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疊紀-侏羅紀之交南嶺地區海陸變遷與T-J界線研究

三疊紀-侏羅紀之交南嶺地區海陸變遷與T-J界線研究

《三疊紀-侏羅紀之交南嶺地區海陸變遷與T-J界線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姜寶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疊紀-侏羅紀之交南嶺地區海陸變遷與T-J界線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姜寶玉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南嶺地區晚三疊世-早侏羅世海陸互動相地層中海相和非海相沉積呈互層形式產出,出露連續,化石豐富,是檢驗我國陸相上三疊統-下侏羅統劃分和建立陸相J/T界線劃分的最有潛力地區之一。.本項目通過系統厘定海相和非海相(半鹹水-淡水)化石,建立南嶺地區精細的晚三疊世-早侏羅世海相和陸相生物地層層序;通過對海相和陸相沉積的地質與地理分布的連續追索,建立南嶺地區晚三疊世-早侏羅世精確的海相與陸相地層對比框架,揭示海相和陸相沉積在時間和空間的相互轉換關係,恢復晚三疊世-早侏羅世南嶺地區古地理演變歷史及其地質背景。採用與全球界線層型剖面的生物帶和有機碳同位素含量直接對比並結契約位素測齡的方法,提出南嶺地區有海相化石證據、有機碳同位素曲線和絕對年齡支撐的陸相三疊系-侏羅系界線。

結題摘要

南嶺地區晚三疊世-早侏羅世海陸互動相地層中海相和非海相地層呈互層形式產出,沉積連續,化石豐富,是檢驗我國陸相上三疊統和下侏羅統劃分和建立陸相J/T界線劃分的最有潛力地區之一。由於化石的鑑定出現分歧,導致這套南嶺地區這套煤系地層的區域對比和時代劃分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爭議。 針對這些問題,項目計畫開展三方面研究: 1. 南嶺地區晚三疊-早侏羅世雙殼類化石的系統厘定;2. 建立高精度的南嶺地區晚三疊世-早侏羅世岩石、生物和年代地層框架;3. 恢復晚三疊世-早侏羅世南嶺地區海陸變遷的歷史。預計發表研究論文3-4篇,其中SCI收錄刊物論文2-3篇。 課題組按照設計的年度工作計畫,分野外考察、樣品分析處理和論文撰寫發表三個階段展開了設計的各項研究內容。項目執行期間共發表標註本項目資助國外SCI收錄論文5篇(含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和國核心心期刊2篇。此外,項目開始執行前還發表了標註項目負責人負責的前一面上項目“遼西四合屯地區早白堊世火山成因湖泊與生物的特異埋藏”(批准號:40672077;起至時間:2007.1月-2009.12月)的國外SCI收錄論文2篇和專著1部。 本次研究在以下以下4個方面取得進展: 1.系統厘定了華南的晚三疊世–早侏羅世的海相和非海相雙殼類化石。 2. 建立了南嶺地區4個上三疊統-下侏羅統雙殼類生物帶,提出南嶺地區半鹹水相-陸相T-J界線位於Unionites? emeiensis頂峰帶與Kija ovata-Waagenoperna mytiloides組合帶之間,並通過對比約束了我國陸相T-J界線。 3. 揭示了南嶺地區晚三疊世–早侏羅世海相和陸相沉積在時間和空間的相互轉換關係,恢復了晚三疊世-早侏羅世南嶺地區海陸變遷的歷史,探討了海侵形成的地質背景;提出華南武夷-雲開褶皺帶形成於華南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弧背沖斷楔/前陸盆地系統的新模式。 4. 通過翔實、可靠的數據探討了有關熱河生物群形成的一些關鍵問題,如火山噴發的類型和序列,沉積盆地的性質和演化,保存化石的巨觀和微觀沉積環境,引起生物集群死亡的機制,陸生脊椎動物的搬運和埋藏過程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