅是個例了,儼然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要說在2000年前,恪守孝道、贍養父母是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那么在當前這個社會,似乎已經偏離了傳統太多太多,80後是屬於自由的一代,不管男女,都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對於和父母同居的選擇,實在是無奈。
婆婆認為媳婦還沒有照顧自己兒子的能力,洗衣做飯那都是天荒夜談,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兒子萬一因伺候不好落個什麼毛病那還了得?
媳婦則認為做婆婆的思想過於守舊,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客也會說三道四,更別提和異性朋友相處了,在她們眼裡,那跟大逆不道,傷風敗俗是一樣一樣的。於是婆媳之間的大戰圍著著兒子和老公逐步展開,輕則婆媳關係破裂,嚴重的要么離婚,要么不要母親。
作為兩個角色的扮演:兒子和老公,如果對這個事情處理的不妥當,那結果跟上述幾點沒啥兩樣,一個是生養自己的老母親,一個是要跟自己過活一輩子的女人,不管偏向哪邊,都是“兩腿泥”,所以做男人難啊。
解救:首先要學會請求丈夫的幫助,知母莫若兒就是這個道理;其次要尋求和婆婆之間的共同點,這樣有助於理解和溝通,最後就是體貼關懷婆婆,明白是非。坦誠的要讓婆婆知道你不喜歡的事情,否則她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樣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而且還要學會滿足婆婆的一些合理的要求等等。
對生活看法的角度
中國之所以只有一個毛主席和秦始皇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相同思想的人,思想不同,就代表著看待事物的立場、角度不同。
“生活就是努力工作,多掙錢養家餬口”丈夫如是說;“生活除了養家餬口之外,還應該出去散散心,旅旅遊,順便‘走出去’長長見識”妻子如是說。“出去能長什麼見識?不花錢嗎?以後孩子出生讀書上學買房子娶媳婦到哪弄錢?”丈夫提高2個分貝如是說;“天天呆在家裡,除了工作就是睡覺,出去透透氣不行嗎?旅遊能花幾個錢?”妻子提高10個分貝如是說。
如果夫妻之間對生活有著不同看法,如果是善解人意的媳婦還好說,若是遇到增強好勝的就意味著爭辯,爭辯再上升一個台階就是爭吵,如果這樣的勢頭繼續演下去,就會引發各種各樣的“人間杯具”。
解救:不可否認,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觀,這不是簡單的對和錯,這關乎著兩個人在一起時,心裡承受和包容事物的大小,應該將心比心,推心置腹。男女雙方儘量的使彼此的價值觀逐漸向對方靠攏,然後糅合在一起,其次探尋出適用於兩個人共同的想法,然後把這個想法逐步完善,最後是多一份理解,少一些埋怨。
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2010年發生在美國的一篇關於教育的報導很有意思,大致的內容是說美國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無法比擬中國媽媽的教育方式,經過美媒體對中國媽媽的教育方式大肆渲染一遍之後,沉靜下心來慢慢品味,中國媽媽的教育方式真的就好嗎?真的就對嗎?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心頭上的肉,那位身在美國的“虎媽媽”的嚴厲教育的方式先不說是否可取,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的孩子的成績的確在各個方面都強過美國媽媽的孩子。古聖賢之母孟子的媽媽,為了孟子教育,可沒少受罪,不過孟母從未責罰打罵過孟子。
是效仿“虎媽媽”一樣的教育方式,還是採納“慈母三遷”的教育方式?當這樣糾結的選擇無法做出理性的判斷時,夫妻之間的矛盾將會大到無法調節,從而將引發人間悲劇。
解救:作為夫妻首先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這樣他們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導。其次,要適當放手,管教適度。管教若太嚴,與他們性格不對勁,就會適得其反。要給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再次,耐心教導:即耐心教育與疏導,通過講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見”並不那么好,並不那么符合社會道德與規範,從而自願放棄自己的“主見”,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長之路。
第三方插足
實在不知道如何下筆去寫這個字眼,一直都聽身邊的人講說《蝸居》這部電視劇,從2007年講到2011年,這能說明什麼呢?是蝸居太熱火嗎?還是其中的故事情節太讓人揪心?反正我沒看過《蝸居》,但我可以說,都市白領之所以為什麼這么喜歡看《蝸居》,究其原因很簡單,因為《蝸居》反應的事情就發生在她們身邊。可以說,小三這個“職業”,在中國大都市裡,還是有著不少“冬粉”的。
自從新中國建國以來,憲法立定,婚姻法的頒布,中國的男人結婚後就注定要一輩子守著一個女人過日子,我承認一輩子面對著一張同樣的面孔的確是一件非常考驗人心理承受力的事情,但愛是什麼?愛是責任。
當然了,第三者的出現,不管是什麼原因,他們都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否則那就是QJ,所以法律似乎也無法束縛這樣的毒瘤滋長,因為小三而破壞的家庭更是枚不勝舉,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最新的《婚姻法》修改了部分專門針對小三、二奶、外遇等的條例,參閱“解救”。
解救:因小三而破碎的家庭,著實令人心碎,不過現在有了法律的保障,面對那些負心人也不用在擔心小三“住咱的房,睡咱的床,打咱的娃”了。用法律的武器來保障自身權益。“新《婚姻法》第二條特別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為解除同居關係約定了財產性補償,一方要求支付該補償或者支付補償後反悔主張退還的,法院不予支持,但合法婚姻當事人以侵犯夫妻共同財產權為由期數主張返還的,應當受理並根據具體情況作出處理。”
生活關懷
性生活不和諧
古聖賢孟子老先生曾曰:食色性也。所謂食色性也,意思就是說性生活和吃飯同樣重要。
中國有句老話: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如果夫妻雙方長時間的性生活不和諧,那么不管是在精神上,還是在生理上都會造成隱疾在身,能理解的日子一樣過,不能理解的那比洪荒猛獸還要厲害,畢竟某些事情是人性最原始的本能欲望,這個欲望無法得到滿足,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輕者分床而睡,嚴重的會導致婚姻生活不夠美滿和幸福從而破裂。
解救: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有時候男人們自以為是,總喜歡把責任推給女人。怪老婆不懂得推陳出新,也怪老婆不好好的盡做女人的本分,錯都在女人。這當然是大男子主義。不和諧的性生活男女雙方都有責任。男人不能只解決問題和享受,而不去發掘情趣和樂趣。
缺乏理解和關懷
曾幾何時,一首《舞女淚》使得中國大江南北都曉得韓寶儀,“下海伴舞為了生活,舞女也是人心中的痛苦向誰說,為了生活的逼迫顆顆淚水往肚吞落……”,唱出的心酸無人知。
雖然韓寶儀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但心酸的生活卻變著法兒跟隨者時代的腳步接踵而來,滋生著一種又一種新的“職業病”: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緊張。男人很容易把自己的工作情緒帶會到家裡去,結果到上床睡覺的時候還在想著工作的事,自然提不起精神,更別說能睡好覺了。而現代女性大都也不再是家庭主婦,因是有著自己的事業,自尊心、自信心也被工作逼到了極致。她們也常常硬著頭皮工作,回到家裡也是疲憊不堪。而在這個時候,男女雙方最容易產生矛盾。
有時人的心理波動很微妙,根本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明明知道這樣不好,但還是會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說出言不由衷的話來刺激對方,同時也在傷害著自己。事後抱頭痛哭,要么撐著面子依舊對對方愛答不理。如果這樣日子久了,可能真的就會產生縫隙,而這個縫隙也會隨著下次的爭吵愈演愈烈,直到完全裂開方可收場。
解救:都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有了動力才能更好的工作,為生活打拚,但一味的“增壓”是極其危險的,不管是對自己的身體還是對環境的影響,都是百害而無一利,工作做的再好,職位做的再高,到頭來還不是希望自己過的好好的嗎?既然這樣,為什麼在沒有產生損害之前就學會“減壓”呢?找個周末或者年假或者其他節假日,攜伴旅遊,對酒當歌豈不妙哉?這樣不但能緩解疲憊的身體,還能釋放壓抑的心靈,更能促進夫妻之間的感情,三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